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7月10日電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業待興。中國汽車工業如何發軔?路在何方?中國人何時能開上自己製造的汽車?一度成為眾多國人關心的話題。
時代之問從吉林省長春市“破題”。1953年7月15日,隨着第一汽車製造廠(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前身)在長春市舉行奠基儀式,中國人“造自己的汽車”的願望從夢想照進現實,中國汽車工業開始破土萌芽。
1956年7月13日,第一輛國産解放牌汽車,在一汽開下總裝配線。用了不到三年時間,實現“零的突破”,一汽填補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空白。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從這一天開始記錄,第一汽車製造廠當之無愧地成為“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
70年來,從第一汽車製造廠到如今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汽”),一汽始終與中國汽車工業同頻共振,向新而行。中國一汽的發展歷程和成就,無不映射着中國汽車工業的高光時刻。
工人在位於吉林長春的一汽解放總裝車間內裝配車輛。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高光時刻一:
眾多“第一”為新中國汽車工業奠基
第一汽車製造廠,車輪滾滾,穿越70年的時光,披紅挂彩,映襯春暉,在眾目期待中,一路駛來。
創業艱辛百戰多。第一汽車製造廠在建廠之前,已經做了三年準備工作。建廠之後,中國汽車人用學習吸納、艱苦奮鬥、夜以繼日、決不放棄,以不足3年的時間,實現首車下線。
寒來暑往。一汽一號廠門前的刻有“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紀念”的漢白玉基石,見證了中國一汽的各個發展階段。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聲聲號子從時空深處傳響至今。為了確保三年建廠任務的順利完成,1953年12月15日,第一汽車製造廠啟動第一次冬季施工。
建設者們爬高空綁扎鋼筋,澆注混凝土,手凍裂出口子,他們用膠布纏上繼續幹。吊車司機半夜爬出熱被窩,用炭火烤吊車,確保上班時能吊裝。職工們用草墊子鋪路,防止吊車在冰路上打滑。測量工人爬下挂滿冰霜的30多米高的柱子,鑽進40多度高溫的模板,一進一出,衣服結成堅硬的冰板。奮戰一冬,熱電站、底盤、有色、輔助四座廠房拔地而起,提前20天完成了施工任務,而且質量完全合格。
如今的夏季是東北的施工黃金期,彼時卻非如此。6-8月份,長春每月平均降雨13-16天,“工期耽誤不得,要想方設法按計劃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建設者們打破雨天停工的老習慣,夜以繼日奮戰……1955年10月,第一汽車製造廠“三通”(通電、通熱、通氣)任務基本完工,數以千計的設備運轉起來。
1956年3月26日,鑄工車間煉出第一爐鐵水;4月3日,底盤車間進行了成批的流水試生産;5月8日,鍛工車間開始有節奏成批生産;6月20日,發動機車間開始流水試生産;6月30日,409項協作配套産品中404項試製合格;7月2日,衝壓車間生産大零件的衝壓工部開始調試生産;7月9日,解放牌汽車的最後一個總成駕駛室試製成功……7月13日,我國第一輛國産解放牌汽車——“解放”CA10開下總裝配線。
“國産解放牌汽車的誕生,標誌着一汽三年建廠任務勝利完成,標誌着中國結束了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標誌着中國汽車工業進入了歷史新時期。”“卡車從總裝車間下線那天,幾萬人跑到廣場上去看。那種高興和自豪,我至今難忘。”這是所有一汽人深深的記憶。
1957年6月5日-11月7日,一汽最大的設備3500噸壓床安裝完畢,成功衝壓出第一批左、右縱梁零件。從此,解放牌汽車上的所有零件都能實現自造,國産化率達到100%。
工人在位於吉林長春的一汽解放總裝車間內裝配車輛。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新中國第一輛卡車誕生後不久,開發國産轎車被提上日程。怎麼幹?一汽人發揚埋頭苦幹,兢兢業業,勇於探索的造車精神,書寫答卷。
