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的腳步是對城市吸引力最客觀的衡量標準。
今年1至8月,633.9萬人次的接踵而至,點亮了延吉這座新晉網紅城市的旅游品牌,更踢踏出這座青年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足音。
現在,“一定要到延吉走一趟”已經不僅僅是萬千網友心動的種草,更是千萬游客奔赴延吉行動的寫照。
有一種嚮往,是延吉的誠摯邀約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來延吉旅游的游客中,90後佔比最多,為59.42%,青年客群成為拉動延吉旅游消費和推動旅游轉型的主力軍。
面對今年全國文旅大爆發的市場競爭,身臨國內網紅打卡地層出不窮的客源爭奪戰,延吉市如何搶抓市場份額,贏得了游客群體中這股新生勢力的青睞?
“延吉市着眼旅游人群向年輕化過渡現狀,全面迎合青年客群的特徵喜好,以打造年輕化城市為總目標,推出一系列住宿、餐飲、門票、公交等優惠活動,吸引眾多年輕人集聚延吉。”據延吉市政府負責人介紹,大學生暑期來延旅游“吃、住、行、游、購、娛”方面的優惠政策和“青年延吉”相關人才政策,大力度的優惠舉措與補貼保障,展現了延吉市對於大學生群體的熱烈歡迎和求賢若渴的滿滿誠意。
“延吉是一座十分有魅力的城市,我還邀請了一些朋友過來玩,與更多人分享延吉的民俗風情。”來自中央民族大學的學生丁海洋學的是行政管理專業,他在學校提供的北京、長春等眾多實習地點中選擇了延吉。在他看來,這裡的朝鮮族文化、美食、建築風格與眾不同,氣候宜人、環境整潔,尤其“青年延吉”的人才政策和暑期旅行優惠政策對於大學生吸引力十足,希望畢業後能到延吉工作。
7月1日至31日,延吉西站累計到發旅客超過97.4萬人次,創建站以來新紀錄,月日均客流量首次超過3.1萬人次。
有一種魅力,是延吉的文化內涵
今年上半年,延吉市以第4名的成績上榜全國熱門小眾目的地TOP10榜單,第8名的成績躋身2023上半年縣域旅游影響力TOP100榜單,位居東北三省首位。
在數字傳媒與文化IP引領旅游風向的時代潮流下,邊遠小城延吉,靠什麼激活文化旅游新動能,讓這裡成為鑒賞傳統文化、追尋文化遺蹤、參與文化活動、尋求文化感受的新時代文旅“目的地”?
弘揚傳統,讓文化“動起來”。舉辦極具民俗特色的民族式摔跤比賽,朝鮮族鞦韆、跳板等表演;精心組織“四季如歌”“非遺之聲音樂會”“故鄉列車”等文藝演出,展現最正宗的朝鮮族傳統歌舞;在青年廣場及各街道小廣場上演“快樂延吉大舞&”,用群眾文化活動彰顯延吉的活力與熱情;在景區推出“花開永不敗”“印象延吉”“DJ派對”等演出,全方位展示延吉市地方特色的文化藝術活動,為延吉市吸引人氣、聚集商氣,極大地增強了游客的旅游體驗感,有效拉動了城市旅游綜合消費。
攜手熒屏,讓資源“亮出來”。大力配合年輕市場佔有率高的文化IP來延吉拍攝,積極在衛星頻道的《奔跑吧》、網絡頻道的《驚嘆俱樂部》、地方頻道的《全民向前衝》、新銳名導的電影《燃冬》等各類型節目中突出展現延吉市的人文特色和旅游資源,讓更多的年輕人跟着鏡頭了解延吉、嚮往延吉、走進延吉。
旅游營銷,讓城市“走出去”。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兩手抓,到寧波、青島、哈爾濱等旅游發達城市和主要客源地城市舉辦延吉文旅資源推介會,邀請東北三省及京津冀地區旅游“網紅大V”來到延吉,以政府精準推介、“網紅大V”考察體驗等形式,利用多種媒體集中宣傳推介延吉。
據統計,僅7-8月延吉市舉辦的消夏美食節、文化演出、免費公益活動等,參與人數近146萬人,帶動消費2800余萬元。其中,消夏美食節參與人數135萬人,帶動消費2843萬元;文化演出《四季如歌》18場,參與人數2000人,帶動消費5萬元;免費公益活動《快樂延吉大舞&》演出32場,參與人數96000人。
有一種享受,是延吉的特色體驗
633.9萬人次,幾乎等於城市人口10倍的國內外游客,他們奔赴的是延吉哪一隅風景?在延吉的時光,他們又是如何度過?
無論是快節奏的“特種兵式”旅游,還是舒緩式的“city walk”,乃至重體驗的沉浸式旅游模式,在延吉,每一名游客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款”!
延吉素有“美食之鄉”的美譽,百餘種朝鮮族特色美食吸引無數美食愛好者覓食於此,也讓“來延吉帶1TB的胃”成為時下廣為流傳的網絡流行語。“早上去水上市場吃打糕、土豆餅、牛肉湯飯,中午去吃冷面、米腸、鍋包肉,下午去西市場買米酒、辣白菜、幹明太魚,晚上吃烤肉、辣拌花蟹,宵夜訂炸雞。”來自長春的黃女士滔滔不絕地分享着她這次來延旅游的“特種兵”行程。走在路上,全州拌飯、順姬冷面等品牌老店總是大排長龍,發展一條街、延吉不夜城美食街等特色美食聚集地,也贏得了眾多游客的喜愛。截至目前,延吉餐飲行業總體銷量較往年增加了3-5倍。
不同於過去“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旅游方式,當代年輕人更願意走街串巷地享受當地生活,來一場“city walk”。以咖啡文化衍生出的“咖啡慢生活”儼然已成為延吉當下最時尚的生活方式之一。延吉的咖啡館已由2023年初的300余家激增至目前的800余家,僅延大網紅彈幕墻周邊就新開100多家,部分網紅咖啡廳日銷量達2000杯。在社交&&輸入“延吉咖啡”,相關筆記超過2萬篇,不少游客專程打卡分享體驗,在旅行途中靜享一段愉悅時光。
崇尚個性、注重體驗的旅游新趨勢,使得在中國朝鮮族民俗園裏當一天“朝鮮族公主”、在延大網紅彈幕墻前手持一杯印有“延吉”logo的咖啡拍照成為一種新時尚。延吉的朝鮮族服飾、雙語牌匾等地域符號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這種網紅效應帶動了旅拍、美粧、朝鮮族民族服裝租賃等行業迅猛發展,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商業街的朝鮮族特色服裝租賃店由2022年的3家猛增至100余家,全市激增至400余家。
當流量變成“留量”,發展的增量自然而至。截至8月末,今年延吉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同比增長161.1%,實現旅游收入97.9億元、同比增長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