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高效高速電驅、智能線控底盤、L3級智能駕駛等494項關鍵核心技術,一汽關鍵核心技術家底越來越厚實
◇在新能源浪潮下,一手擁有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一手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以一汽集團等為代表的中國車企不斷發力,推動我國製造業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
新華社記者 段續 張建
一汽解放卡車行駛在長春的街道上(2023 年 6 月26 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一汽,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起點。
長春市東風大街上,毛澤東同志手書的“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紀念”漢白玉基石,連同莊重大氣的一汽標誌性建築巍然矗立。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典禮在此舉行,新中國的汽車工業,從這裡踏出第一步。
冰天雪地中,機器聲隆隆。百業待興之時,黨領導幹部群眾艱苦奮鬥,新中國第一輛卡車“解放”、第一輛小轎車“東風”、第一輛高級轎車“紅旗”陸續下線。一汽像一支火炬,點燃了民族汽車工業的光榮與夢想。
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奮進,一汽始終懷揣“汽車強國”的初心與使命接續奮鬥,出經驗、出技術、出人才,和眾多兄弟企業、單位一起,全力推動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努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做大做強民族汽車品牌,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動力。
從“一無所有”到“應有盡有”
近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發布的2023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顯示,中國一汽2023年品牌價值4291.57億元,位列汽車行業第一名。紅旗2023年品牌價值1155.29億元,位列乘用車品牌行業第一名。解放2023品牌價值1187.76億元,位列商用車品牌行業第一名。
這些第一名,成為一汽70年接續奮鬥取得輝煌成績的最新注解。
成績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人何時能開上自己製造的汽車,不僅是很多人的夢想,更成為時代之問。在《中共中央關於力爭三年建設長春汽車廠的指示》引領下,新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萬千幹部群眾匯聚長春,培育一汽、建設一汽。
快速建設一汽,最關鍵的是人才。一汽黨委幹部部部長張永訓説,當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一大批高技術工人奔赴長春。據不完全統計,僅上海市私企和公私合營企業支援一汽的技術工人就有近千名。同時,中組部抽調廳局級幹部150餘人抵達一汽。全國各地奔赴一汽的人才中,還有一批來自清華大學等高校的畢業生和歸國留學生。
長春作為一汽所在地,也投入了巨大力量。長春市第一屆黨代會確定了“主動積極、儘先辦理、只許辦好、不許辦壞”的支援方針,市政建設費用1954年的95%和1955年的84%用於一汽,機關幹部等3萬餘人參加了建設一汽的義務勞動。人來了,物來了,最繁忙時,每天有兩三百個車皮滿載各種材料設備,源源不斷送到建設工地。
在黨員幹部和全體工人的努力下,在全國各地支援下,創業者們戰天鬥地。短短三年,一座現代化大型汽車廠拔地而起。1956年7月,第一輛解放牌國産汽車駛下裝配線,結束了新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長鼻子”的解放牌卡車,從長春駛向全國各地,迅速成為中國城鄉交通和公路運輸的主力軍,成為幾代人的集體記憶。
從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到上世紀80年代初,隨着市場不斷變化,解放牌單一車型難以適應市場需求,銷量開始下滑,一汽面臨巨大考驗。
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一汽緊緊依靠全體幹部職工,自籌改造資金結束了解放卡車30年一貫制。1987年1月,解放第二代CA141汽車正式投産。一汽“不停産、不減産、垂直轉型”,創造了中國汽車發展史的奇蹟。
