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做飯、送孩子上學、收拾家務、上班……忙,是軍嫂李英旗的日常。
在吉林東遼經濟開發區,提起李英旗,和她接觸過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她是好樣的!”
軍嫂李英旗。 新華網發
李英旗在東遼經濟開發區財政局工作。丈夫是現役軍人,由於職業的特殊性,一年中百餘天不能和家人團聚是常態。
李英旗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小公主”。“結婚前,我連飯都不會做。剛上班那會兒,我如果下班晚一點,我家人都會到單位接我回家。”李英旗説。
成為一名軍嫂後,被父母寵愛的她開始經常一個人生活。無悔地承擔着家中的一切。
婆婆患糖尿病綜合症多年,視力下降厲害。李英旗多次帶着婆婆到長春等地尋醫問藥。在婆婆白內障手術期間,李英旗每天陪護在老人身邊直到康復出院。
“英旗是個好孩子啊,從來不讓我操心,家裏大小事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婆婆説,“兒子不在家,多虧了英旗的照顧。她在家當兒又當女,比親閨女還貼心啊!”
“孩子上學、上輔導班,我愛人幾乎沒接送過一次,更沒開過一次家長會。”李英旗總是這樣提醒自己,“丈夫在保衛祖國,作為一名妻子,就得多支持和理解丈夫!”
小到水電暖修理、大到老人孩子住院看病,都需要獨自面對解決,李英旗慢慢成長為家中的“女漢子”,塑造了自強自立的軍嫂形象,撐起軍人身後一片天。
雖然聚少離多,但李英旗和丈夫之間有一份獨屬於他們的小浪漫。
“我們約定了一個暗號,在他有任務的時候,就向花店訂鮮花送給我,每天都有,鮮花不斷,代表他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當鮮花不再送來了,代表他即將平安地出現我的面前。”李英旗笑着説,“我們聚少離多,但從未放棄過對愛情的堅守。而這份堅守,讓我們感受到‘舍小家,為大家’的別樣浪漫!”説着,李英旗悄悄轉過頭,擦去眼角的淚水。
軍嫂李英旗在工作中。 新華網發
在同事們的眼中,文靜的李英旗是一個“工作狂”。“李英旗是一名軍嫂,在工作崗位上,她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她的心中,不僅裝着小家,更裝着家國情懷。”東遼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潘高峰説。
丈夫在部隊多次立功受嘉獎,李英旗在家努力工作,也獲得了“遼源好人”“吉林好人”、吉林省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號;他們的家庭也獲評2022年吉林省“最美家庭”。
每個人對幸福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對於李英旗來説,幸福則意味着更多的付出,體現在對家庭無盡的關愛,對丈夫無悔的支持,對國防事業無限的熱愛。
李英旗深知支持丈夫是軍嫂的天職,“選擇了軍人,就選擇了他的全部。再苦再累,也不能有負‘軍嫂’這個光榮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