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網民時代
    2009-01-19    作者:李舒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講,互聯網已成為當今中國的主流媒體,發揮著實實在在的巨大影響力

  1月1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國網民數量達2.98億。
  這意味著,目前中國互聯網網民的約數已達3億人,不僅是網民第一大國,而且中國互聯網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過21.9%的全球平均水準。
  中國網民從100萬發展到1億,用了七年半;從1億到發展到2億,用了兩年半;從2億增加到3億,僅僅用了1年多的時間。目前,躍居世界第一的還有我國寬頻網民數和國家域名注冊量。
  也許這些枯燥的數字不能夠給大家直觀的感受,但在2008年,互聯網對民眾的影響力之大,遠遠超出我們在一年前的想像。
  從百年不遇的雪災到汶川特大地震,從奧運會的歡呼到金融危機的狂潮,中國網民表現出一貫強烈的社會關切,2008年的互聯網與中國一起,在跌宕起伏和大喜大悲中逐漸成熟起來。
  已很難用一個恰當的詞語來形容快速發展的互聯網以及其對社會進步的影響。有一點是肯定的,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講,互聯網已成為當今中國的主流媒體,發揮著實實在在的巨大影響力。
  為了在第一線感受網絡對中國的巨大影響力,《瞭望》新聞周刊組織了互聯網媒體調研小分隊,這已是本刊第三次組織這樣的調研小分隊了。多位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認為,站在3億網民這個大背景下,各個互聯網“主流媒體”如何順應時代的潮流,表現出更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如何更加“內外兼修”,值得更深的觀察與期待。

互聯網顯現“第一影響力”

  2008年,稱得上是互聯網媒體發揮重要作用的標誌性年份。
  這一年,所發生的重大事件無一沒有互聯網的參與,網絡媒體的“第一影響力”極為鮮明地凸顯出來,成為最具速度和力量的媒體。
  從2008年年初雪災裏並不浩大卻廣泛傳遞愛心的行動,到反CNN一聲怒吼,延綿成全球華人向世界展示力量的莊嚴之歌;從牽動全中國同胞心靈的汶川大地震,到奧運會金燦燦的榮譽;從金融危機的蔓延到醫改農改的網絡焦點,甚至“華南虎”照的重重疑雲及一臉狡黠的周正龍,都已經深深地停留在網友記憶中。
  在人民網總裁何加正看來,“正是因為出現了一係列全國性的轟動事件,讓互聯網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作用,讓大家認識到網絡媒體的力量,形成全國關注的熱點,直接影響到政府決策,使得2008年為互聯網的轉折之年!”
  2008年發生的“紅心中國”和“抵制家樂福”事件,在QQ群、MSN紅心和BBS論壇持續傳播,並引發大規模的網友實際行動,與傳統媒體形成互動,最終形成社會熱點。另一件影響巨大的事件是汶川大地震後,網友自發組織志願者前往災區救援,自發募捐,幫助災區銷售農産品等活動,越來越顯示出網絡強大的號召力。
  2008年同樣被稱為中國官員的“觸網之年”,互聯網以其便利性和互動性,正日益成為被廣泛接受的民意通道。從中央到地方,許多官員嘗試“線上辦公”。
  4月,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等在珠島賓館與26位網友“會面拍磚”,開展座談收集意見。6月,江西省委書記蘇榮約見部分網民,並通過網絡向網民徵集解決事關江西發展全局的各種重大問題的“民間智慧”。
  一個被眾多網民視為網絡成為主流媒體的標誌性事件是:2008年6月20日上午,胡錦濤總書記來到人民日報社,通過人民網強國論壇同網友線上交流。強國論壇一度被擠得水泄不通,很難打開。網友們在短短的時間內向總書記提出了大量的問題,胡錦濤被網友們親切地冠以“中國第一號網民”的稱號。
  中國青年報的調查顯示,67.1%的公眾認為互聯網的影響越來越大,已經“成為官方了解民生、體察民意的重要途徑”,61.7%的公眾認為政府重視與民眾的溝通與交往,總書記與網民的網上交流是“民主政治的積極實踐”。
  承擔著網絡輿情國家研究課題的IRI負責人李艷説,網民的力量從最初的懵懂已經蛻變為今日的敢于針砭時弊、理性議政,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在社會各種問題和災難出現的時候,總會聽到網民們發出的聲音。同時,網絡也在深入推進政府職能、政府體制、運作機制以及行政決策科學化等方面的改變。


123
  相關稿件
中國互聯網普及率首超全球水準 2009-01-16
互聯網走近價值應用新時代 2009-01-16
Clearwire:向用戶推出4G移動互聯網服務 2009-01-16
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首超全球平均 2009-01-15
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 越來越實用 200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