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鏡頭裏的一汽 | 70幅高清大圖帶您一覽70年流金歲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13 22:51:5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鏡頭裏的一汽 | 70幅高清大圖帶您一覽70年流金歲月

字體:

  編者按:

  70年,在歲月的長河中不長;70年,在發展的軸線上不短!

  登層巒者有胸懷天地之志,瞰滄海者存包容四海氣度。中國一汽伴隨中國汽車工業發軔行至今日,70年間,創業的艱辛,奮鬥的汗水,成功的喜悅,咬緊牙關、百折不撓的堅持,頂風冒雪、戰天鬥地的豪情……都已被鐫刻進中國汽車工業的創業史、奮鬥史、改革史、高質量發展史。

  難忘珍貴瞬間,最美流金歲月,銘記發展節點,再續發展新篇。中國一汽七秩喜賀之際,特精心挑選70張新華社播發的一汽照片,帶您叩響記憶之門,走進榮譽殿堂,同行輝煌之路,領略無限風采。

  願中國一汽牢記囑託、突破科技、驅動創新、極速躍遷,依創新、強科技、謀未來,行進在偉大的新時代,闊步於夢想的新航程,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在“把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圖景一步步變為現實”中貢獻智慧和力量。(黃維、邵守志)

  1953年7月15日,中國第一座汽車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在吉林省長春市奠基,新中國汽車工業開始起步。該廠1956年7月15日生産出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産汽車的歷史。 新華社發pagebreak

  1956年7月14日,第一汽車製造廠的全體職工歡慶我國第一汽車製造廠建成,和試製出一批國産解放牌載重汽車。這一天,汽車廠的先進生産者、職工代表和廠的領導人員,乘着自己製造的嶄新的汽車組成報喜隊,向吉林省和長春市黨政領導機關報喜。長春市各界人民夾道歡迎報喜的車隊,和汽車廠的職工們一起歡慶這一偉大的喜日。長春市各界人民歡慶第一批解放牌汽車試製成功。這是他們和駕駛新汽車的司機握手致賀。 新華社記者 胥志成 攝pagebreak

  第一汽車製造廠製造出來的第一批38輛“解放牌”汽車,已在1956年8月21日運到北京。這批汽車將參加首都國慶節的檢閱和游行。火車載着首批“解放牌”汽車駛進北京南苑車站,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 新華社記者 喻惠如 攝pagebreak

  第一汽車製造廠製造出來的第一批38輛“解放牌”汽車,已在1956年8月21日運到北京。這批汽車將參加首都國慶節的檢閱和游行。“解放牌”汽車停留在天安門廣場上,人們紛紛趕來參觀,莫不以先睹為快。 新華社記者 喻惠如 攝pagebreak

  1956年8月22日,解放牌汽車來到了北京第一汽車附件廠,受到全廠工人的熱烈歡迎。到現在,這個廠的職工已經給第一汽車製造廠製造了17種附件1000輛份。解放牌汽車上也有着第一附件廠職工的勞動結晶。這個廠的總工程師張世恩(左一)和職工們一起觀看他們製造的車燈。 新華社記者 喻惠如 攝pagebreak

  第一汽車製造廠在1956年10月15日舉行開工典禮大會。有兩萬多職工和他們的家屬參加了這個大會。 新華社記者 胥志成 攝pagebreak

  1958年1月4日,第一汽車製造廠的早晨。 新華社記者 劉恩泰 攝pagebreak

  第一汽車製造廠鍛工車間工人在增産節約中創造出“無飛邊鍛造法”和用廢料頭鍛造小件的方法,使鋼材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僅用料頭製造小件一項,全年就節約優質鋼365噸。這裡的産品就是用廢料頭鍛造的。 新華社記者 胥志成 攝pagebreak

