新華獨家·長春兩會訪談 | 孫冠一:南關區強化産業“三力”  全面提升經濟增長動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11 14:53:0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獨家·長春兩會訪談 | 孫冠一:南關區強化産業“三力”  全面提升經濟增長動能

字體:

新華獨家·長春兩會訪談 | 強化産業“三力”  全面提升經濟增長動能——訪南關區委副書記、區長 孫冠一

  新華網長春1月11日電 長春兩會期間,新華社吉林分社報道組與長春市各城區、開發區、新區聯動推出訪談欄目,就振興突破、經濟發展、城區建設、民生實事、今年目標、舉措辦法等進行報道。

  主持人:2023年,長春市南關區多措並舉穩增長,經濟運行取得新成績。請您介紹一下南關區抓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做法和總體成效。

  孫冠一:2023年,我們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行動,包保服務662戶重點企業;&&25條《扶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全年兌現科創、招商、人才等各類獎勵資金3090萬元;高標準完成“五經普”試點任務,17項試點經驗被國家採納;全區新增“四上”企業112戶、新三板上市企業2戶,地區生産總值歷史性突破500億元大關。

  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實行“全員招商+專業招商”工作機制,組織參與各類招商活動110多場次,重點儲備比亞迪城市展廳、中檢吉林總部等項目60個,招引樓宇企業392戶,南關區獲評全國樓宇經濟十大活力城區;採取“1+2+4+4”項目工作法,順利推進華為長春研究院等55個重點項目,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達到17.1%,位列全市城區板塊第一。

  全力提振消費信心,177家首店入駐南關,華潤萬象城引領全市高端消費,南溪裏掀起文旅園消費熱潮,重慶路特色街區獲評全省特色街區,重慶路南社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入選商務部典型案例,全國網絡監管與服務示範區正式掛牌,新電商、新零售企業不斷集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達到146億元、增速15%。

  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747項政務審批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試點建設2個企業服務驛站,辦理各類訴求2108件,城市信用監測位列城區第一;與吉林銀行聯合開發“信易貸”&&授信模型,為中小企業提供定向貸款2700萬元,組織政銀企對接活動56次,促成融資合作金額17億元。

  全力推進科技創新,成立科技創新委員會,籌建數字科創産業園,開展“科創581”系列活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分別達到220家和46家,推薦省、市級科技計劃發展項目33個,爭取專項資金1190萬元,經濟增長動能顯著提升。

  主持人:長春市正全力構建“3轉4強7新”具有長春特色優勢的産業體系,南關區作為以三産立區的主城區,在構建服務業産業新體系上有哪些主要思路和重要舉措?

  孫冠一:我們將積極發揮區位優勢,本着“增強優勢産業競爭力、激發新興産業爆發力、挖掘傳統産業新活力”的原則,不斷建強做優“八大産業”,在破解全市“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規模較小”等困難中貢獻“南關力量”。

  推動金融産業集聚發展,充分釋放東北亞金融中心、文昌大廈、長春國際金融中心等金融專業樓宇輻射效應,持續引進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類機構;以綠色金融為突破口,帶動駐區企業豐富科技、普惠、養老、數字等金融産品,力爭金融業增加值實現200億元。

  推動商務服務産業組團發展,以吉林省國迅廣告有限公司、金恒智控管理諮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頭部企業為引領,帶動法務、財務、廣告、中介等行業協同發展、壯大規模;引導南關區鏈上企業為各類商業活動提供全場景式服務,加強機關事業單位與駐區企業在勞務派遣、內控管理等領域合作,力爭産業營收超34億元。

  推動數字産業融合發展,引導駐區企業主動搶抓省市“智改數轉”新機遇,鼓勵吉林同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長春市艾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的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力布局數字産業化,引培“數據深加工”企業,帶動産業增加值超過39億元。

  推動科創産業一體發展,促進“政産學研金孵用”深度融合,探索設立科創産業發展基金;加大與中科院長春分院、吉林大學等院所的交流合作,高效填充運營數字科創産業園;與華為長春研究院積極開展戰略合作,全力打造華為智慧産業園,確保産業增加值實現31億元。

