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農機轟鳴、往來穿梭,田間地頭一派繁忙,人們在田野上播種希望;盛夏時節,平疇沃野滿目蔥綠,田野裏稻花飄香,惹人沉醉;秋收時節,五穀豐熟、顆粒歸倉,人們在勞作中品味收穫的甘甜;寒冬時節,一座座蔬菜大棚裏暖意融融、滿眼新綠,人們在忙碌中書寫“冬忙”致富經。
近年來,琿春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公共設施提檔升級、富民産業穩定發展、村容村貌明顯改善……放眼琿春大地,一幅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壯美畫卷正詩意舒展。讓我們走進琿春的鄉村四季,品鑒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沃野千里春耕忙
建設高標準農田,土壤肥力持續提升;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發展新型經營主體,農民種地更輕鬆……春耕時節,琿春的廣袤沃野上上演了一幕幕“糧田新事”,為農業生産增添了動力。
今年以來,琿春市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建設、土壤培肥改良,建成1.85萬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産高産、生態良好的高標準農田,為糧食高産、穩産、均衡增産奠定了基礎。
保護性耕作是保護黑土地的有效措施。近年來,琿春市將保護性耕作技術作為保護黑土地、提升耕地質量、解決秸稈綜合利用問題的切入點,實施目標管理,明確細化耕作地塊、補貼標準、驗收流程,探索適合不同區域、土壤條件、機械水平的保護性耕作新模式。目前,全市完成保護性耕作免耕播種作業6.3萬畝。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今年以來,琿春市適度發展新型經營主體,推動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代耕向帶動農民、技術服務、連接市場、引領發展的方向轉變。目前,全市創建州級龍頭企業3家,州級示範社、示範農場50家。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下,農民種糧增收渠道不斷拓寬,農業生産勁頭更足。
夏日風光醉游人
盛夏的琿春,遠山含黛,滿目蒼翠;芳菲盡染,一派生機。
走進馬川子鄉馬新村長流園稻田觀光旅游區,微風送來陣陣稻香,兒童足球場上,孩子們開心地奔跑、追逐,到處洋溢着歡聲笑語。在這裡,游客既能體驗農耕文化,還可以感受田園樂趣。
多年來,琿春市大力推進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實施了整治村屯環境、創建美麗鄉村、打造美麗庭院、“千村美麗”創建等工程,持續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隨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如今,農村的代名詞不再是“臟亂差”,取而代之的是生態、美麗、宜居。
琿春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打造環境優美的人居環境精品村,培育觀賞農業、野外尋趣、生態採摘、民俗體驗、紅色觀光、休閒垂釣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産品,逐漸形成了“一鄉一品”發展格局,實現鄉村旅游差異化、個性化、特色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目前,全市共有省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4個,省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游星級示範企業(園區)4家,重點鄉村旅游經營單位10余家。
如今,一大批特色鮮明、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美麗村寨、特色民俗村、農家樂等項目已在琿春大地落地扎根。
秋入田間收穫豐
秋收時節,在琿春市的沃野鄉間,飽滿的稻穗“笑”彎“腰肢”,澄黃的玉米顆粒飽滿,廣袤大地處處洋溢着收穫的喜悅。
年初以來,琿春市狠抓糧食生産,在增加糧食播種面積、提升糧食單産上持續發力,逐個環節安排部署、逐季壓茬推動落實。根據農情調度,今年,全市預計糧食産量19.3萬噸,同比增長2.1%;經濟作物産量6.46噸,同比增長6.5%;漁業産量2827噸,同比增長3.44%。
糧歸倉,魚滿塘,碩果盈枝滿園香。大榛子、富硒蘋果、紅辣椒、蘋果梨、軟棗獼猴桃……這邊的辣椒成串紅似火,那邊的果子豐盈壓枝低,豐富多樣的農産品,繪就了琿春之秋的別樣風景。
走進板石鎮孟嶺村,紅彤彤的蘋果挂滿枝頭,空氣中瀰漫着陣陣清甜的果香。據統計,孟嶺村的蘋果樹種植面積達550公頃,年産蘋果1000萬公斤,産值3500萬元。果農崔仁淑笑着説:“我家的5000箱蘋果,目前已銷售了3000多箱,剩下的蘋果年底前就能賣完。大傢伙兒的腰包越來越鼓了,幹勁兒更足了!”
琿春市除了發展壯大富硒蘋果産業,綠色稻米、中藥材、食用菌、人參等品牌農業效益凸顯,林下經濟、水域養殖、園藝特産、漁業産業等農特産業不斷壯大,讓希望的田野煥發蓬勃生機。
奏響冬日致富曲
小雪時節,寒意漸濃。在琿春市三家子滿族鄉東崗子村的華瑞參業蔬菜基地,一棟棟溫室大棚裏溫暖如春,翠綠的蔬菜長勢喜人,一派生機景象。幾名工作人員正忙着採摘、稱重、包裝,一箱箱豆角、黃瓜等新鮮蔬菜將通過貨車送到市民的餐桌。
“我們基地共有174棟大棚,種植了油菜、西紅柿、黃瓜、豆角、辣椒、白菜等10余種葉類蔬菜,吸納周邊勞動力300餘人,帶動村民人均年增收2.4萬元。”華瑞參業蔬菜基地負責人金立鑫&&。
近年來,琿春市進一步優化冬季農業産業結構,以發展棚膜經濟為着力點,鼓勵引導農村群眾發展大棚蔬菜、瓜果種植等産業,把農閒時間變成增收致富的農忙時間,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市正在運行的大棚達500畝,預計12月可産出蔬菜900噸。
如今的琿春,村容村貌日新月異,鄉村産業蓬勃發展,人們在更優美的生態環境中樂享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