1958年5月12日,由工人手工打造的第一輛國産東風牌轎車在萬眾期盼中誕生。1958年8月1日,新中國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誕生。1965年9月12日,新的“紅旗”三排座高級豪華型轎車問世。至此,一汽與中國汽車工業完成“三連跳”,在為今後發展埋下伏筆的同時,也為中國汽車工業日後躋身世界汽車第一産銷大國奠定了基礎。
高光時刻二:
轉型發展將“改革”融入企業血脈
在一個國家的經濟體系和産業結構中,汽車工業處於極其重要的位置。汽車製造是技術密集型産業。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長子”,中國一汽發展之路也曾有過挫折、徘徊,“改革”成其走出低谷、再迎高光時刻的“良方”。
中國一汽已成長為年産銷超過300萬輛的國有特大型汽車企業集團。至2022年底,累計産銷整車超5400萬輛,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79位;今年1-6月,企業收入增幅超過銷量增幅、利潤增幅超過收入增幅。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強勁,同比增長81.8%,是行業增速的1.8倍;海外市場快速突破,同比增長176.5%,是行業增速的2.3倍。
近年來,中國一汽全球化布局不斷加速,持續提高企業跨國經營能力和水平。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一汽集團海外業務已覆蓋歐洲、非洲、東南亞、拉美、中東等8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海外經銷商120余家,累計出口達40萬輛。設有東歐、南非、坦桑等3家海外子公司,建有南非、坦桑等15個KD生産(散件組裝)基地。
在位於吉林長春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紅旗繁榮工廠,車輛等待裝配。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耀眼的數據背後,是中國一汽的擔當精神、埋頭苦幹、直面陣痛、勇於改革。
經營機制陳舊,産品落後,“老解放三十年一貫制”……
世界汽車工業新技術給中國一汽帶來壓力更帶來觸動。1983年7月,一汽人打響“換型改造”攻堅戰。三年時間,他們用自籌的4.4億元資金,完成了國外專家斷言要22億元才能換型的改造工程。
1986年7月15日,中國一汽成立33周年之際,解放CA141新車開始批量試生産,同年9月29日最後一輛“老解放”駛下總裝線,生産30年之久的老産品終於“退役”。1987年1月1日,具有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第二代解放牌汽車CA141誕生。一汽人用自己換型改造的成功實踐,走出一條“自主開發,自籌資金,自主建設,不停産改造”的路子,使産品的技術水平一步跨越30年,産量由6萬輛提高到8.5萬輛。自此後,解放的車型不斷換代升級,構建了從前瞻技術、發動機、變速器、車橋到整車的完整的自主研發體系。
將“改革”融入企業血脈,以“改革”給中國汽車工業以參考和思考。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一汽先後被國家作為首批企業集團和國有資産授權經營等多項改革的試點單位。從1991年一汽-大眾公司成立,中國一汽用了十多年時間,完成了工廠體制向公司體制的根本性轉變,基本形成了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適應市場競爭需求的企業經營機制,企業管理實現了由生産型管理體制向全新的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
改革需要深化。改革是推動中國一汽不輟前行的強大內生動力。2017年以來,中國一汽推進內部改革,進行全方位品牌重塑。改革後,中國一汽設立了研發總院等部門,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發機制,員工工資直接與其産品市場表現挂鉤。
此次改革的一大特點是紅旗品牌由集團總部直接運營。2020年,紅旗品牌銷量突破20萬輛,3年多時間銷量增長42倍;2021年,紅旗品牌累計銷量突破30萬輛,同比增長超50%;2022年,紅旗品牌全年銷量31萬輛,同比增長3%,5年銷量增長64倍,創造了汽車産業增長新跨度。