  參加東北三省技術協作經驗交流會的代表、長春第一汽車廠工人工程師、著名勞動模範張國良在哈爾濱介紹先進刀具。 新華社記者 劉向陽 攝pagebreak

  我國第一輛小轎車——“東風”牌轎車,於1958年5月12日下午在第一汽車製造廠誕生。這輛四門六座的小轎車,是綜合了歐洲幾种先進的同類小轎車的優點,結合我國具體條件試製成功的。這就是式樣美觀,質量優良的“東風”牌小轎車。 新華社記者 胥志成 攝pagebreak

  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採用國産材料生産的解放牌汽車質量,1962年又有進一步的提高。按國家標準檢查證明,1962年汽車發動機功率和每馬力小時耗油量以及使用壽命等,已穩定地達到了設計標準。1962年,每輛汽車的成本也比1961年降低了8%。第一汽車製造廠在11月底提前1個月完成全年生産計劃。圖為一輛輛解放牌汽車正在吊運出廠。 新華社記者 劉恩泰 攝pagebreak

  長春第一汽車廠工人破除洋框框,發展了一批汽車新品種。 圖為新型解放牌五噸載重汽車出廠。 新華社發pagebreak

  1971年以來,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産的解放牌載重汽車、越野車和紅旗牌高級轎車的總産量,比歷史最高産量的1970年又有大幅度增長。圖為一批紅旗牌高級轎車準備出廠。 新華社發pagebreak

  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熱處理車間的硬骨頭突擊隊的隊員們,在用廢舊材料蓋的簡易工棚裏安裝自己製造的第二台鍍鋅機。這種鍍鋅機費用比進口的省一半,生産效率高百分之四十。 新華社發pagebreak

  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工人以高速度高質量製造出第二批新型“紅旗”三排座高級轎車。這是工人在檢查即將出廠的第二批新型“紅旗”三排座高級轎車。 新華社發pagebreak

1987年1月1日,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新建和改建的150條具有當代技術水平的生産線一齊開動,新型解放牌汽車正式投産。該廠換型改造是國家重點工程,計劃年産新車40000輛。 新華社記者 袁兆義 攝pagebreak

  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年初完成技術改造和産品換型以來,設備運轉情況良好。第一季度增産汽車1100多輛,超額15.8%完成國家計劃,大批具有八十年代水平的新型解放CA-141型汽車正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地。 新華社記者 徐英傑 攝pagebreak

  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廣大職工,經過三年艱苦奮鬥,改建和新建生産線150條,搬遷和新增設備1萬多&,使這個五十年代的老廠得到改造,開發出具有八十年代水平的“解放”第二代産品——CA-141型解放牌汽車,1987年將形成4萬輛的生産能力。 新華社記者 徐英傑 攝pagebreak

  總投資為89億元人民幣的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將成為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轎車工業基地。1990年11月,吉林長春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與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簽約,共同建設一汽-大眾汽車集團公司,製造當今世界名牌産品——捷達轎車,並計劃在1996年達到年産15萬輛轎車的能力。總裝車間全部採用懸鏈流水生産線,生産線全長4000米,共有153個總裝車位。新華社記者 劉恩泰 攝pagebreak

  1993年3月3日,50輛“捷達”牌轎車駛進華西村,村民趙建剛一家3口喜迎新車進家門。華西村已經向一汽訂購了250輛轎車。1993年,華西村80%農戶將擁有私人轎車。 新華社記者 高梅及 攝pagebreak

  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在上海開幕,滿堂靚車令業內外人士大飽眼福,其中幾款國産“名車”亦引人注目。一汽大眾生産的“都市先鋒”是中國第一款自動檔轎車。 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pagebreak

  代表國內汽車製造最高水平的“奧迪A6”轎車1999年9月6日在長春一汽-大眾下線。一汽-大眾的“奧迪A6”將形成一個系列,排量為1.8升、2.4升、2.8升,均為汽油電噴,每缸5氣門。這是參加下線儀式的嘉賓在參觀“奧迪A6”轎車。 新華社記者 蔣林 攝pagebreak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轎車二廠在長春奠基,標誌着一汽-大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及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合資經營的大型轎車生産企業,是我國第一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轎車工業基地。新華社記者 徐家軍 攝pagebreak

