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郵儲銀行吉林省分行扎根三農、&&三農、服務三農,將助力農村産業振興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引金融“活水”推動實施“雙千工程”建設,深入研究吉林省十大産業集群,開發專屬金融産品,為産業興旺賦能添力,以金融之筆繪就農民增收致富“新畫卷”。
扎根農村 做農民信得過的“家裏人”
農村市場是郵儲銀行的大本營,也是未來的發展之勢。全省共有380名管村客戶經理常年奔赴在田間地頭,郵儲銀行梨樹縣支行副行長趙明就是其中一員。他穿着白襯衫,臉曬得黝黑,行走在梨樹縣前房身村,熟稔得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樣。
“這家養了二百頭牛,今年我們給他批了一百萬元的信用貸款;那家養了四百頭牛,還買了草料機,雇了兩個人;還有這家,養牛以前是燒酒的……”趙明對各戶情況如數家珍,儼然村裏的“小靈通”。
在前房身村,八成以上的農戶都選擇在郵儲銀行梨樹縣支行辦理貸款。問到為什麼選擇在郵儲銀行辦理貸款時,村民回答樸實中透露着溫暖。“他們郵儲銀行的人總到村子裏來,我們都處成哥兒們了,大家都信得過他們!”梨樹縣前房身村養殖戶趙繼峰脫口而出:“郵儲銀行的人一點架子都沒有,對待我們很有耐心,村裏人有個大事小情的都喜歡找他們。”
據趙明介紹,截至8月底,梨樹縣肉牛飼養量51.3萬頭,存欄量可達38萬頭,全縣養殖戶發展到2.8萬戶,其中50頭以下的小規模養殖戶2.6萬戶,其中郵儲銀行累計提供支持的超過5000戶。“秸稈變肉”工程實施以來,梨樹縣支行累計投放貸款6.6億元,結餘3.5億元。
深入研究 當農民幹事創業的“參謀員”
為服務好地方經濟發展,郵儲銀行的客戶經理們將非金融知識學習納入日常工作中,密切關注行情變化,主動學習行業知識,上接天氣下接地氣,做村民幹事創業的“謀士”。
四平市梨樹縣喇嘛甸鎮王家園子村在發展棚膜經濟之初,得到了郵儲銀行梨樹縣支行的大力支持。
圖為王家園子村大棚
“幾年前村裏要擴大種植規模,但是缺乏資金。郵儲銀行梨樹縣支行協同梨樹縣郵政分公司,産前提供信貸、産中保障農資、産後幫助銷售和運輸,還建立了13個蔬菜交易點,這些大棚一下子就盤活了。”王家園子村村民闞秀輝説。
“蔬菜行情好不好、有什麼優惠政策、補貼等,給郵儲銀行客戶經理打個電話就給説得明明白白。”王家園子村黨支部書記王彥對郵儲銀行梨樹縣支行的服務讚不絕口。他回憶説,每次省裏市裏開會有什麼新動態、新政策,郵儲銀行的客戶經理馬上就到村裏進行傳達和講解,為村民提供了很多有效信息,是村子發展的“功臣”。
圖為王家園子村大棚
棚膜經濟現已成為梨樹縣支柱産業之一,目前全縣棚室總量達3.3萬棟,播種面積達30萬畝,30畝以上園區32個,標準化育苗基地1個,年産值15億元。被譽為“南有壽光,北有梨樹”。
郵銀協同 整村授信敲開農戶“致富門”
“農村信用數據獲取難度較大,銀行精準授信存在掣肘點,且貸款需求與供給存在信息不對稱情況,精準對接存在一定難度。”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吉林省分行行長柏植軍説,郵銀協同深度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是延伸金融服務觸角,助力實體經濟重要手段。
由郵儲銀行梨樹縣支行和梨樹縣郵政分公司共享資源、渠道、數據,共同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推動整村授信。
“目前在全縣共有28個郵政營業網點,其中22個網點分佈在農村,可以為城鄉居民提供金融服務、信息服務、文化服務和寄遞服務等綜合性便民惠民服務。”梨樹縣郵政分公司總經理郭雙平介紹説,可以快速歸集村民信息、對接貸款需求是郵政公司協同郵儲銀行梨樹縣支行開展整村授信的主要優勢。
圖為梨樹縣郵政分公司、郵儲銀行梨樹縣支行員工共同走訪農戶
據趙明介紹,對於符合條件的村子,以行政村為單位,由郵儲銀行為符合條件的村民進行集中授信。經過授信的村民不用提供抵押擔保或聯保,憑個人信用即可直接申請貸款,並可享受利率優惠。
“完成授信以後,我向郵儲銀行申請了6萬元貸款,貸款線上審核,當天到賬。”萬發鎮李家村王憲寶是較早享受整村授信紅利的村民,他用這筆資金承包7公頃耕地種植玉米,當年盈利4.42萬元。
截至10月末,郵儲銀行吉林省分行本年累計投放涉農貸款167.97億元,餘額188.73億元,較年初凈增71.75億元,“整村授信、整村開發”達標村共計345個。
柏植軍&&,分行將持續強化“三農”綜合金融服務,全力支持農業強省建設,以“主動授信”“整村授信”“線上+線下”“&&合作”四大模式為抓手,為農民提供精準靈活金融服務,不斷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