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敦化“村·湖”聯袂開園 城鄉融合、農旅融合項目展新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9/02 11:14:49
來源:新華網

吉林敦化“村·湖”聯袂開園 城鄉融合、農旅融合項目展新篇

字體:

  新華網長春9月2日電(黃維)九月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秋風送爽、碩果飄香。9月1日,渤海湖夜間經濟集聚區、中成朝鮮族生態村,“村·湖”聯袂開園。品渤海湖秋韻、感中成村民俗、享六鼎山星空露營……敦化城鄉融合、農旅融合項目展新篇,城鄉建設、文旅産業再上新&階。

渤海湖夜間經濟集聚區開園儀式現場。 黃維攝/新華網發

  延邊州委副書記、州長洪慶,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高飛,吉林省廣播電視台&長劉鐵鐸,延邊州副州長尹朝暉,延邊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敦化市委書記劉岩智等出席開園揭幕儀式。敦化市市長唐振生主持活動。

(視頻:敦化市融媒體中心)

  昔日“眼中釘” 今日“新地標”

  半是詩意半煙火

  “漫步於敦化,是在享受一次詩意和煙火並存的生態之旅。”9月1日,在渤海湖夜間經濟集聚區開園暨2023延邊·敦化音樂啤酒節揭幕現場,網紅達人在視頻直播間這樣推介敦化,“湖畔臨風、登閣遠眺、園內歇腳、環湖慢跑,這個城市新晉網紅打卡地,將給你帶去舒心和放鬆之感。”

敦化市渤海湖夜間經濟集聚區正式開園。 黃維攝/新華網發

  “渤海湖公園是重大的民生工程。這裡昔日是讓人嗤之以鼻的‘破爛場’,揮之不去的‘牛皮癬’,是敦化人一直要拔掉的‘眼中釘’‘肉中刺’。2019年10月,我們頂着巨大壓力,向這一‘城市頑疾’開刀。經過近4年時間,工程建設總投資約3.08億元,終於讓這個城市新地標拔地而起。可以説,今日的渤海湖體現出敦化人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敦化市委書記劉岩智説。

敦化市渤海湖夜間經濟集聚區開園現場,人們載歌載舞。 黃維攝/新華網發

  渤海湖夜間經濟集聚區暨渤海湖公園位於敦化市中心城區南部。公園因渤海古國而得名,是敦化市“全域游”的旅游樞紐之一。設有游客休閒區、主題廣場區、兒童游樂區、濱水綠地觀賞區和具有歷史文化韻味的湖心島,是集休閒娛樂、觀光旅游、大型集會、文化交流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開放式公園。

渤海閣流光溢彩。 黃維攝/新華網發

  渤海湖公園總面積18.33萬平方米,其中中心廣場佔地8800平方米,水域面積12.6萬平方米,湖心島面積5000平方米,島上建有標誌性景觀建築渤海閣,閣高37米,5層架構。公園全天可接納游客2萬人次,滿足過境游客在吃、住、游、購、娛等方面的需求。夜晚時分,渤海閣亮化流光溢彩,與湖中的水秀燈光秀交相輝映,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拍照留念。公園周邊配套設施齊全,南側是佔地2.5萬平方米的商業步行街,西側是佔地6000平方米咖啡酒吧街。

  渤海湖夜間經濟集聚區開園後,將在公園啤酒廣場舉辦各種演藝活動活躍氣氛,同時設置啤酒品嘗區、不倒翁表演、燒烤小吃等,燃旺煙火氣、繁榮夜間經濟,充分釋放消費潛力。

  生態擔綱 民族文化唱戲

  中成朝鮮族生態村成特色“遠方”

