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佈雷頓森林體系或已啟程
    2008-11-17    作者:周東飛    來源:瀟湘晨報

  本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重提“佈雷頓”嗓門最高的莫過於法國總統薩科齊,美國媒體甚至揣度説,薩科齊想要因此成為全世界的“國王”。不過,人們的質疑顯得更有道理:在短短20個小時內,在缺少凱恩斯這樣的經濟學天才的時代,重建佈雷頓森林體系談何容易?

  1944年7月,聯合國貨幣和金融會議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佈雷頓森林舉行,來自44個國家的共計168名代表,圍繞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等人提出的世界金融新秩序方案召開了磋商和交鋒。這次會議的最終妥協成果,一方面確立了美元作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一方面建立了固定匯率機制,同時也誕生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機構。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確實對二戰之後世界經濟的復蘇産生了巨大作用。但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美元持續貶值,固定匯率機制難以為繼,佈雷頓森林體系中的核心規則宣告崩潰。
  不過,美元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格局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仍然得以延續。而且,佈雷頓森林體系的殘存規則,一直維繫着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的運行。直到華爾街金融風暴爆發,人們才又一次痛感改革一個殘缺的舊體制的必要。但是,正如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一樣,今天的世界各國再也無法回到當年那片純粹的佈雷頓森林。薩科齊所代表的老歐洲的聲音,被認為是歐洲復興夢想的一部分。當年的佈雷頓,新興的美國從英國手中拿走了世界金融體系的主導權。今天,薩科齊所代表的歐洲將要把它重新拿回來。
  因為分歧如此明顯,所以人們普遍預判新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只是説説而已。然而,與此前各界對G20峰會能否達成協定的觀望態度相反,與會的20國領導人不僅聯合發表了《華盛頓聲明》,而且就應對當前世界面臨的金融和經濟問題的措施,達成了一個行動計劃。該計劃涉及提高金融市場透明度和完善問責制、加強監管、促進金融市場完整性、強化國際合作以及改革國際金融機構等五個領域,分別設置了短期和中期目標。20國領導人還約定,將於5個月後再次在倫敦舉行峰會,以審議本次峰會精神的落實情況。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華盛頓會見巴西總統盧拉時&&,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取得了成功。英國首相布朗在會後&&,峰會使世界“正朝新佈雷頓森林體系邁進”。美國總統布什也強調,世界將迎來“佈雷頓森林體系Ⅱ”。與會前面對“佈雷頓”字眼顧左右而言他的態度相比,布什的轉變顯示出他難掩興奮。華盛頓峰會讓心懷不同主張的各方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美國人所主張的自由市場原則被各方接受並重申,歐洲所堅持的對金融體系加強監管和改革的意見得到了體現,而新興經濟體的發言權問題亦被放置在顯眼位置。
  當然,與薩科齊此前的高調主張相比,G20峰會的成果或許仍不能讓人滿意。比如,美元的地位問題並未涉及,一個強勢的超政府監管機構並未成立。但是,強求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太多的共識,或者在一個本質上是務虛的峰會上拿出細緻的方案,都不太現實。儘管布什信心滿滿宣稱佈雷頓森林體系Ⅱ已在前方,但人們可能更期待這樣的表態出自奧巴馬之口。無論如何,基本的共識已經確立,包括中國在內的G20顯然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最為重要的協商機制。金融危機展示出它的危情之外的機遇一面,重建佈雷頓森林體系Ⅱ的努力或許已經啟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