時光荏苒,有成績耀眼,也有艱難險阻。曾有一段時間,一汽發展踟躕不前,民族汽車品牌産銷低迷,汽車銷售、資源配置領域腐敗多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汽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困難中走了出來。近年,一汽通過央地密切協作探索超大型央企反腐倡廉有效途徑,推動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在採購領域建立“陽光采購”電子交易&&,建立完善一批治根本、管長遠的制度機制。
針對汽車行業在營銷、採購等領域腐敗易發多發的特點,一汽率先提出並與其他汽車央企建立供應商“黑名單”制度,在行業內共同抵制不廉潔行為。“供應商行賄成本大幅提高,敢於圍獵者不僅在一汽被禁止發生業務,在東風汽車和兵裝集團等汽車央企也寸步難行。”一汽紀委副書記孫振生説。
一汽黨委副書記王國強説,一汽的改革實踐充分説明,作為在完全競爭領域生存的國有企業,完全有能力通過自身改革迎來大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削弱黨的領導。
從“暮氣沉沉”到“生龍活虎”
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為一汽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創新發展提供了最堅強的政治保障。
面對新任務,2017年9月,一汽啟動“四能”改革,即“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機構能增能減”,全集團範圍內競聘,高級經理競爭上崗。
“當時,一汽和東風在清華大學有個幹部培訓班,我們剛報到,就接到通知一汽集團‘全體起立’了。‘鐵飯碗’一下沒了,第二天培訓班只剩下東風的人,一汽的人全都馬上買票回長春參加改革了。”一汽改革辦主任劉俊説。
有人當天下崗,有人當天上崗。改革對大家觸動很大,不少高級經理因為改革丟了位置,薪酬也拉開了差距,但也徹底激發起大家幹事創業的熱情。
馬路上的紅旗車越來越多。在上海車展等國際展會上,紅旗成為全球展商的關注焦點。産品力提升的背後,是一汽聚焦主責主業,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成果。
2017年以來,一汽集團總部直接運營紅旗品牌,董事長、總經理等高管成為紅旗品牌的“代言人”,總部機關各部門薪酬待遇與紅旗運營深度“綁定”,從戰略管控轉變為直接服務用戶和市場。王國強説,這是一個大膽的決定,做不好首先高管沒面子,但只有這樣才能背水一戰。
一汽還實施“全體起立,全員競聘”的舉措,新組建一大批直接對接市場的部門,並邀請前勞斯萊斯設計總監加盟一汽,擔任全球設計副總裁兼首席創意官。
針對銷售和服務網點少的痛點,一汽短時間內建成覆蓋全國的數百家紅旗體驗中心,並推出終身免費保修等服務。此外,紅旗營銷也進行市場化改革探索,邀請一批文化、藝術、體育等領域的青年代表擔任紅旗品牌形象大使。
“自主掌控關鍵核心技術”“樹立民族汽車品牌”“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長春市新紅旗大街1號是一汽集團總部所在地,鮮明的標語,鼓舞着每一個人。這些年,“與時間賽跑”已融入一汽人血液,很多“80後”“90後”被委以重任,挑起大梁。
一汽打破吃“大鍋飯”傳統,近三年研發投入年均增幅8.6%,推行“揭榜挂帥”“任務承包”等方式,讓研發人員有地位、有&&、有待遇,一大批青年研發人員和大國工匠持續涌現,就連前些年流失的部分研發人員也正在回流。
“一汽的舞&,給了我們巨大的發展空間。”一汽研發總院試製所首席技能大師楊永修説。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激勵下,他在高端發動機、變速箱及底盤等核心精密零部件的數控加工等方面累計攻克130多項技術難題。36歲的他,待遇與很多高級經理比肩,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市場是最終的考官。一汽建立研産供銷一體化運營機制,在新能源、智能網聯、造型設計等新業務布局研發力量,與製造和市場銷售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産品賣得好,全鏈條都受益。一汽集團領導只需要打開手機APP,就可以實時查看研發進度、消費者反饋問題處置、展會引流等情況,免去了繁雜的報告流程。“許多數據是傳感器收集的,改都改不了,倒逼大家以最快速度回應市場關切。”一汽體系數字化部總經理門欣説。
三年來,突破高效高速電驅、智能線控底盤、L3級智能駕駛等494項關鍵核心技術,關鍵核心技術家底越來越厚實。研發實力的增長,也為紅旗産銷帶來巨大增長。目前,紅旗品牌車型市場保有量已經超過100萬輛,年銷量超過30萬輛,正在向年銷售50萬輛的規模邁進。
從“卡車工廠”到“汽車集團”
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的一汽紅旗繁榮工廠焊裝車間內,焊裝機器人在生産線上焊接車身(2022 年 10 月 17 日攝)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一汽主動跟上時代,牽手大眾、豐田等世界汽車巨頭,國産奧迪、捷達、寶來等車型成為中國人家喻戶曉的車型。與跨國公司的合作,換來大量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
