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高品質發展開新局 | 解鎖長春鄉村振興4個“密碼”
時間: 2023-03-28 14:35:37      來源: 新華網
分享本頁至手機

  寫在前面——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新時啟新程,新筆著新篇,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華麗起航!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徵、鋪展萬千氣象的壯美畫卷,更須奮鬥與實踐。全國兩會勝利閉幕之際,長春市委網信辦與新華網吉林頻道聯合推出“長春高品質發展開新局”欄目,聚焦“六城聯動”“十大工程”“四個服務”,全面展示長春幹部群眾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開創長春振興發展率先突破新局面的積極作為。藍圖美、方向定、路徑清、信心足,長春甩開膀子加油幹!

  新華網長春3月28日電 鄉村展新貌,振興正當時。近年來,長春市以建設現代農業城為抓手,探索強村富民有效路徑,農業農村發生了大變化,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一幅鄉村振興的長春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綠色宜居美麗鄉村 解鎖“魅力密碼”

  行走在長春凈月高新區新湖鎮團山子屯筆直整潔的道路上,兩旁白墻灰瓦的徽派民居盡顯古色古香,勾勒出美麗鄉村的別樣景致。

  3年前,團山子屯對全屯圍墻、庭院、屋頂、邊溝、綠化和景觀節點進行了統一改造,成為了綠色宜居的美麗鄉村。

長春凈月高新區新湖鎮團山子屯風景如畫。新華網發

  “好生態給我們帶來好日子!”團山子屯七號院的村民程小鳳坐在自家的火炕上感慨地説,“原先我家的廁所建在外面,影響村容村貌還不衛生,現在政府出錢幫我們建的室內廁所又方便又衛生。我們屯兒升級改造後,居住環境就像城裏的大公園一樣,風景如畫,坐在屋裏,往外一看,心裏別提多敞亮了。”

  用無人機俯拍長春市九臺區馬鞍山村,民居、涼亭、休閒廣場、農業生態園等鑲嵌在林間,路在林中、家在園中、人在景中,猶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一進馬鞍山村,矗立在村口的“鮮花盛開的山村”石刻格外引人注目。作為電視劇《鮮花盛開的山村》取景地,“全國文明村鎮”已成為這裏耀眼的名片。

矗立在村口的“鮮花盛開的山村”石刻。新華網發

  將時針回撥到2016年,馬鞍山村還是貧困村。“我們這當時有一句順口溜叫‘空中飛沙石、河中滿污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為了更好的生活,年輕人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經營著一家農家樂的馬鞍山村村民劉蘋蘋説,“現在,我們這裏發生了可喜變化。村子漂亮了,能讓人感受到詩情畫意,一點也不比大城市的花園遜色。”

  從“泥水村”到“鮮花村”,緊盯“人居環境”,鎖定“美麗鄉村”,團山子屯、馬鞍山村等地的“蝶變”只是長春市扎實推進鄉村治理體係、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和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鄉村振興大戰略的幾個典型代表。

  行走在長春的廣闊鄉間,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美景讓人讚嘆不已。

  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底色。截至目前,長春市已累計打造宜居宜業示范村225個,創建省級美麗鄉村156個。長春市累計為1687戶、3512人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全市村集體收入平均達到41.3萬元,農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5萬元;著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全域提升行動,農村地區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以上,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達100%,垃圾收運處置體係主城區周邊實現全覆蓋,累計改廁37.4萬戶。

  給農業插上翅膀 解鎖“科技密碼”

  在公主嶺市,總投資4.5億元的鴻翔種業高新技術産業園項目是一個大型、先進的玉米種子生産基地,建設了4條國際領先果穗烘幹線,兩座全數控種子加工廠,年加工種子可達1億斤以上。 

  “我們與中科院合作研發的抗大斑病cr基因,已成功導入早熟品種,比常規玉米品種增産10%至20%,計劃明年在吉林省大面積推廣。”吉林省鴻翔農業集團鴻翔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説。

  種業是糧食之基。目前,作為玉米、水稻等種子的重要研發基地,公主嶺市持證的種子生産企業55家,年生産經營種子接近8000萬公斤。長春市以公主嶺種子産業為基礎,以吉林長春國家農高區為核心,建設國內高水準的百萬畝玉米種子繁育基地,推進了中國農科院、先正達、隆平高科等一批科研院所和種子企業落地,建立種子研發中心、科研實驗站等育種基地,正在打造集育種、制種、加工及銷售的“國際種業硅谷”。

