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獨家 | 牡丹花開動春城-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22 15:49:0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獨家 | 牡丹花開動春城

字體:

  新華網長春5月22日電(記者郎秋紅)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筆下牡丹花開的盛況,穿越千年,在東北再現。

  5月中旬,長春牡丹園上萬株牡丹爭奇鬥艷,引來眾多市民前往觀賞,如醉如癡。

  中國人喜愛牡丹,洛陽、菏澤等地更是因牡丹名滿天下。但是因為氣候寒冷,東北一直被視為牡丹栽培的禁區。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多少年來只能望“花”興嘆。

  那麼,這些牡丹如何來到長春?又如何在這裏扎根、綻放的呢?

長春市牡丹園內開放的牡丹花。新華社記者 周長慶攝

  “百裏挑一”育牡丹

  位于長春東中華路南側的牡丹園面積不大,但是精巧別致。長春市文化廣場綠化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崇章説,牡丹園這個名字日偽時期就曾有過,但是只有名字沒有牡丹。不過,這裏的人們仍然喜歡以牡丹命名城市的各個角落,牡丹街、牡丹胡同、牡丹社區……時光到了1998年,長春市政府決定重建牡丹園,並引種牡丹。

長春市牡丹園門口。新華社記者 周長慶攝

  王崇章當時是這個公園的技術員。雖然多年從事綠化工程,但是在東北種牡丹,畢竟沒幾個人搞過,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中國有2000多種牡丹,他從中原和西北引進了100多個耐寒品種,在自己家試種。“死了很多,成捆的牡丹枝子都能當柴燒了。”經過七八年的試種,最終西北紫斑牡丹等兩三個品種獲得成功。2004年,試種成功的牡丹開始大面積落戶牡丹園。

  扎捆打包“倒時差”

  用兩層報紙將牡丹包好,再用一層絲袋子把報紙扎緊……每年的11月份,王崇章和同事們都要將園裏的牡丹就地扎捆打包。“這不僅僅是為了防寒防風,更重要是可以調溫,讓牡丹可以休眠更長時間。”王崇章説。

  “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前後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至今山東、河南等地仍于谷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然而,東北地區與中原地區有近一個月的溫差,那時東北冰凍的土地還沒有化開,根部無法向上供給養分,如果牡丹按照原有的生物鐘開放,枝上、芽上的養分不斷消耗,就會出現生理幹旱。王崇章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用報紙將牡丹裹起來休眠,“就像人睡覺時拉上窗簾一樣”。等到氣溫上升到15攝氏度,大地開化,再去掉絲袋子和報紙,此時根部正好可以將養分輸送上去。他們稱這個過程是給牡丹“倒時差”。

長春市民正在欣賞盛放的牡丹花。新華社記者 周長慶攝

  “劫後重生”更嬌艷

  中國民間有許多關于牡丹的傳説,流傳最廣的當數武則天“貶牡丹”的故事。説是隆冬時節,武則天酒醉下詔,命百花連夜開放。牡丹抗旨不開被貶至洛陽,一到洛陽昂首怒放,激怒了武則天,下令燒死牡丹。牡丹雖歷火劫,但到第二年春,反而開得更盛。

  長春牡丹園的牡丹也曾遭遇一劫。2012年春天,牡丹突然大面積死亡,1萬多株牡丹只活下來不到1000株,市民無比痛心。王崇章他們天天守在園裏,一棵棵觀察、分析,最終發現是因為當年春雪過大,溫度過高,導致牡丹花的根部被大量雪水漚爛。第二年,牡丹園按照地形重新規劃布局,新栽種的牡丹得到了更好管護和照料,開得更加嬌艷。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春城。

  經過25年的引種馴化,來自中原和西北的牡丹終于在東北扎下根來,並有了新的品種。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中國牡丹》一書特辟一章,專門介紹東北牡丹。

  以花為媒,每當花開時節,牡丹園都會吸引大批南來北往的遊客,吟詩作畫。長春市民還自發組織牡丹節,遊園賞花,載歌載舞。

  王崇章説,牡丹不僅成為城市一景,未來還有望發展成為一個産業。

  一個愛花的城市,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糾錯】 【責任編輯:黃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