  推動商貿産業升級發展,強化華潤萬象城引領作用,加大重奢、首店引入力度;依託地鐵6號線引流作用,聚合長春遠大購物廣場、長春鉅城華億購物廣場商業市場影響力,打造南部消費新中心;發揮全國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範區建設試點作用,繁榮電子商貿等新興業態;推廣重慶胡同步行街轉型模式,助力幸福街等傳統商街升級,帶動産業增加值實現80億元以上。

  推動文旅産業特色發展,整合南溪濕地公園、孔子文化園等文旅和文化元素,制定全域文旅景點“周末游”“親子游”等游玩“攻略”;推進新民胡同建設進度和寬城子歷史文化街區招商進程,加大南溪裏文旅園引流力度,升級打造“西游”主題等文旅IP,探店推廣“真不同”等老牌名店,形成“吃、住、游、娛、購”全鏈條發展模式,加快打造“文旅産業百億級縣區”。

  推動建築和房地産産業穩健發展,搭建政企項目互動&&,幫助施工、測繪、設計、監理、裝修、物業等上下游企業拓展業務,在學校、醫院、舊改等工程建設領域深度合作;鼓勵駐區房企組織團購活動,參加促銷展會,精緻打造房地産超市展位,多渠道推介優質房源,實現産業增加值50億元。

  推動教育健康産業多元發展,分級、分批與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等大校大院開展合作,深化産教融合,增強對電商直播、程序設計等産業的人力資源支撐;組建醫療集群發展聯盟,推動長春國文質子腫瘤醫院、吉林國金醫院二期建設,做大醫療、醫美、醫養産業規模,確保産業增加值完成72億元。

  主持人:近年來,東北振興備受關注,南關區作為長春市的中心城區,在大力抓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如何努力做到讓群眾共享振興發展成果?

  孫冠一:南關區的建成區面積超過6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65萬人,基本完成“城市一元化”和“人口市民化”,我們將積極匹配中心城區定位,全力做好社會事業和民生保障工作。

  一是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的“獲得感”。接續實施幸福南關行動計劃,升級區人力資源市場,支持群眾創業、靈活就業,開發就業崗位1萬個,新增城鎮就業8000人。堅持義務教育抓均衡、學前教育抓普惠,精緻建設南關區第三、四實驗學校,增加優質學位5040個;開展“優普”互濟行動,統籌調配教育資源,推動教育水平整體躍升。加速南關區醫院南部新城院區落位進程,加快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進度,保持家庭醫生簽約率在76%以上。深化與吉大二院的全面合作,做實專家下沉、科室建設、人才培養,做優醫聯體功能,基層首診率達到45%,切實守護居民群眾身體健康。

  二是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的“幸福感”。樹立“完整社區”建設理念,大力創建省級示範社工站,加大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為居民提供社區助餐、家政便民、體育文化等服務。發展“一店一早”,增加“一菜一修”,服務“一老一小”,加密“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精準拓展“一網統管”功能,大力推行“接訴即辦”改革,提升區政務信息&&治理效能,加強社區網格服務質效,打通社區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完善“三級治欠”體系,加強隱患源頭管控,強化“警、地、法、檢”銜接。落實首辦責任制和“三到位一處理” 要求,推進信訪“法制化”,守牢“三個不發生”底線。

  三是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的“安全感”。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樹牢底線思維和全周期安全管理意識,壓實“四方責任”,固化“百日攻堅”機制,圍繞消防、燃氣等12個重點領域開展全方位隱患排查,提高事故易發領域違法成本,加大安全教育宣傳力度,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構建“平戰結合”機制,加快建立區級應急指揮中心,落實應急物資儲備、日常值班值守等制度,做好突發事件預案編制和處置演練,確保與市級指揮系統和應急體系同頻共振。建設現代化社會治安體系,嚴厲查處非法“小額貸”、電信詐騙,快偵快破“八類案件”,全力營造法治和諧的社會氛圍,切實扛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

 

  策劃統籌:段續、張建、黃維

  海報設計:樊世才、邵守志

  編輯:黃維、趙丹丹、田甜

  出品:新華社吉林分社2024長春兩會報道組

【糾錯】 【責任編輯:黃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