  2002年6月5日,一汽集團公司為新評聘的54名二級設計師、工藝師和一級操作師配發公務用車。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一汽始終把人才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性任務來抓,並把建設一支以2000人為龍頭、20000人為核心的人才群體工程列入“十五”發展規劃。此次配車是一汽“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興廠戰略的重要體現。這是二級設計師崔凱站在獲獎車前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新華社記者 徐家軍 攝pagebreak

  這是2003年7月13日拍攝的一汽-大眾奧迪A6整車裝配線。新華社記者 徐家軍 攝pagebreak

  2004年12月7日,德國總理施羅德(右一)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轎車二廠建成投産儀式上乘坐新款“開迪”轎車。當日,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轎車二廠在吉林省長春市正式建成投産。轎車二廠投資額達100多億元人民幣,將年産轎車33萬輛,它的投産將使一汽-大眾的年産量達到66萬輛。 新華社記者 徐家軍 攝pagebreak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第300萬輛轎車——高爾夫A6轎車駛下生産線,一汽大眾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雙強勢品牌達到累計生産300萬輛的轎車企業。1991年,一汽大眾生産出第一輛捷達轎車;2004年,累計生産100萬輛轎車;2007年實現第二個100萬輛;一汽大眾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便迎來了第三個100萬輛。 新華社記者 徐家軍 攝pagebreak

  2005年8月4日,豐田汽車公司的職員在長春國際汽車展上佈置參展的PRIUS普銳斯混合動力車的車輛解剖體。當日,豐田汽車公司與一汽汽車集團聯合在長春國際汽車展上宣布,雙方將於2005年內在長春合資生産世界上首款量産混合動力車——PRIUS普銳斯,這也是豐田公司首次在海外生産PRIUS普銳斯混合動力車。PRIUS普銳斯1997年上市以來在全球銷售已超過40萬輛。由於其將汽油發動機和電動機有效組合,實現了高水平的低尾氣排放,大幅減少了環境污染。 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pagebreak

  在第四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亮相的紅旗HQD概念車(攝於2005年8月14日)。195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的工人們用志氣和錘子敲出了第一輛紅旗轎車。一汽在實施轎車發展戰略進程中,始終沒有放棄對“紅旗”品牌的保護和發展。經過艱難的轉型和再生,一汽人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正逐漸縮小紅旗轎車與世界品牌之間的差距,重塑“紅旗”在世界名車陣營的地位。 新華社記者 徐家軍 攝pagebreak

  2007年9月8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的東非汽車展覽會上,參觀者觀看中國一汽集團生産的重型汽車。在此次車展上,北汽、一汽等幾家中國汽車廠商的汽車以其美觀實用的設計、較高的性能價格比受到肯尼亞顧客的關注。 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pagebreak

  2007年12月5日,天津一汽生産的一批威志、夏利N3轎車準備裝船。當日,第一批2500&天津一汽生産的威志、夏利N3轎車在天津港裝船運往墨西哥,預計於2008年1月開始在墨西哥銷售。 新華社發pagebreak

  2008年7月16日,帶有中國印標誌的奧運官方用車在交接儀式上展示。當日,北京奧運會汽車合作夥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手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交通場站共同宣布,5000輛奧運會官方用車全面完成向北京奧組委的交接,這些車輛將用於各國運動員和貴賓在賽事期間的接送和接待工作。 新華社記者 張鐸 攝pagebreak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長子”,中國第一汽車集團自成立以來就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立下了不朽功勳。改革開放30年間,一汽集團又以勇於創新的精神,衝破計劃經濟體制的重重樊籬,把一個機制陳舊的老國有企業發展成為具有現代競爭機制和國際影響力的汽車龍頭企業。 新華社記者 王昊飛 攝pagebreak

