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08年,飽經災難的一年。遭遇天災——雨雪災害、地震等;又逢人禍——金融危機、三聚氰胺事件等。2008年,充滿機遇的一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全球化進程加快……我們收獲了什麼,損失了什麼,應追逐什麼,避免什麼?藉此辭舊迎新之際,本網推出專題報道《回望2008》,與您共同回顧、思考2008,期盼、展望2009。  
    在經濟增長悲觀預期的影響下,2008年,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經歷了迅速而大幅度的調整:從“雙防”轉向“一保一控”,再轉向“保增長、擴內需”。

透視2008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重大調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報告稱,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速仍有望達到9.7%和9.3%,中國經濟仍將保持活力。在經受國際金融海嘯衝擊和國內特大自然災害影響的大背景下,中國作為外貿依存度超過60%的國家,能夠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足以説明國家一係列宏觀調控政策的調整及時有效。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一年來,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經歷了迅速而大幅度的調整:從“雙防”轉向“一保一控”,再轉向“保增長、擴內需”。
[綜述] 金融調控由持續從緊轉向適度放松
    我國金融調控和金融運作在2008年上下半年呈現出全然不同的格局:上半年金融調控持續從緊,貨幣供應增長相對平穩;下半年金融調控適度放松,貨幣供應增速不斷放慢,M2增速反超M1增速。
[背景] 2008:中國應對金融危機行動路線圖
[數據] 謝旭人:預計2008年全國財政收入突破6萬億
[展望] 汪同三: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9.3%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預測,如果2009年國際經濟政治環境不再發生顯著惡化,GDP增長率雖然將繼續有所回落,但仍有望保持9.3%左右的較快增長。
    2008年上證綜指從1月2日5265.00點開盤,到12月31日的收盤1820.81點,以全年大跌65.39%的跌幅,創造了A股市場18年來的最大年度跌幅。美國股市市值“蒸發”達創紀錄的7.3萬億美元。英、法、德三大股市跌幅都在四成左右。

國內股市

指數大跌 投資回歸理性

    2008年的股市已經收官。這是一個歷史罕見的大熊市。以上證指數為例,如果以1月14日的年內最高點5522.78點和10月28日的年內最低點1664.93點計算,其年度最大跌幅高達70%。
[展望] 大風險中探求大機遇 表現會明顯好于2008年
[盤點] 十大牛股 十大熊股 十大關鍵詞 十大股市人物
國際股市

全球股市揮別2008

    對全球投資者來説,倍受煎熬的2008年終于要過去了,即將到來的2009年會好些嗎?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讓全球“脫鉤”的美好願望徹底落空。在這個寒冷的2008年,不管是發達市場還是新興市場,都遭遇了有史以來最慘烈的跌勢,市值都接近甚至遠超過“腰斬”。
     2008年,封閉式基金的整體凈值損失幅度“偏高”;股票型基金的年度平均凈值損失幅度為50.63%,124只老基金的凈值全部折損;最痛苦的基金類別是指數型基金,年平均凈值損失幅度為62.6%,在各個二級細分的基金類別當中最高;偏股型基金的年平均凈值損失幅度為49.75%,與股票型基金相近,僅比股票型基金少0.88個百分點。

2008年中國基金市場:五大結局凸顯歲月艱難

 
    這個年關,讓投資者和基金經理回顧基金市場似乎很殘忍。投資者説資産損失讓他們刻骨銘心,基金銷售讓他們頭暈目眩;基金經理説QDII出海讓自己膽戰心驚,而記者頻頻收到債券基金遞來的新年賀卡,卻又透露著這個群體在投資慘澹之年的另樣心情。2008年的中國基金市場突出表現出五方面特點。  
[盤點] 2008年基金業績排行揭曉 股票型基金業績前十名 債券型基金業績前十名  
[展望] 2009年中國基金業將呈現出新年三大亮色 基金:估值偏低 機會顯現  
     2008年,我國銀行業的各項經營指標表現良好,資本實力和充足水準顯著增強,盈利能力明顯提高。2008年,從南方地區雪災開始,到平安出海投資失敗,一次次的爭論之後,又重歸平靜。保險行業的發展也依著每一事件的發生而逐步變化。

2008年:銀行業“雷區”漸遠

2008年:保險業寒冬降臨

    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之時,我國的銀行業依然穩健前行。記者從中國銀監會了解到,截止到目前,我國銀行業的各項經營指標表現良好,資本實力和充足水準顯著增強,盈利能力明顯提高。     在目前已經形成的降息周期中,市場利率將逐步逼近保險業的最低資金成本,利差損的保單可能再次出現。同時保費增長放緩,以及可能出現的到期産品給付和理賠高峰,這些都讓保險公司的冬天更加寒冷。

