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引熱議
    2009-02-11        來源:南方日報

  廣東省“兩會”一來,“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成為網上大熱門,而本報記者走訪各大學、醫院,眾多教授醫生一提及“養老金”,反而著急地向記者打聽:有什麼新情況?有沒有聽到什麼新動靜?到底準備怎麼改?
  網上線下,都希望這個問題有個確切的結果,同時對“新養老金時代”的生活也有了新的規劃,他們更希望,他們的心聲能通過代表委員得到反映。

網  上

    “老人”上網敲留言“80後”也憂養老金
  我與新中國“同生”,發育時肚子餓得昏頭昏地腦,初中畢業“文革”到,無奈插隊落戶向農民討教,進城後苦讀數年得文憑,好不容易進事業單位,市裏財政不好,工資拿個半飽,工作三十余年。奢望退休還好,這次養老改革又輪到,象我這樣真還不少。
  南方報網網友
  以往網上熱炒的常是“周老虎”、“芙蓉姐姐”這些帶點娛樂性的話題,但是“事業單位養老金”這樣“枯燥”的政策問題,這次卻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不僅很多老師、公務員在南方報網留言,一些看似與此無關的“70後”和“80後”也加入了討論。

  “老人家”被“開刀”直呼不公平
  南方報網網友表示:“怎麼想起拿‘老人家’來開刀,改革是一盤棋,還是要從在職者改起。從支出總量來説也是在職這塊盤子大,怎麼能拿一個老人家的弱勢盤子去救濟企業這個大盤子呢?”
  “應考慮(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在特殊年代加入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的特殊問題。他們工作三十多年,工作的大部分時間收入都很低,如今還要減他們的養老金,太不公平!”
  也有網友對此做法提出“技術性”質疑:“事業單位已參加社保,現在又改革向企業養老看齊,首先這合法嗎?,參保者按規定交納了保費,社保就應該按規定計算發放養老金。現在社保以損害對方利益為前提,單方面改變約定,減少養老金。”
  但也有網友對改革表示支援。南方報網網友説:“改革總是有過程,有阻力的,不然,何為改革?讚成改革,這是走向最終公平和和諧的一步,關鍵的一步。”更有網友表示:“我是很支援事業單位和企業同樣待遇的。畢竟一個人退休後,拿的都是社會的錢,現在事業單位可以三四千,企業只能一兩千,絕對有失公平。而且希望以後能夠看到公務員也得到改革,與民同等待遇。”

  “80後”養老靠自己最保險?
  在理財論壇上,一些年輕的網友令人“意外”地對這個話題非常關注。
  “支援改革”“我是主婦”説:“好事。國家財政負擔輕了能為老百姓多幹點事。而且,現在這樣的分配制度太畸形了,上班的人要供樓養孩子,掙的錢還沒退休不上班的人多,那誰還去創造財富?這不是在鼓勵啃老嘛。”
  “舞動雙翅”也提出了“畸形説”:“現在我們單位有一個畸形現象:即退休的人員比在職的同一職稱的人員工資要高,我們在職的人員心裏肯定會有些想法,尤其是一些在職的老教授更是感慨,這樣無形會給單位工作效率帶來很大的影響。”
  “憐人顧己”網友“理財小小子”發帖引起話題:“這不由得又讓我想起自己養老的問題,確實比較擔憂啊,現在養老金賬戶基本上就是個數字,未來可咋辦啊?”
  “想起想想”想得很開:“80後的,不管咋改都沒啥好處,一樣的壞,所以無所謂了。”
  “我是主婦”想得更遠:“您就放心吧,肯定影響不到您,等您55歲的時候,包括公務員估計都改革完了,都是一個計算口徑了。想像改革開放才30年,變化多大呀,對年輕點的人來説,早改早好。您要做的就是努力提高現在的工資,工資高了交費就多了,將來拿得也多了。”
  “以資勵志”“舞動雙翅”説:“其實降低退休養老金對我們80後以及90後的人來説應該是個好事,這樣我們這一代更具有挑戰性。”
  “一朵幸福的花兒”則表示:“和老公都不是事業單位的,俺們早就清醒的認識到一點:養老靠不了國家,靠自己最保險!”
  “理財小小子”早就作好打算:“我自己是買了點養老險,然後準備弄套房子以後養老,就是目前只能買個廁所。”
  “擔心孩子”針對老師紛紛提早退休,“瑤瑤的好姆媽”表示了另一層擔心:“年輕人教的班級成績不如年紀大的教師教得好,我也不放心年輕人教我的孩子,我女兒的老師就是個老教師,經驗可豐富了;我初中那個年輕的語文老師,教得我們全年級最後;而那個年紀大的數學老師教得我們全年級第三。”楊智昌

網  下

    教授醫生四處打聽最著急“退休潮”後盼待遇“不差錢”
  去年12月中旬,廣東許多事業單位收到了《廣東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該文件迅速被口耳相傳。從1994年開始,廣東很多事業單位都已按企業養老保險辦法參保,未納入的主要是公益性的學校及醫院兩大塊。後來基本得到證實:在廣東此番改革中公益性的學校和醫院由公益一類改成公益二類,養老保險與企業基本一致。有教授粗算了一下,如此,養老金可能會少兩三千元。
  此消息一出,在大學和醫院引起軒然大波,年前不少高校出現申請“退休潮”,50歲上下的、工齡超過30年的都希望申請提前辦理退休,能抓住最後一根稻草“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擠進“老人”行列,保住四五千元退休金,而不至于淪落到兩千元左右這樣的狀況。
  後來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出來澄清,“廣東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可提前退休”、“如果現在不退,將來再退的話養老金會少幾千元”是誤傳。
  同時,省勞保廳也出來澄清,事業單位養老金不會大降,但相關方案尚未敲定,不足部分可能將以“過渡性養老金”、“職業年金”等方式補充養老保險。
  現在“退休風波”已告一個段落,多數人仍在觀望———有何妙計可保待遇不“縮水”?

