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期貨破繭而出
    2009-02-20    作者:吳琳琳    來源:北京青年報

  近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開展線材和螺紋鋼期貨交易——
  本報訊 近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期所)開展線材和螺紋鋼期貨交易,這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盡快推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鋼材等商品期貨新品種”的重要戰略部署而做的決定。
  按照相關規定,在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和相關程式履行完畢後,中國證監會將會盡快批準上期所挂牌其期貨合約。業內人士認為,鋼材期貨的推出將加強鋼鐵價格的透明度,使企業更好地管理風險。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産業,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一直以來,鋼材價格波動較大,市場風險較為明顯。鋼材生産、貿易和消費企業缺乏權威的價格信號來指導生産和經營,也無法規避價格波動的風險。
  本次國際金融危機中,相關行業企業運用銅、鋁等有色金屬期貨交易在應對價格劇烈波動風險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鋼材現貨企業利用鋼材期貨市場來發現價格並進行套期保值的需求也日益強烈。
  據了解,目前上期所已完成線材和螺紋鋼期貨合約的前期設計工作,確定了通用性強、流通量大的合約標的,擬定了較為嚴格的交易、結算和交割制度,論證了梯度保證金制度、漲跌停板制度、持倉限額制度等風險控制措施。
  鋼鐵期貨的“破繭而出”,必然會形成市場化的市場機制,有利于加強行業的資産配置和競爭市場化。而近期鋼鐵板塊飆升,也讓人看到了新的投資機遇。

大事記

 

  1993年,我國鋼材價格全面放開,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
  1993年3月,蘇州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φ6.5mm線材期貨交易,之後,天津聯合期貨交易所、瀋陽商品交易所、重慶商品交易所、上海建築材料交易所和北京商品交易所也相繼推出該品種的期貨合約。
  1994年3月,由于當時國內期貨市場發育不成熟,線材期貨交易後期出現了過分投機的違規現象,國務院暫停了線材期貨交易。
  1996年,我國鋼産量首次突破1億噸,成為世界鋼産量最大的國家,並在此後一直位居世界首位。
  2006年,我國開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材出口國。
  2007年,我國鋼産量4.89億噸,佔全球總産量的36.4%,超過了鋼産量排名第二至第八位國家的總和。2007年共出口6264萬噸,在國際市場佔有重要地位。

操作提示

 

  鋼材期貨上市品種為螺紋鋼和線材,交易單位均為每手10噸,最小變動價位為每噸1元,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不超過上一交易日結算價正負5%。
  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7%,交易手續費不會高于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二(含風險準備金)。
  交割設計方面,最小交割單位為300噸,合約交割月份為一至十二月,最後交易日為合約交割月份的15日,交割日期為最後交易日後連續5個工作日,採取實物交割方式進行交割。

  相關稿件
鋼材期貨將採用廠庫交割方式 2009-02-21
鋼材期貨著力塑造自身定價優勢 2009-02-20
業內人士熱議鋼材期貨上市 2009-02-20
鋼材期貨有利平緩鋼價巨幅波動 2009-02-20
證監會批準上期所開展鋼材期貨交易 200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