奧迪官方披露的歷史細節稱,改革開放初期,一汽前董事長耿昭傑對6個國家的20多個車型進行考察,尋找合作夥伴,他對當時世界上第一款風阻系數達到0.3的量産轎車奧迪100印象深刻。尤其是當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在技術轉讓費等問題上表現傲慢時,大眾集團前董事長哈恩博士則選擇最大程度滿足一汽需求,這讓耿昭傑看到了德國夥伴的真誠。
在各方努力下,一汽與奧迪1988年簽署“關於在一汽生産奧迪的技術轉讓許可證合同”,拉開奧迪進入中國市場的序幕。此後的30年,截至目前,中國已成為奧迪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一汽-大眾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李志宏説,合資為我國汽車工業追趕世界先進步伐奠定了産業鏈、技術、人才基礎,還“擋”住了進口汽車造成的外匯流失,在那個時期為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在新能源浪潮下,一手擁有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一手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以一汽集團等為代表的中國車企不斷發力,推動我國製造業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
今年1月,中國一汽紅旗品牌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宣示“Allin”新能源:技術創新投入全部用於新能源汽車、新增産能全部用於新能源汽車、停止傳統燃油車技術和産能的新增投入——駛向未來的紅旗已經發動,引擎聲隆隆。
銷量5年間翻了65倍、持續推出全新新能源車型……紅旗品牌的努力,是中國民族汽車品牌向上躍升的側影。這背後,既有一汽堅定轉型的決心,又有央地合作的向“新”而生。
從第一輛車誕生起,一汽的發展就與長春市、吉林省的發展密切相關。為了支持一汽發展,地方政府近年加大一汽所在區域基礎設施改造。吉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數十次來到一汽現場辦公,解決企業的問題。吉林省明確支持中國一汽建設世界一流創新企業,支持一汽重點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加強與高校院所、重點企業合作攻關。根據吉林省政府最新規劃,到2025年,該省汽車産業規模將達到萬億級。
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汽集團總部所在地,政府部門組建服務專班“上門服務”為企業解決各種難題,解除企業後顧之憂。作為德國奧迪品牌在華的首個純電動車型生産基地,計劃投資額超過300億元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用時5個月,便完成從破土動工到廠區主結構封頂,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拿地迅速、審批及時、銜接高效……”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負責人對政府服務連連點讚。
重大投資項目接踵而來:投資135億元人民幣的一汽弗迪項目正加快建設、總投資超444億元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配套産業園暨奧迪PPE配套項目破土動工……根據吉林省最新規劃,到2025年汽車産業規模將達到萬億級。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比亞迪將與一汽強化合作,加速綠色技術就地就近轉化落地,為做大做強民族汽車品牌貢獻力量。
一汽還努力加快海外市場布局。日前,一汽攜手以色列合作夥伴,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行紅旗旗艦車型E-HS9上市儀式,標誌着紅旗汽車正式登陸以色列市場。目前,一汽海外業務已覆蓋“一帶一路”沿線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還在慕尼黑等地設立了研發中心。
一汽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邱現東&&,産業轉型,一汽爭先。今年是新中國汽車工業創建和中國一汽成立70周年,中國一汽正砥礪奮進、勇毅前行,加速掌控關鍵核心技術,牢固樹立民族汽車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持續以實際行動為建設汽車強國、製造強國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