  一個大學教師的養老金盤算:“這就像股市,割肉出倉”
  李老師(化名)是廣東某省屬高校的一位普通教師,60年代末參加工作的他有40多年工齡,完全符合學校“30年工齡,且是副高以下職稱”的退休條件,但他一直堅持沒退,不過,這次親眼見到“文件”後,他也坐不住了。
  “正常退休後能拿接近4000塊。真按照企業單位的情況,只有2500多塊。我的一個高工親戚也才拿到2000多塊”。去年12月15日,李老師來到學校人事部門進行了咨詢,並提交了退休報告,待批。
  那一段時間,該校的很多“有退休可能性”的老師都提交了報告。這下,輪到學校坐不住了。廣東一所高校的負責人曾告訴記者,作為一所規模較小的專業學校,他們學校年前竟然有100多教師提交了退休報告,“很多還是學科帶頭人啊,現在50多歲就要提前退休了,將來課誰來上啊?”
  李老師所在的學校緊急召開了數次大會,工作顯然取得了成效,“估計有90%的老師撤回了報告。其實退休對收入影響還是挺大的,尤其是正高職稱和處級、副處級幹部,一個月馬上要少幾千塊錢呢”。
  然而隨著媒體報道的不斷升溫,許多老師又開始惴惴不安起來……
  李老師堅持沒撤退休報告,準備從此就退出工作舞臺,開始自己另外一段人生。“這就像股市,我是割肉出倉。雖然有損失,但是留一部分、賣一部分,撤了退休報告的人可能套進去了,當然也很可能沒問題,將來能享受好待遇。”

五條意見反映呼聲

    有關部門出臺此徵求意見是否太草率?
  此前,省政協副主席溫蘭子在省委全會分組討論上就曾直言,省有關部門去年徵求意見過于草率,導致社會傳言紛紛,大學裏教授都在鬧。
  她認為,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關係大家的切身利益,改革一定要廣徵民意,不能關起門來搞。她建議,可發揮政協教授專家集中的“智庫”作用,將有關改革草案提前拿給政協委員討論,充分聽取意見。
  改革能否給一定緩衝時間?省政協委員、廣東商學院教授李建潯也表示,國家財力有限,事業單位進社保是大勢所趨,但此次改革涉及眾多人的切身利益,要慎之又慎,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應該有3-5年的緩衝期,而不是要急匆匆地趕在一年內“一刀切”。

  此次改革是否符合《教師法》?
  省政府參事王則楚表示,廣東作為試點省份,必須通過試點使改革取得讓人民群眾包括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滿意的成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必須合法。《教師法》規定了“教師工資不低于同級公務員的工資”,必須堅決執行,按照一般慣例中級教師應等同于科級,高級教師應等同于處級,教師的退休金也應該一樣不低于同級公務員。
  此點正是高校教師意見最為集中的一部分。他們很不解,高校教師與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師同為教育工作者,為何教大學的不如教小學的,教小學的教師可享“教師的平均工資水準應當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準,並逐步提高”的待遇。他們堅決支援中小學教師享公務員待遇,但大學教師為何不可以同享此待遇?

  此改革能否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
  有不少高校教師反映,現在政府在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很多政策出臺前,都廣泛徵求公眾意見,甚至舉行聽證會,而此次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能否也增加透明度,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呢?
  中大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教授讚同此觀點。他認為,我們的改革著眼點並不是要降待遇、扔包袱,減輕財政的負擔,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可靠的養老保障制度,這一步始終是要邁出來的。但是這一改革工程龐大,涉及面非常廣,是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不宜匆忙出臺,具體方案應廣泛調研、深思熟慮、高度透明,適當的時候應該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

  年富力強的“中人”利益如何保障?
  盡管相關部門回應事業單位養老金縮水傳言,稱“不會大降”。但是不少大學教師現在仍是疑慮重重。最為核心的是,改革方案中的“職業年金”等制度設計能在多大程度上維持養老待遇總體不降?
  廣東相關部門稱:“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補齊”的改革原則得到認可,有不少教師分析,此次改革“老人”待遇最終可能得到保證不受影響,而真正受影響的是那些已經在事業單位工作多年且又未能退休的“中人”,也就是各大學年富力強的那一撥,對于這些“中人”有採用“過渡性養老金”的設計,但國家對此並沒有統一的規定,留給各省進行試點,到底怎麼“補齊”這一部分人的利益呢?很多人充滿期待。

  公務員能否同步改革?
  中山二院的梁醫生説,改革的社會效益評估要算“加法”,不能搞“減法”。“現在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太低,他們是一個社會不滿群體。你把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也拉低了,企業照樣不滿,反而又增加了一個社會不滿群體。如果再把公務員的也調低,那就大家都不滿了。這個改革就是‘多輸’,而不是‘共贏’。”
  也有大學教授反映,養老金改革是大勢所趨,是遲早的事情,我們都能理解。但如果要體現公平,公務員能否同步改革?改革的目的不是把大家的水準都拉低,而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相協調的養老保險制度。

  相關稿件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衝擊波” 2009-02-16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引發廣泛關注 2009-02-13
養老金退保余額不能是糊涂賬 2009-02-12
養老保險辦法不能太復雜 2009-02-09
農民工養老保險接續要“全國通” 200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