在吉林省長春市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紅旗繁榮工廠焊裝車間內,焊裝機器人在生産線上焊接車身。 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今年4月18日,2023上海國際車展啟幕,中國一汽旗下紅旗、奔騰、一汽-大眾奧迪、大眾、捷達、一汽豐田品牌,均以超強陣容亮相。中國一汽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邱現東在發布會上&&,紅旗品牌將開啟新一輪躍遷式成長。
高光時刻三:
民族品牌在新賽道上向“新”圖強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汽車産銷總量已經連續14年居全球第一,而新能源汽車産銷量連續8年居全球第一。目前吉林省正大力實施汽車産業集群“上&階”工程,全力支持中國一汽高質量發展。
滾石上山需要勇氣和魄力,爬坡過坎需要擔當和作為。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好的營商環境培育出的興業“沃土”。吉林省提出將立足長春,帶動全省,努力搶佔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賽道,全力打造世界級汽車先進製造業集群。2025年,吉林省汽車産業規模達到萬億級。目前,吉林正全力實施汽車産業集群“上&階”工程,全力支持中國一汽高質量發展,加快把紅旗、解放、奔騰等打造成世界一流、中國領先的汽車品牌,努力在吉林打造世界一流汽車城。
回望創業來時路,不負發展新征程。近年來,中國一汽依創新、深智造、錨低碳、上綠能、精探索、謀未來,行穩致遠。
今年1月,中國一汽和紅旗品牌宣布“All in新能源”,併發布了新能源品牌構架、設計語言、技術&&、産品規劃等信息。隨後,紅旗品牌再次舉辦新能源技術發布會,曬出新能源科技成果和一系列關鍵領先技術。
今年4月,紅旗新能源子品牌的兩款全新車型——紅旗E001、紅旗E202同步亮相上海車展。據發布會介紹,在産業高質量發展、自主技術持續創新迭代、消費需求煥新升級的背景下,中國一汽將不斷推出卓越産品。秉持紅旗品牌“國車安全、國車健康”理念,紅旗E001從新銳造型、卓越性能、智能科技三個方面切入,為用戶帶來駕乘新體驗。
紅旗E001是豪華智能純電轎車。在新能源方面,成功實現了“電池低溫少衰減”和“高溫更安全”,在智能駕駛上,其可實現全球領先的厘米級定位,全天候覆蓋高速、城市主幹道路的“點對點”自動駕駛場景,並搭載了用戶意圖識別率高達99%的多模態主動交互技術,該車將於今年上市。純電SUV紅旗E202專為家庭用戶打造,將於2024年2月上市。
同樣引起人們關注的還有全新紅旗L5。據中國一汽研發總院設計師介紹,全新紅旗L5車身前部的車燈創意源於天壇藻井,進氣格柵的靈感源自玉管竹節,充分體現東方韻律。昂首挺胸、旌旗飄揚的車身姿態,宮燈造型的尾燈設計,多款紅旗經典車型選用的成熟的矩陣飾條,以及源於中式建築重檐翹角的車內橫向輪廓,都融入了中華文化元素。
在技術創新上,全新紅旗L5搭載了唯一一款由自主品牌研發的V8T發動機,獨創高精度平衡燃燒等49項專利技術,讓該車得以擁有豐沛動力。在車輛信息安全上,該車首發搭載了全自主國密算法。
紅旗E-HS9搭載第二代C-V2X産品。新華社發
據悉,從今年起,中國一汽堅定推進“All in”新能源戰略,全方面向新能源汽車奮進轉型。堅決做到“兩個全部,一個停止”,即未來技術創新投入全部用於新能源智能汽車,新增産能全部用於新能源汽車,停止傳統燃油車技術和産能的新增投入。力爭一年“見效”、三年“前茅”、五年“領先”。到2025年,中國一汽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將超過145萬輛,其中自主品牌佔比將超過50%。
中國一汽正以“牢記囑託、聚力創新,強國建設、勇當先鋒”的新時代擔當,以“掌控關鍵核心技術”“樹立民族汽車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雄心壯志,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中篤行不怠、繼往開來,奮力書寫“風景這邊獨好”的新篇章,必將迎來更多的高光時刻。(黃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