  堅持藏糧于地,科技賦能,作為我國重要商品糧生産基地,長春責任重大。2022年,長春市落實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457.39萬畝,超過任務指標40.69萬畝,同比增加103.71萬畝,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力量。

  鄉村“産業脈動”更強勁 解鎖“致富密碼”

  不久前,長春市九臺區紅光村入選了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坐落在飲馬河西岸的這個小村,素有“稻村”美譽。該村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實行村企聯營,以稻為媒,銜接農田建設、鄉村旅遊,以規模化發展優質水稻産業,走上了一條現代農業致富新“稻”路。

  從去年入秋開始,紅光村的大米訂單紛至遝來,稻米加工廠的生産線忙個不停,工作人員將“有機米”“種子米”“胚芽米”等産品發往全國各地。育種、種植、加工、品牌建設、農旅融合……目前,九臺區以紅光村為稻米生産基地之一,大力發展稻米産業深加工,開發稻米全籽粒高附加值利用項目,拉長産業鏈,提升價值鏈。

  農村産業興旺,鄉村振興就有了底氣。

  素有“中國梅花鹿第一鄉”美譽的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圍繞梅花鹿産業積極推進三産深度融合。目前,總人口5萬余人的鹿鄉鎮梅花鹿養殖數量多達15萬只,90%的居民從事梅花鹿養殖及相關産業,鹿業總産值達37億元。梅花鹿成了農民“致富鹿”。

  在九臺區上河灣鎮,投資33億元的九翔農業有限公司肉雞全産業鏈項目3座種雞場已經達産,並與20余戶規模養殖戶簽訂了養殖協議。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肉雞養殖,推動農戶由分散飼養向現代規模化飼養轉變。

  在長春皓月清真肉業股份有限公司,一幢幢標準化牛舍通透敞亮、一字排開,喂料機、消毒機、按摩機一應俱全,該集團沃金黑牛養殖示范基地裏,一頭頭肉牛毛色油亮、膘肥體壯;無菌車間整潔幹凈,一個個被吊起的全牛在現代化流水線上精準移動,上腦、眼肉等55種牛肉産品被完美分割。

  長春市加快構建具有長春特色的現代農業産業體係,加大推動“秸稈變肉”工程力度,努力為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作出新貢獻。

  增強鄉村組織引領力 解鎖“黨建密碼”

  白墻黛瓦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村裏的道路幹凈暢通,村民們怡然自得……走在長春市雙陽區太平鎮小石村,倣佛走進了一座風景秀美的公園。

  從曾經的貧困村到今天的“鄉村休閒+民俗+旅遊觀光”山野桃花源、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該村黨支部書記高興地説,“蝶變”源于近年來以“黨建+鄉村振興”為引領,實現産業發展、完善民生設施、引領村民自治,走出雙陽區“小石模式”特色之路。

  小石村的“黨建+鄉村振興”模式只是長春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全面推動農村黨建工作登臺階上水準的一個代表。

  在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過程中,長春市持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村幹部隊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升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效能,著力推動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

  截至目前,長春市先後向幫扶村選派1547名駐村幹部,創新開展“第一書記代言”係列活動,代言産品銷售額突破2.1億元;開展“五星級”鄉村黨組織創建,向131個鄉鎮和以農村為主的街道選派鄉村振興指導員,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創新實施“經濟護航”計劃,制定“1+8”文件,落實“123456”工作舉措,推動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健全完善村黨組織體係,深化“1+3+X”基層治理模式,先後設立綜合網格1.7萬余個,不斷延伸黨組織治理觸角;創設“興農大講堂”線上培訓載體,培訓村幹部、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等2萬余人次;全市608個村黨組織結成291對聯建黨組織,推動實現共建共治;實施“頭雁領航”計劃,打造過硬農村基層幹部隊伍。此外,長春市推進集體資産清查清收、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全市領辦創辦合作社達到611個、發展項目450個,重點打造300個省級、市級示范社,吸納入社群眾10萬余人,帶動每人平均增收3000余元。(蔣民)

  

責任編輯: 邵守志
0100700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