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噴泉處戲水嬉鬧的孩童、在老廠房斑駁的拖拉機實物旁拍照打卡的年輕男女、在書店喝杯咖啡享受閱讀樂趣的愛書人、在長春首店中品嘗美食的食客……這是13日下午記者在長拖1958文創園(以下簡稱:長拖1958)看到的一幕幕場景,或熱鬧,或靜謐。“還沒到周末呢,周末這兒就是功能齊全的‘生活圈’和‘社交圈’,人流量更大。”見記者忙着用手機記錄下這些生動瞬間,長拖1958總經理郝明旺如是説。
從2021年底甫一開放的網紅打卡地,到如今“真火”的城市文化潮流聚集地,長拖1958究竟做對了什麼?
長拖1958文創園裏,各色地標霓虹燈散發出文化氣息
利用稀缺特色引流
時代快速發展,萬物迭代更新,但在新事物不斷為人們創造驚喜的同時,蘊含着城市文化底蘊的“舊”場景也正在成為稀缺特色。依託長春拖拉機廠舊址改建的長拖1958,在保留老廠區工業遺跡原貌的基礎上,為之注入了現代商業和文創産業的新鮮血液,打造出一個南北670米、東西640米的42萬平方米園區,這類大規模工業遺址改造在東北地區屈指可數。
“長拖1958的獨特之處在於讓濃郁的‘傳統味兒’和動感的‘時尚范兒’在這裡‘相遇’,形成了與傳統綜合體明顯的差異化特色。”郝明旺列出了一組足以佐證市民喜愛度的數據——6月,長拖1958單月客流量突破3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倍,銷售額增長近30%。從上半年整體來看,客流量已突破150萬人次,創造了近2500萬元銷售額,穩增長、促消費成果喜人。
長拖博物館裏展陳的拖拉機吸引游客關注
聯動打造IP
“首店+活動”體驗為先
鄭大峰提到的長拖博物館,位於園區南側、原長春拖拉機廠正門,是長拖1958聯合喜馬拉雅打造的有聲博物館,向游客傳播着長拖的歷史與文化。
而“00後”市民徐梓鑫則更看重長拖1958里那些好吃的好玩的,特別是言幾又書店、inns隱是·餐酒吧、香愛清油火鍋等6個長春首店。確如許多年輕人所喜愛的,“首店經濟”助力長拖1958撬動了市場新需求,點燃了消費新活力。
為了借力聯動效應升級體驗感,上半年,長拖1958還聯合市文廣旅局開展“博物館之旅“打卡活動;聯合共青團長春市委落地“看見長春·千名少年推廣大使”頒獎活動等40余項活動,並策劃了假日後備箱市集、工業風市集等系列概念市集,異業聯動打造長拖IP,成效凸顯。
長拖1958文創園裏,名為“拖拉機之芯”的游樂設施成為孩子們的快樂天地
走“文化線+潮流線”路徑
郝明旺告訴記者,園區正在摸索走“文化線+潮流線”路徑。“在‘文化線’方面,我們將策劃長拖文創産品落地,比如説設計、生産代表着長拖重點型號拖拉機模型産品,目前該項目已處於規劃和設計階段。‘潮流線’則將集中餐飲、娛樂、酒吧、運動、零售五大業態,着力打造長春東部新潮流活力中心。”
當前,作為吉林省工業旅游基地、吉林省重點文化産業園區,長拖1958秉承“走出去、引進來”的招商策略,持續為長春引進全國標杆性品牌、省市首店品牌,講好老工業基地的城市故事,助力長春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