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行圖稿設計、選料、下料,再對每根竹籤進行烤制、摳料,最後組合拼裝。”在長春市九台區善滿家園殘障人綜合服務中心,培訓師李永剛正在指導學員學習製作扎刻工藝品。“在這裡我學會了扎刻,還當上了培訓老師,重拾生活的信心,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李永剛説道。
李永剛家住長春市九台農村,2017年的一場車禍讓他失去了雙腿,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2019年,李永剛在九台區殘聯的介紹下,參加了九台善滿家園殘障人綜合服務中心開辦的殘疾人培訓班,重新點燃了他生活的希望。
胡艷蘋是九台區善滿家園的創始人。1992年,當時17歲的她在火車站前擺地攤,每每看到流浪的殘障孩子,就給他們飯吃、給他們水喝,找不到親人的最後被她帶回了家。後來,她回到農村買了一個院子,把收留的孩子集中照顧,起名為善滿家園。“幾袋大米兩天就沒了,日子很艱苦,也很溫暖。”胡艷蘋説。
最多的時候,胡艷蘋“撿”出了一個100多人的“大家庭”,她的善舉得到了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關心。2010年,在政府和民政、殘聯等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胡艷蘋創辦了康復托養中心,善滿家園實現了從個人收養到社會福利機構的轉型,越來越多的家庭把殘障孩子送到了這裡。隨後,胡艷蘋一邊開辦培訓班,教授學員種植、手工、烘焙等技能;一邊開辦餐廳、煎餅廠、烘焙工坊,給他們提供就業機會。
近年來,在長春市九台區委、區政府的高度統籌規劃下,圍繞殘疾人就業增收、康復救助、創業培訓等重點領域,不斷完善政策保障,多部門聯動攜手善滿家園,啟動善滿融創項目。通過“志智雙扶”“多元融創”模式為農村殘疾人提供康復、教育、培訓、就業、托養等綜合服務,以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形式讓農村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達到穩定就業,實現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中“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工作目標。
長春市九台區精準發力,通過善滿家園,助力殘疾人實現就業增收,創建了以“企業+&&+就業”為模式的善滿殘障人創孵示範園,打造殘疾人綜合性就業創業&&,孵化殘疾人企業27家,精準培訓殘疾人數千人。截至目前,共培訓殘疾人5700餘人次,通過拓展就業渠道,攜手善滿家園愛心企業聯盟成功安置就業殘疾人450餘人。
2019年,在九台區委、區政府的支持幫助下,善滿家園先後成立了善滿家園智障人康復托養中心、工農商療職業康復基地阿甘村、以“托養+康復+扶貧”為模式的全國首家支持性就業基地阿甘餐廳、輔助性就業基地善滿食品有限公司、殘障人綜合服務中心。從此走上康復、教育、培訓、就業的全鏈條融合發展模式。
長春市80多家愛心企業組成了善滿家園志願者協會,他們在善滿家園的園區內建設大棚、魚塘、果蔬採摘基地、園林綠化種植基地等,不但打響九台苗木産業品牌,提升九台苗木産業經濟,為鄉村振興助力,還為殘疾學員們提供穩定的用工崗位。園區還設立了電商&&,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不僅售賣自己的産品,還幫助附近村民賣農産品。九台大米、朱老六食品、秋木耳、烘焙等一系列鄉村振興特色産品被推廣出去,讓大眾所熟知,提升了九台區鄉村經濟,為鄉村振興賦能助力。
“善滿家園將不斷發揮品牌帶動作用,完善殘疾人服務體系、拓展就業渠道,提升社會扶殘助殘氛圍助力鄉村振興工作。”胡艷蘋&&。
九台區“志智雙扶”多元融創模式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思路,打造了新典範。下一步,九台區將主動求變創新,全速踏上鄉村振興快車道,用實幹和擔當在廣袤的田野上潛心書寫鄉村振興的時代答卷。(牛佳、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