  這是2009年7月1日在埃及首都開羅拍攝的即將投放埃及市場的中國一汽奔騰汽車。當日,中國一汽集團在開羅薩拉丁城堡舉行新車發布儀式,旗下的威志、奔騰兩個自主品牌正式投放埃及市場。新華社記者 陳公正 攝pagebreak

  2009年10月20日10時45分,2009年第1000萬輛汽車在長春一汽誕生。中國成為繼美、日之後第三個汽車年産破千萬輛的國家,進入千萬輛汽車大國行列。新華社記者 蔣林 攝pagebreak

  2009年10月20日,一汽解放的工人們在自己親手生産的2009年中國第1000萬輛車上簽名。新華社記者 蔣林 攝pagebreak

  2010年2月1日,啟動儀式現場展示的中國首批氣電混合動力公交客車。當日,由中國一汽客車有限公司提供的50輛氣電混合動力公交車在長春正式投入運營,這是氣電混合動力客車在國內首次批量上線。據了解,此次投入運營的是中國一汽自主研發的CA6120URH2型氣電混合動力客車,車長12米,採用雙軸並聯結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維修方便等特點。該車與傳統客車相比整車碳排放總量降低30%以上。 新華社記者 王昊飛 攝pagebreak

  2010年10月13日,一汽集團展出的部分城市主戰消防車。當日,在北京召開的第十四屆國際消防設備技術交流展覽會上,由中國一汽集團自主研發的7款城市主戰消防車系列新産品亮相,填補了我國沒有自主高端消防主戰車的空白。 新華社記者 褚曉亮 攝pagebreak

  2010年12月7日,一汽-大眾在長春展出純電動汽車E-Bora。E-Bora是一汽-大眾推出的首款核心零部件全部實現國産化的純電動汽車,該車一次充電能夠行駛150公里。據了解,E-Bora有望2011年在廣東佛山和吉林長春進行示範運行,該車具體價格目前還沒有公布。 新華社記者 宗巍 攝pagebreak

  2011年8月22日,在一汽新能源汽車分公司,首批投産的轎車亮相。當日,在吉林省長春市一汽新能源汽車分公司,一汽集團新能源轎車下線暨首批新能源轎車投放儀式舉行。新能源汽車投産後,近期生産目標為年産1萬輛。據介紹,此次下線的新能源轎車,是一汽集團從2009年開始自主研發的奔騰(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和奔騰(EV)純電動轎車,兩款車的各項性能和技術指標都已達到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先水平。新華社記者 宗巍 攝pagebreak

  2012年7月15日,一汽職工在紅旗H7下線儀式現場表演合唱。當日,一汽集團高端車型紅旗H7量産儀式在吉林省長春舉行。 新華社記者 王昊飛 攝pagebreak

  2013年5月18日,中國一汽在長春國際汽車公園為308對新人舉辦了“幸福夢,一汽情”集體婚禮,新人代表在集體婚禮現場發言。 新華社發pagebreak

  2013年7月13日,市民在中國一汽的展館內參觀紅旗轎車。當日,第十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迎來首個市民開放日,恰逢周末,汽博會現場人氣旺盛。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pagebreak

  2014年7月10日,在南非東開普省曼德拉灣市,工人在國一汽南非工廠生産線上工作。當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一汽)在南非東開普省曼德拉灣市舉行南非庫哈工廠落成及首輛機車下線儀式。新華社記者 張川石 攝pagebreak

  2018年3月29日,行人走過一汽-大眾長春奧迪Q工廠的廠區標識。當日,投資64億元人民幣的一汽-大眾長春奧迪Q工廠在吉林長春舉行建成投産儀式。奧迪Q工廠整車設計産能15萬輛。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pagebreak

  2018年4月18日,一汽解放第七代卡車産品J7在長春下線。當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宣布,一汽解放第七代卡車産品——J7在長春下線,正式進入批量生産階段。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pagebreak

