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醬香中傳承文化,從文化中“發酵”酒香。6月9日,第十九屆中國朝鮮族(延吉)生態·大醬五德文化暨低氘量子醬酒節在延吉市依蘭鎮蓮花村開幕。
當日的蓮花村,青山疊翠,碧水潺潺,被連續降雨洗滌過的空氣中,泥土的芬芳與大醬的醇香融合出鄉村特有的質樸味道。身穿傳統白衣的制醬工人,在司儀的唱和聲中,莊重地進行着大醬祭祀儀式,表達着人類對農耕文明的尊崇和傳承。演員們身着朝鮮族彩衣長裙,隨着富有民族特色的鼓點翩翩起舞。在視覺、味覺、聽覺的全方位浸潤下,前來參加文化節活動的每個人都被濃濃的非遺文化氛圍所感染。他們跟隨省級非物質文化(朝鮮族傳統大醬製作技藝)傳承人魯英蘭的腳步,走進大醬園,親手將一塊塊發酵好的醬塊放進醬缸裏,再撒入適當的鹽和水,鄭重地封好蓋子,交給陽光和時間去酵釀,待幾個月後,再來打開,收穫歲月的醇香。
“聞着醬塊這種特殊的發酵味道,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母親帶着我們兄弟姐妹一起做大醬的時光。”來自延吉的樸女士親手做了一缸大醬後感慨地説:“在工業化時代,這樣的文化傳承活動很有必要,讓孩子們知道大醬是什麼做的,又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才實現物質和口味的轉變。”
本屆文化節具體承辦企業是延邊悟德醬酒有限公司。據董事長李東春介紹,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始終以“傳承傳統産業精髓,發展生態健康産業”為企業宗旨,每年舉辦中國朝鮮族(延吉)生態文化節暨大醬五德文化節,傳承發展延邊發酵文化,推動延邊朝鮮族大醬躋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還自主研發了“醬酒聯制”技術,延伸産業鏈條。目前,公司已獲批為延邊州傳統食品文化傳承基地,位於延吉國際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年産2萬噸級弱鹼性低氘醬酒廠也已建成投産。“我們將在持續傳承發揚朝鮮族大醬文化的同時,繼續努力創新提升醬酒聯制技術,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態品牌,為延邊經濟社會振興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