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龍井赴清涼之約 來一次紅色之旅-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8/15 16:52:20
來源:新華網

到龍井赴清涼之約 來一次紅色之旅

字體:

  進入暑期以來,龍井市多處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和“避暑康養勝地”,大量國內外游客涌入這座邊疆小城,共赴一場清涼之約。

  炎炎夏日 親水旅游項目大受歡迎

  戲水消暑,享受清涼。7月26日,龍井市琵岩山溫泉古村落室外水上樂園正式開放,這是繼溫泉養生項目後,該公司推出的又一親水娛樂項目。開業當天,游客暢玩“高空滑道”“彩虹滑梯”,挑戰“驚險大喇叭”等豐富多樣的項目,縱情享受着親水樂趣,讓身心得到了盡情釋放。

  “日接待量在700人左右,客房從6月份開始每天都是爆滿狀態,甚至一房難求。”琵岩山溫泉古村落總經理李海濤介紹,溫泉古村落月接待量約2.1萬人,其中俄羅斯旅游團約佔50%,韓國旅游團約佔30%,還有20%是其他游客。

  位於龍井市老頭溝鎮寶興村的裕龍灣水上樂園也成為消暑勝地。“泡泡大戰”“渾水摸魚”“水泡筒熱舞互動”、篝火晚會等娛樂項目,吸引游客紛至沓來,點燃人們的夏日激情。該樂園項目負責人介紹,受近期持續高溫天氣影響,不少市民和游客選擇到這裡避暑降溫、清涼一夏,7月份接待人數可達1.24萬人次。

  露營休閒 親近自然遠離喧囂

  置身大自然中,搭上一頂帳篷,懸挂幾串星星燈,約上三兩好友或是一家人享受快樂時光……人們追求的不僅有清涼、自在,還有對“詩和遠方”的嚮往。

  “本來打算帶着孩子去南方旅游,但看到那邊的高溫天氣,令人望而卻步。最後決定帶着孩子來露營,縱情山水間。”龍井市民吳女士説,他們一家人選擇在周末露營,一邊吃着燒烤,一邊欣賞風景,遠離城市的喧囂,親近大自然,也是一種享受。

  近年來,隨着“露營潮”的興起,龍井市良田百世運動假日景區、馬蹄山露營地、韻文化公園紛紛推出了露營套餐,將運動休閒、研學、娛樂、健身、親子游、戶外燒烤、住宿融為一體,為游客打造獨具魅力的新休閒、微度假、慢生活的目的地,讓他們在沉浸式的體驗中感受自然之美。據統計,良田百世運動假日景區7月份接待人數約3.17萬人次,預計實現經營收入158.42萬元。韻文化公園自6月份開業以來,預計接待人數3.5萬人次,實現經營收入200余萬元。

  不忘初心 探訪龍井紅色景點

  帶着家人、孩子共同探尋紅色遺跡,感悟紅色文化,以紅色之旅開啟暑假生活,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

  在龍井市東山坐落着一處紅色文化園,整個園區以紅色文化為主基調,充分融入浮雕、圓雕、展覽館、紀念碑等元素,是一處全面反映延邊從馬列主義傳播到新中國建設時期的紅色教育基地,也是一處集收藏、展示、體驗、傳播紅色精神的綜合性旅游景區。

  紅色旅游不僅是一種旅游産品,也充滿教育內涵。在龍井市委大院內有一處日本侵略延邊罪證館,如今已成為青少年反帝愛國教育的好教材。近日,龍井市百餘名中學生走進該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師生們參觀了館內歷史圖片、實物及場景,接受愛黨愛國愛家鄉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免費對外開放的龍井朝鮮族民俗博物館也成為學生和游客的暑期旅游打卡地。該博物館始建於1982年4月13日,是全國第一家少數民族民俗博物館,收藏朝鮮族民俗文物2300多件、古代及近現代歷史文物700多件。其中,一級文物6件、二級文物15件、三級文物32件。此外,龍井市還現有不可移動文物127處,其中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

  深耕“旅游資源”,帶來“熱效應”。近年來,龍井市以文旅融合發展為契機,充分發揮自然風光、民風民俗、紅色風采等資源和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革命老區等地理區位優勢,發展“文化+旅游+互聯網”特色産業鏈,旅游産業持續健康發展。

  今年5月至6月,琵岩山文化旅游風景區接待游客34萬人次,同比增長2505.36%,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2888.23%。裕龍灣旅游風景區接待游客3.75萬人次。良田百世運動假日景區接待游客7.77萬人次,同比增長158.02%,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248%。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