  2018年4月24日,豐田汽車公司專務、中國本部長小林一弘在北京舉行的豐田北京車展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即將在車展上亮相的“TNGA豐巢概念”首款SUV車型——一汽豐田奕澤IZOA和廣汽豐田C-HR。 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pagebreak

  2018年4月18日,演員在節目小分隊演出錄製現場為一線工人演唱歌曲。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舉辦的“中國夢·勞動美”——2018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心連心特別節目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總部進行錄製。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pagebreak

  2019年6月12日,一汽解放職工在總裝車間內對車輛進行裝配作業。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pagebreak

  2019年7月12日,媒體記者在上市儀式現場拍攝紅旗HS7汽車。當日,在長春國際汽車文化節暨首屆紅旗嘉年華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紅旗汽車品牌首款C級SUV——紅旗HS7正式上市。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pagebreak

  2019年7月15日,市民在長春汽博會上參觀一汽奔騰E2CONCEPT概念車。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pagebreak

  2019年9月11日,這是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車展首個媒體開放日期間拍攝的一汽紅旗E115型新能源豪華車型概念車。2019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車展10日迎來首個媒體開放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長城汽車等中國車企紛紛推出全新産品亮相車展,吸引眾多目光。 新華社記者 逯陽 攝pagebreak

  2019年9月11日,這是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車展首個媒體開放日期間拍攝的一汽紅旗S9跑車。 新華社記者 逯陽 攝pagebreak

  2020年3月30日,中德合資的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第2000萬輛汽車——新邁騰GTE在長春基地總裝車間下線。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

  2020年7月24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新總部大樓。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

  2020年8月23日在紅旗H9車型上市發布會現場拍攝的紅旗H9車型。當日,紅旗H9車型上市發布會在長春市一汽總部舉行。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pagebreak

  2021年6月30日,紅旗汽車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首店開業,這是在沙特利雅得的中國一汽紅旗旗艦店內拍攝的H9車型。 新華社記者 王海洲攝pagebreak

  2021年6月30日,紅旗汽車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首店開業,這是在沙特利雅得拍攝的中國一汽紅旗旗艦店外景。 新華社記者 王海洲 攝pagebreak

  2021年7月1日,位於吉林長春的中國一汽總部大樓。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pagebreak

  2021年7月9日,在第十八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現場,觀眾在一汽-大眾展&參觀。 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pagebreak

  2021年7月14日,市民在體驗紅旗E-HS9車型。 新華社記者 張建 攝pagebreak

  2021年7月29日拍攝的吉林省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汽紅旗繁榮工廠。 新華社記者 耿馨寧 攝pagebreak

  拼版照片:上圖為20世紀50年代拍攝的第一批紅旗轎車生産線(資料照片);下圖為在一汽紅旗總裝車間內,一汽紅旗職工在對生産的紅旗轎車進行靜檢作業。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pagebreak

  2022年4月24日,一汽讓老品牌煥新生,紅旗LS7新車正式亮相。 新華社發pagebreak

  2022年6月15日,工人在位於吉林長春的一汽解放總裝車間內裝配車輛。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pagebreak

  2022年6月15日,工人在位於吉林長春的一汽解放總裝車間內裝配車輛。近來,在一汽解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産按下“加速鍵”,車間內一片忙碌景象。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pagebreak

  2022年10月17日,在吉林長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紅旗繁榮工廠焊裝車間內,焊裝機器人在生産線上焊接車身。 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pagebreak

  2023年1月31日,工作人員在位於吉林長春的一汽解放J7智能工廠內進行整車裝配作業。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pagebreak

  2023年1月31日,在位於吉林長春的一汽解放智慧物流公司整車物流部停車場,員工對即將轉運交付的車輛進行巡檢。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pagebreak

  2023年1月31日在吉林長春拍攝的一汽解放智慧物流公司整車物流部停車場內即將轉運交付的車輛。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糾錯】 【責任編輯:趙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