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驚呼”更像是一場杯弓蛇影
    2009-08-18    作者:魯政委    來源:上海證券報

  7月外商直接投資FDI為53.6億美元,顯著低於市場預期的75億美元,較我們上月27日預測報告給出的水平80億美元更低,創近8個月來新低;當月同比-35.7%,降幅較6月擴大28.9個百分點。
  一般來説,每年7月份FDI餘額均會較上月有所回落。但是,今年7月較6月回落36億美元,除2003年外,大於其他年份的回落幅度。
    熱錢行蹤安在?
  由於對一個項目或企業來説,規模多大的資金是所需的合理金額很難鑒定,因而,通常認為,FDI中更方便夾雜套利熱錢。在海外熱錢希望流入國內時,我們就應該能夠觀察到當月FDI顯著高於正常水平;反之亦然。
  2003年以來的數據清楚顯示了這種方法的有效性。因為在2003-2007年間,中國當月利用外資金額並未出現大的變化。突然的改變出現在2007年10月,那時市場預期人民幣將會加快升值步伐,而此後直到整個2008年的上半年都的確如此。由此,我們觀察到情形的確顯示,自2007年10月直到2008年7月的單月FDI水平,顯著高於往年正常水平;此後開始呈現與正常季節波動不符的下落軌跡,一直到絕對額度達到甚至還略低於往年正常水平,這與人們當時感覺到熱錢流出一致。
  如果這種觀察方法在當前依然有效的話,那麼,基於在上半年的絕大多數月份並沒有看到FDI餘額較往年顯得明顯偏高的現象,筆者此前一直堅持:在當前資本管制依然存在的情況下,簡單根據香港熱錢大軍壓境即判斷同樣有規模可觀的熱錢流入國內,可能過於輕率。
  因為我們此前的研究結果顯示,居民的結匯意願與人民幣升值預期成正比。在升值預期確定而強烈的背景下,居民幾乎100%結匯;反之,居民會盡可能持有外匯。考慮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市場一直對人民幣持有貶值的預期,而第二季度後則逐步變為升值預期。在貶值無望、繼續持有外幣反倒可能因人民幣升值而出現損失的情況下,此前累積的外匯存款,也因此會逐步結匯。由此導致出現了以(當月新增外匯儲備-當月外貿順差-FDI)無法解釋的正差值,即通常所認為的熱錢流入。但這種所謂的“流入”,卻並非因真實跨域中國關境的國際熱錢進入造成的。
  因此,對於此前市場“熱錢驚呼”,其實更像是一場杯弓蛇影!
  事實上,要想用(當月新增外匯儲備-當月外貿順差-FDI)較為精確地測算出熱錢,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第一,收匯當月實現,不存在延期或提前收付匯行為;第二,結匯當月實現,不存在延期或提前結匯/購匯行為;第三,居民自身保留的外匯頭寸可忽略不計,即收到外匯立即向央行100%結匯,有外匯需求立即100%自央行購匯;第四,不存在央行與其他商業銀行間的貨幣掉期交易。
  而顯然,隨著我國經常項目的完全開放和資本項目開放程度提高、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的多樣化,上述四個條件早已完全被打破,因而,如果繼續(當月新增外匯儲備-當月外貿順差-FDI)這個“望遠鏡”來觀察敵情,就難免會發生偏差;而且,越是將這種方法運用於高頻數據的分析中,偏差就會越大。

  相關稿件
謹防熱錢擾亂經濟大局 2009-08-17
熱錢更隱蔽 監管待加強 2009-08-17
熱錢更隱蔽 監管待加強 2009-08-17
熱錢重襲 今年下半年更加兇猛 2009-08-17
國際熱錢“隱形有術” 200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