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公主嶺市作為農業大市,堅持以特色産業帶動鄉村産業融合發展,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依託糧食、油料、畜禽等特色農産品加工産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農産品,為“吉字號”品牌發展注力。
走進乾程農民專業合作社,豆油生産車間內陣陣豆香撲面而來,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在熟練地操作榨油機、過濾機。一顆顆金黃飽滿的大豆經過壓榨、過濾等工藝流程,榨出食用豆油。
公主嶺市范家屯鎮乾程農民專業合作社豆油生産負責人張雷説:“正常情況下合作社一天能生産1500斤豆油,因為是合作社自己種的豆,種的是高油豆,出油量在13-13.5左右。合作社會根據客戶的需求,比如説春節,春節可能需求要大一些,每天生産的就可能要超於1500斤多,大概生産豆油,生産季應該是在十萬斤左右。”
吉林省堅持穩糧和擴豆並重,把大豆油料擴種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乾程農民合作社在政策的激勵下2023年種植2000畝大豆,為豆油加工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料。合作社今年準備在原有銷售模式下增加電商直播,拓寬銷售渠道。
公主嶺市范家屯鎮乾程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經理王敬然説:“今年大豆的産量每坰地比去年增産大概2000斤,去年是一坰地大概4000斤,今年能達到6000斤,所以説大豆今年産量特別高。去年合作社豆油的銷售模式主要還是線下渠道,比如説一些福利採購和一些物業有合作。今年在包裝上增加了禮盒裝,想要在線上銷售方面渠道打開,每一個小禮盒裝的豆油給大家包郵到家,今年銷量因為大豆産量高了,所以豆油今年産量也會比去年將近多了三分之二,銷售這方面也已經有了訂單,今年的整體銷售模式還是很可觀的。”
冬日,東北的粘豆包、年糕正是銷售旺季。走進范家屯鎮鳳響村農産品加工製作間,工人動作麻利的包豆包,蒸制年糕,各項工序井然有序,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公主嶺市范家屯鎮鳳響村黨支部書記姜建説:“我們春夏種植的是香瓜,香瓜種植完之後,我們種植白菜,白菜完腌制酸菜。酸菜配着粘豆包兒、年糕。因為那冬天,農民都特別閒,農鄉老百姓都沒事兒幹,東北講究“貓冬”,我們冬閒並不閒,讓老百姓再有點事兒幹,所以我想起來包豆包,撒年糕,腌制酸菜,這樣一年四季都沒有閒的時候。”
近年來,隨着“電子商務進農村”,范家屯鎮鳳響村發揮本村特色農産品優勢,積極開展電商主播人才培育,打造“農産品+電商”的營銷模式,將村書記、本地待業青年等孵化為本土'電商能手'”以産業、人才的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公主嶺市范家屯鎮鳳響村村民董秀雙説:“以前線上我們一點都不懂,因為我是70後,年齡比較大,以前我不知道啥叫抖音,不知道啥叫快手,沒有時間玩。就看到抖音還能賣貨,通過這個&&能賣出去,所以我們想方設法把我家的年糕、豆包通過線上賣到全國各地。線上的銷售量要比線下要銷售的多,多的多很多倍。”
在農産品加工産業發展過程中,公主嶺市涌現了一大批創新活躍度高、聯農帶農緊密的農産品加工企業。全市農産品加工業企業145家,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3家,市級龍頭企業68家。截至2023年10月公主嶺市農産品加工規上企業産值57.21億元。着力打造了玉米化工産業、優質大米産業等七大産業集群競相發展的農産品深加工産業體系,有效提升農産品原料附加值,助推鄉村産業高質量融合發展,讓鄉村産業不斷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