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情點燃牛年消費第一把火
    2009-01-31    作者:雷敏 張曉松 徐博    來源:新華網

    春節是每年的第一個消費“黃金周”。今年春節期間,正值國家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政策,精明的商家也趁機借節興市,讓利促銷的力度大大超過往年。而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肆虐,中國老百姓消費熱情不減,用紅紅火火過大年的激情點燃了牛年消費的第一把火。商務部31日發布的監測顯示,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00億元,同比增長13.8%。

商家促銷興“牛”市

    春節期間,各地精心組織購物節、展銷會、廟會等各類促銷活動,積極擴大節日消費。
    北京、上海、江蘇、山東等地商家紛紛採取打折、買贈、幸運抽獎等促銷措施,調動消費者購物熱情,拉動節日市場銷售。
    黑龍江省開展“送貨下鄉、服務農民”活動,組織“萬村千鄉”龍頭企業和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送貨下鄉,促進農村市場消費。陜西省十一個市區聯動,舉辦“新春年貨購物節”,僅在西安主會場就匯集了全國3000多種年貨。廣州市舉辦“迎新年歡樂購物嘉年華”活動,全市近萬家工商企業參與,優惠活動達200多項,向消費者讓利約4億元。
    商務部的監測顯示,春節期間,河北、黑龍江、陜西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1.4%、21.3%和18%,安徽、河南、湖南、重慶、甘肅、廣西等地增長15%至17%。

年貨銷售依舊火

    春節期間,食品、煙酒、煙花爆竹等傳統年貨銷售紅火,金銀珠寶、服裝、家電等商品銷售也呈現較快增長。
    全國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食品、飲料、煙酒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3%、17.5%和14.7%,放心肉、綠色蔬菜、時令水果、保健品、禮盒裝酒等成為居民家庭消費和饋贈親友的首選。
    金銀珠寶銷售額同比增長17.2%,牛年金條、擺件、挂件、紀念幣等尤其受到青睞。服裝、鞋帽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4.2%和12.9%,一些商場銷售額比平日增長兩倍左右。家電、通訊器材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7.8%和18.1%,液晶電視、廚房小家電、數碼産品、電暖器等尤其旺銷。
    農村市場繁榮興旺,“家電下鄉”産品銷量大幅增長,商務部重點監測的“萬村千鄉”龍頭企業家電銷售額同比增長25.6%。

餐飲行業“牛”勁足

    今年春節,老字號餐館、特色餐廳等大眾餐飲消費場所受到老百姓追捧,800元至1200元一桌的經濟實惠型年夜飯最受消費者歡迎。
    北京華天集團旗下老字號節日七天銷售額同比增長18.1 % 。其中,慶豐包子鋪連鎖店、烤肉季同比增長超過 50% ;老西安飯莊、厚德福、柳泉居豆包專賣店等老字號名店同比增長都超過 20% 。
    大年三十,廣州所有老字號酒樓的年夜飯均被訂滿,上海三星級以下賓館年夜飯預訂量比去年同期高出近20個百分點,杭州、蘇州等地餐館推出“半成品年夜飯”“打包年夜飯”等特色服務,滿足不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青島一些餐飲企業推出“牛年吉祥宴”“全家歡樂宴”“溫馨和諧宴”等主題宴席,增加了年夜飯的文化寓意。
    春節期間,重慶市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34.5%,河北增長26.4%,青海增長19.6%。

休閒娛樂花樣多

    春節黃金周期間,除了購物、聚餐等傳統消費方式外,逛廟會、讀書、娛樂、運動健身等過節方式也廣受群眾歡迎。
    今年春節,北京地壇廟會共接待遊客90余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0%,倣清祭地、捏面人、抖空竹等民俗文化表演吸引眾多中外遊客的眼球。首都博物館裏一年一度的“博物館裏過大年”迎新春系列活動,吸引了大量市民參觀。小孩兒玩的空竹、風箏、面人,大人玩的泥人、葫蘆畫、弓箭等老玩具,使觀眾在觀看過程中重新回味起兒時過年的樂趣。
    吉林、浙江、內蒙古等地書店人頭攢動,圖書銷售額普遍比平時增長20%至30%。
    在重慶,從初一中午開始,許多市民到各大都市旅遊景區逛景點、趕廟會、過新年,僅“遊禹王廟會賞民風民俗”活動就接待遊客5萬人次;在廣州,高峰時段各類體育運動場館出現滿員,已有17年歷史的體育花會吸引約2萬名群眾踴躍參與;在海口,各大書店書架前站滿了仔細翻閱圖書的顧客,收銀&前排成了長隊,人們除了享受物質生活外,不忘補充精神食糧。

  相關稿件
北京過春節每日吃掉六百萬 2009-02-01
經濟寒潮下的春節旅遊市場掃描 2009-01-31
春節旅遊流行“省一點、慢下來” 2009-01-30
春節黃金周旅遊市場紅紅火火 2009-01-29
海口春節酒店客房充裕房價漲幅不大 200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