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産業興則農村興,農村興則國家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産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産’文章”。當前,全國各地發展農村特色産業,扎根“土”,體現“特”,形成“産”,從發展産品向發展産業轉變,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從發展一産向一二三産融合轉變。做好“土特産”文章,根在水土、在農民、在文化,其中蘊含着鄉村産業振興的美好圖景。
新華網推出大型融媒體報道《鄉味》,記錄各地做好“土特産”文章的鮮活故事,呈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特”的産業發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海報設計:徐暢
新華網長春6月6日電(黃維、蔣民)“東北好木耳,汪清佔大半。”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流傳着這樣一句順口溜。
汪清,地處長白山東麓,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3.9℃,年平均降雨量為580毫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7.5%,全年空氣優良天數比例超過330天。溫潤的氣候、優良的水質,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汪清黑木耳”的優良品質。
近年來,汪清立足資源稟賦,把發展黑木耳等農特産業作為強縣之本,木耳強勢“出圈”,為實現鄉村振興,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黑木耳是汪清縣的支柱産業。 新華網發
木耳造就汪清鄉村振興希望産業
位於汪清縣天橋嶺鎮的汪清桃源小木耳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桃源小木耳公司)內,工人們正在木耳菌包生産車間裏忙碌。制袋、滅菌、接種、打包、搬運……伴隨着機器的轟鳴聲,一袋袋載有致富希望的黑木耳食用菌菌包被運往國內市場。
桃源小木耳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森介紹,2022年,公司木耳營業收入達到1.2億元,共生産菌包3000萬袋,“目前,我們正在建設游客接待中心,結合農業觀光與採摘體驗,可以進一步帶動農村農家樂和民宿的發展。”

黑木耳菌包。 新華網發
“桃源小木耳公司只是我縣黑木耳産業發展的一個代表。目前,我縣累計建成標準化菌包廠、車間57座,共有6個黑木耳專業鎮、121個種植村,其中,百萬袋以上種植村65個,60%以上的村以黑木耳為主産業。”汪清縣特産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唐大濤説,該縣大力實施標準化體系建設,全縣登記註冊黑木耳産品商標27個。
現在,改變過去菌農分散擺放、粗放管理的擺栽方式,推行基地化、規模化種植,實行精細化管理,汪清黑木耳産業已初步實現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2022年,汪清縣黑木耳總産量達到2.25萬噸,栽培總量4.5億袋以上,黑木耳産業已經發展成為該縣持續長久的富民産業、鄉村振興的希望産業。
木耳將農民腰包撐鼓啦
黑木耳,一頭連着市場,一頭牽繫民生。走進汪清百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益公司)的菌包生産基地,流水線有條不紊地運行着,呈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公司以雇用當地村民為主,讓他們在家門口就有錢賺。”百益公司總經理王國光説,村民除了能在這裡打工,還能低價從公司賒購菌包後自己培育,“等賣了木耳再給錢。”
“目前,公司日産20萬袋菌包,全部在縣內銷售。同時,公司每天可用工200多人,月平均工資5000多元。”王國光説。

村民在晾曬黑木耳。 新華網發
“過去農閒沒活幹,現在家門口有了木耳種植基地,全年有活兒幹,上班離家近,不僅能照顧老人和孩子,一個月能掙四五千元。我們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天橋嶺鎮天平村村民李向偉拿起一朵黑木耳高興地説。
除了在公司上班外,李向偉通過種植木耳增加了額外收入,“現在,我們家門口就有企業收購木耳。我種植了5萬袋,不用出村就能栽培木耳,收下來的木耳直接賣給公司。每年純收入五六萬元啊!”
像李向偉一樣,如今汪清很多村民因黑木耳産業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
“村有當家産業,戶有增收門路”。木耳雖小,卻能讓村民致富,帶動越來越多的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讓村民更能端穩致富增收的飯碗,過上了好日子。
“黑木耳是我縣的支柱産業,不僅栽培歷史悠久,群眾基礎也非常好,從事黑木耳産業的人口占全縣有勞動能力農業人口的三分之二,正在實現全民參與、全民增收。每逢菌包生産和採摘旺季,就會帶動黑龍江省多個地區及吉林省內近萬人到我縣打工。”唐大濤&&,“我們把木耳産業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主導産業,村民通過種植木耳走上致富道路。”
木耳“出圈”“飛”進千家萬戶
黑木耳是汪清縣的一張閃亮的名片。行走在汪清縣的田間地頭、房前屋後,隨處可見一排排的木耳大棚。

汪清縣的木耳大棚。 新華網發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村民通過網上銷售、帶貨直播等方式,讓“藏在山中人未識”的汪清黑木耳從大山深處“飛”進千家萬戶。
“我們村位置偏遠,木耳不好賣。現在有了電商、直播,我們不愁銷路了。”汪清縣東光鎮滿河村村民姜風海説,“我在直播&&上,一晚上最多時能賣出好幾千塊錢木耳。”
桃源小木耳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森介紹,該公司與多個電商&&合作,汪清黑木耳在一些知名主播的直播間中相繼亮相,公司還為此成立了電商部。
“汪清黑木耳的銷售量高,主要還是産品品質好、味道好、營養價值高。”唐大濤説。
如今,汪清成功獲批“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全縣建立了100個農村電商基地,實現“線上+線下”銷售、黑木耳交易物流與信息流的有機結合。同時,該縣在淘寶等電商&&設立了特色館,推出網紅爆款産品,通過網店、直播帶貨等進行銷售,助推黑木耳走向品牌化、高質量發展的新道路。
汪清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高斌説,汪清縣繼續做強首位産業,做大經營主體,擦亮産品品牌,推動特色産業向效益提升型轉變,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産業發展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