2008年中國銀行業事件簿 2008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

2008年中國保險業事件簿 盤點2008:保險受到太多關注

    連續5年呈現兩位數增長的中國經濟,在光榮的“奧運年”迎來了巨人的拐點。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美國,經濟遇冷,中國國內的通貨膨脹、經濟差距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又日益嚴重。中國經濟可謂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兩面夾擊。
家電
家電標識何其多
    冰箱是否節能,看看其能效等級;微波爐是否抗菌,看看有沒有健康標識……如今家電産品張貼標識非常盛行,五顏六色無奇不有。從目前情況看,國家相關主管部門須加大對家電標識粘貼的管理力。

鋼鐵

狂歡之後陷迷茫

    和眾多鋼鐵貿易商一樣,五礦鋼鐵北京分公司總經理雷軍也經歷了真正意義上的“大喜大悲”。談起這一年來的點滴,雷軍似乎很冷靜,“像氣球一樣,吹的氣太滿,必然會在一個節點爆炸。”

民航
高油價走了,低客座率來了
    在祥鵬航空首席市場官王新宇眼中,中國民航業2008年集體遭遇了“滑鐵盧”:受石油漲價和客座率下降雙重打擊,傳統三強負債率顯著上升,民營航空更是苦苦掙扎在是否停航的生死線上。

樓市

有多少熱詞不能忘卻

    2008年的樓市注定將在中國房地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對2008年一係列樓市熱詞的深度解讀中,不難看出,受宏觀經濟和樓市自身規律影響,中國樓市已經無可置疑地進入了調整區間。

車市
盤點2008年車市五大數字
    剔除全年新車不斷上市的數量、各企業的産銷量以及終端銷售數據、一係列政策措施等,單國內汽車産銷量、進口車數量、出口車數量以及汽車市場的變化,也足夠我們絞盡腦汁地進行琢磨和思考。

旅遊

由寒而暖的旅遊業

    這是2008年的最後一天。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大環境下的2008中國旅遊業,與災難、感動、低迷、信心等詞匯相伴。這其中有多少事情值得我們回味、思考?

醫藥
一枝獨秀
    經歷了2006年的行業低谷、2007年的反彈,2008年國內醫藥行業全面復蘇。盡管國際金融危機來勢兇猛,各行業噤若寒蟬,但在新醫改的不斷推進之下,2008年我國醫藥行業可謂“一枝獨秀”。

IT

IT産業的“冬”和“雲”

    近日,美國知名IT雜志《eWEEK》網站公布了“2008年IT業10大事件”評選結果,其中IT業遭受金融危機打擊、“雲計算”概念流行及微軟提出收購雅虎請求等均榜上有名。

食品
“吃”得安全是最大的訴求
   2008年,中國百姓餐桌“動蕩不安”,食品安全問題警鐘長鳴。問題奶粉、問題雞蛋、礦泉水水源等事件接連發生,讓人們吃得忐忑不安。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為眾多消費者最大的訴求。

能源

2008中國能源資源十大新聞

    每到年終歲尾,我們總要駐足回望,對即將過去的一年間中國能源資源界所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全面梳理。在2009年新年鐘聲即將敲響之際,我們推出2008年中國能源資源十大新聞。

  最新報道
[中國工業報] 盤點2008年我國重型機械行業十大關鍵詞[01-05]
[廣州日報] 2008全球汽車業巨頭表情:怎一個愁字了得[01-05]
[成都商報] 細數2008年中國車企 且看2009年裏如何表現[01-05]
[中國民航報] 2008年國內民航十大新聞[01-05]
[上海證券報] 2008年中國股市十大牛股[01-05]
[中國經濟周刊] 2008全球金融危機演進表[01-05]
[中國經濟周刊] 2008:中國應對金融危機行動路線圖[01-05]
[上海證券報] 2008年中國股市十大熊股[01-05]
[上海證券報] 2008年股市十大關鍵詞[01-05]
[上海證券報] 2008年十大股市人物[01-05]
[上海證券報] 2008年影響股市十件大事[01-05]
[上海證券報] 2008年:金融調控由持續從緊轉向適度放松[01-05]
[上海證券報] 2008年基金業績排行揭曉[01-05]
[中華傳媒網] 再見2008:中國傳媒業大事評點[01-05]
[新華網] 謝旭人:預計2008年全國財政收入突破6萬億[01-05]
[經濟參考報] 2009年中國基金業將呈現出新年三大亮色[01-05]

本專題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經濟參考報及其網站無關,請讀者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