  深受敦化市民和游客關注的敦化市紅石鄉中成朝鮮族生態村當日舉行開園儀式。

中成朝鮮族生態村開園。 黃維攝/新華網發

  青瓦白墻、飛檐翹脊、低矮磚墻、鏤空木窗、乾淨院落、特色挂飾……漫步村內,朝鮮族特色民居盡顯民族風情。

中成朝鮮族生態村。 黃維攝/新華網發

  中成朝鮮族生態村距離市區5公里,與5A級景區六鼎山文化旅游區接壤。這裡曾是遠近聞名的空心村,僅有村民28戶、49人,但自然條件和交通區位得天獨厚。2019年,敦化市決定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方式,盤活村內閒置宅基地,打造“民俗旅游+”新型文旅項目。

游客在中成朝鮮族生態村留影。 黃維攝/新華網發

  該村着重突出生態理念,同時突出“傳承、弘揚、復興”三大特色,整體建築風格在保留原始生態風貌,凸顯朝鮮族文化的同時,將紅色文化、渤海文化、田園文化巧妙融為一體。秉持讓文化能夠“看得見、摸得着、品得出”的設計理念,設置了朝鮮族茶藝、音樂、舞蹈表演為代表的民族文化展示區;朝鮮族民族服飾情景秀、旅拍等傳統文化體驗區;朝鮮族拌飯、醬湯、米酒、泡菜等特色美食品嘗區;以及鄉村振興培訓基地、清華大學社會實踐基地等研學體驗區,實現了民族文化提升旅游品質、旅游流量帶動文化傳播的有機結合和相互成就。

游客在中成朝鮮族生態村留影。 黃維攝/新華網發

  “這裡依託朝鮮族人文特色,深耕朝鮮族市井文化,復刻朝鮮族民俗風情。從專屬産品開發設計、到全業態一站聚合,呈現出一個原汁原味的生活體驗空間、主題休閒娛樂互動空間及主題文化宴席沉浸空間。”網紅達人通過手機直播向網友們推介這別具特色的生態村,“生態村吃、住、行、游、娛、購一應俱全,這裡就是心中的‘遠方’。”

游客在推介中成朝鮮族生態村。 黃維攝/新華網發

  米酒坊、脊骨湯館、煎餅體驗坊、朝鮮族拌飯、咖啡旅拍、花糕、民俗演藝、特色民宿、小品景觀,燒烤店也未缺席,眾多游客圍着烤羊排、羊肉串、牛肉串大快朵頤。“一上午賣了三千多元錢,客流量很好。”羊老大燒烤店老闆李加增介紹,“我是從延吉市來的,有朋友介紹説這裡正在招商,就來看看,聽説各種政策扶持挺不錯,就先幹起來了,目前燒烤店是試運營階段,以後還得進一步裝修店舖和豐富食物品類。未來一個多月還是東北戶外旅游的旺季,估計來得及撈上‘一桶金’。這幾天來的游客沒有不誇這兒好的!”

  加大辨識度 豐富新業態

  打造“三全”旅游目的地

  登閣遠眺渤海湖水、攀峰坐望六鼎山雲、泡浴雁鳴湖溫泉、飽覽寒蔥嶺紅葉、徜徉小山村花海、擁抱老白山雪村……近年來,作為全國首批全域旅游示範區的敦化市,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主打“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旅游品牌,一張張頗具特色的旅游名片受到游客認可。

游客在中成朝鮮族生態村留影。 黃維攝/新華網發

  今年五一期間,敦化市游客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兩項指標同比均增長760%,創歷史新高。

  近日,《全國縣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2023》在北京發布,敦化市登上“2023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榜單。

  “未來,敦化渤海湖夜間經濟集聚區將不斷完善優化,成為推動敦化全域旅游大發展、快發展的‘新王牌’。把敦化打造成為具有一定辨識度的邊陲重鎮這個目標正越來越近。”劉岩智説。

  今後,敦化市將不斷豐富旅游新場景、消費新業態,以中成朝鮮族生態村、六鼎山文化旅游區、渤海湖夜間經濟集聚區為核心,做大做強敦化中部文化旅游黃金圈,全力打造獨具敦化魅力的全域、全時、全景優質旅游目的地。

【糾錯】 【責任編輯:黃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