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經濟參考報》整版聚焦長春汽博會:標注中國汽車工業方位-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21 10:41:39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經濟參考報》整版聚焦長春汽博會:標注中國汽車工業方位

字體:

  

  新華社記者 張建 邵美琦 馬曉成 王曉林

  7月15日,中國汽車工業迎來70華誕,中國一汽也在這天迎來70歲生日。同日,今年下半年全國第一場大型車展——第20屆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下稱“長春汽博會”)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連日來,長春這座聞名世界的“汽車城”迎來海內外車企巨頭,用車展、巡游、粉絲節、開放日參觀、技術交流和舉辦中國汽車T10特別峰會等方式,為中國第一座汽車廠慶生,為中國汽車工業70華誕獻禮。

  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全球第一汽車産銷國,連續8年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産銷規模第一,今年一季度汽車出口奪得全球第一。這三個“全球第一”來之不易,標誌着中國正在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穩步邁進。從長春汽博會上,既可以看到中國汽車工業的實力,也可以看到中國汽車工業在促銷費、強信心中的重要作用,更可以預見中國汽車工業將會在砥礪奮進中贏得更多的“全球第一”。

  自主創新成為關鍵詞

  在中國汽車T10特別峰會上,與會嘉賓認為,汽車製造被視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國製造業強弱的重要標誌。中國汽車工業秉承強國初心而來,在國富民強中壯大,經過70年的奮鬥,取得了長足進步,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些進步和成就源於中國汽車人始終堅守初心,堅持不懈走自主創新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相結合的道路,在積極探索中推動中國汽車工業不斷向上突破。

  70年,中國汽車完成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轉變。紅旗、比亞迪、奇瑞等民族汽車品牌正在加快海外布局。“我們要打破中國品牌‘廉價’的陳舊觀念。”一汽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大勇説,紅旗從一開始就選擇國外發達地區作為目標市場,並在沙特阿拉伯、挪威等17個國家和地區開闢銷售渠道。

  1956年7月13日,第一輛國産解放牌卡車經過三年的籌備和試製後總裝下線,結束了中國不能造車的歷史;在70歲生日這天,中國一汽在智能化生産線上迎來了第5577萬輛汽車下線。

  “我們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術,投放了一批‘拳頭’産品,科技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中國一汽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邱現東感慨地説。

  自主創新成為中國車企的關鍵詞。中國一汽研發總院常務副院長王德平説,三年來,突破高效高速電驅、智能線控底盤、L3級自動駕駛等494項關鍵核心技術,“我們的研發人員從原來2360人發展到超過4500人,新車研發周期由48個月縮減為24個月。”

  本次長春汽博會首次設立的“新能源主題館”十分火爆。各大汽車品牌紛紛帶來最新的新能源車型,吸引眾多參觀者諮詢訂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達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長春、十堰、上海、廣州等汽車工業重鎮正積極主動加快汽車産業集群轉型升級步伐。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讓中國汽車加快了“走出去”步伐。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近70萬輛,同比增長120%。多家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進入歐洲主流市場,從整車製造、電池到充電系統,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也開始向國外輸出。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綠色低碳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劉可歆認為,年輕一代注重高顏值、科技感和個性化,如今更青睞民族汽車品牌。

  70年,中國汽車工業實現了從“零基礎”到“領航者”的角色轉變。

  民族汽車品牌“秀肌肉”

  全新智能座艙、高性能電機、新一代電池安全系統……長春汽博會上,紅旗、比亞迪、蔚來、理想等民族汽車品牌攜多款汽車亮相,各項高新技術和裝備引發關注,這些品牌的展&成為觀展者必打卡的地方。

  在比亞迪展區,能夠接受針刺測試的刀片電池吸引了不少參觀者。“民族汽車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表現越來越優秀,汽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也不錯。”參觀者高新宇訂購了一台比亞迪新能源汽車。

  民族汽車品牌不僅得到消費者青睞,也獲得研究機構的認可。長春汽博會期間,新華社品牌工程辦公室與中國經濟信息社共同發布《中國民族汽車品牌影響力報告(2023)》。報告認為,中國民族汽車品牌正在以集體向上發展的態勢崛起,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理念的品牌影響力建設,錨定了實現中國民族汽車工業光榮與夢想的發展方向,成為應對全球汽車産業大變局的利器。

  市場研究機構君迪發布的2023中國新能源汽車産品魅力指數研究也顯示,新勢力民族汽車品牌推新速度快,新車型營收與口碑齊飛。“這次我們帶來了多款車型,其中問界M5智駕版能夠提供無限接近L3的智能駕駛體驗。”AITO問界吉林終端車業務營銷經理楊洋説,“現在訂購量也特別好。”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下稱“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約為952.4萬輛,同比增長2.7%。民族汽車品牌乘用車單月零售份額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成為上半年車市的一大亮點。

  “民族汽車品牌在上半年首次實現了半年度份額超50%,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民族汽車品牌零售份額的持續上漲,主要得益於國內車企採取了國內、國外市場並行發展策略,並在新能源車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

  在離長春汽博會現場不到30公里的紅旗繁榮工廠,智能化生産線上,集成機器人有條不紊地運行,衝壓、焊裝、涂裝、總裝……每分鐘就有一台紅旗轎車下線。同時,新技術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發。

  “紅旗現在重點在做整車的軟硬體集成架構、自動駕駛和座艙網聯這三個板塊。”中國一汽研發總院代理副院長周時瑩説。根據一汽的發展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45萬輛,其中民族汽車品牌佔比超過50%。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車企的品質優勢和技術優勢在全球逐步凸顯,讓民族汽車品牌出口延續了強勢增長態勢。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達29萬輛,同比增長56%。民族汽車品牌出口達24.8萬輛,同比增長56%。

  比亞迪集團相關負責人&&,目前比亞迪品牌汽車已出口至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元化的車型覆蓋從家用到豪華、從大眾到個性化的細分市場,滿足全球用戶的不同需求。

  面對民族汽車品牌的“秀肌肉”,大眾、奧迪、奔馳、寶馬等也不甘示弱,加快産品和産能布局。7月14日,大眾集團和奧迪公司分別與中國一汽簽署諒解備忘錄。大眾集團和中國一汽將協力進一步強化大眾品牌産品陣容,推動電動化車型發展。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將按計劃於2024年底投産基於PPE&&的奧迪車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汽車産業發展就像一場馬拉松,中國新能源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雖然在穩步提升,但那些全球知名跨國公司是很可能趕上的,因此不能掉以輕心。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認為,在汽車強國建設的過程中,無論是科技的自立自強、産業鏈的自主可控,還是實現高質量的“走出去”,跨産業的協同合作既是必然的選擇,也是必由之路。

  與會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對於燃油車的替代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在未來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過程中,中國還要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在已取得領先優勢的基礎上乘勢前進,再展雄姿、再創輝煌。

  汽車市場消費再挖潛

  長春汽博會上,中國一汽旗下紅旗品牌共展出包含紅旗H6、全新紅旗H5、新紅旗HS3、新紅旗HS5、紅旗E-HS9、紅旗LS7在內的12款産品。自7月1日起至7月31日,凡在吉林省內中國一汽旗下各品牌授權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售價在5萬元及以上品牌汽車(不包括營運車輛和二手車)的消費者,即可參與“旗惠吉林·中國一汽購車節”活動。補貼範圍包括中國一汽旗下紅旗、解放、奔騰、一汽-大眾、一汽奧迪、一汽豐田、一汽捷達等品牌的乘用車和輕型貨車産品。

  中國一汽董事、黨委副書記王國強&&,活動旨在積極響應《關於組織開展汽車促消費活動的通知》的要求,是進一步推進吉林省汽車及汽車文化消費市場發展的重要舉措。

  《中國民族汽車品牌影響力報告(2023)》顯示,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延續,將持續推動國內汽車産業的消費與升級。政策的支持對汽車消費市場有着顯著的促進作用,有助於汽車市場保持平穩增長勢態,推動我國汽車産業進入良性市場化發展階段。

  崔東樹&&,在居民債務增速放緩且儲蓄增長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市場消費潛力較大。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産銷量上半年分別完成1324.8萬輛和1323.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3%和9.8%。

  崔東樹認為,住房和汽車是中國居民主要的消費支出,中國樓市逐步降溫對車市是一個利好。居民購房心態穩定,存款又達一定規模,汽車消費有望借此增長。

  “換購升級將是中國車市未來的核心增長動力。中老年人擁有更多的財富積累,將是中國車市換購升級的主力。”崔東樹説。

  崔東樹還&&,中國女性駕駛人2014年佔比為23.5%,隨後逐年升高,到2021年女性佔比已達33.7%,女性也是中國車市的消費主力。

  對於下半年的走勢,崔東樹認為,中國車市有望繼續保持上半年的良好態勢,從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政策和資金支持舉措,對促進汽車消費是很大利好。“預計汽車保有量會小幅增長,年銷量超過4000萬輛將成為趨勢。”

【糾錯】 【責任編輯:黃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