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結束國際金融改革剛剛破題
    2008-11-17    作者:石建勳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為期一天的金融峰會15日在華盛頓結束,本次會議的象徵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僅就加強國際監管合作、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實現世界金融體係的必要改革等一般性共識發表了原則性宣言。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議上提出了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的四項改革原則和四方面改革舉措,並表示中國將積極參與應對金融危機的國際合作,積極參與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貿易融資計劃,彰顯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維護世界經濟與金融穩定的態度。
  國際金融體係改革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是一場涉及國際政治、經濟利益大調整的深刻變革,其中的鬥爭、衝突將不可避免,因此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首先,國際金融體係改革需要理論和技術上的研究準備。全球金融危機的嚴峻現實説明,建立在一個國家貨幣基礎上的全球結算體係隨著該國和全球經濟的變化,肯定是不穩定、不牢靠的。需要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是作為國際儲備基礎的本位幣選擇問題,對此目前有多種建議,包括回歸金本位制;建立商品儲備(石油)本位制;改造特別提款權,將其作為儲備基礎;用“一籃子貨幣”取代以美元為主的貨幣體係;建立世界中央銀行,推出世界統一貨幣等方案。究竟哪種方案具有實效性和可操作性,需要在聯合國框架內組織超國家利益的專家小組進行研究,盡快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交聯合國討論。
  第二,國際金融體係改革要全面規劃,循序漸進。雖然各國對世界金融體係進行改革的必要性已達成共識,但要在短期內找到一個使各國都能接受的、可行的替代方案並付諸實施是困難的。改革有難度不等于不作為,應該在保持國際金融市場穩定的前提下,以大局為重,從長計議,制定中長期行動方案,先易後難,分階段實施,通過持續不斷努力最終達到改革目標。
  第三,要加強區域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區域金融合作。盡管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廢除美元本位制度的時機仍不成熟,但國家間的雙邊、多邊和區域貿易多元化貨幣結算與金融合作大有可為。隨著歐元區、中國和東盟自由貿易區及以“金磚四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全球經濟與金融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國際貨幣結算體係將出現“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的局面,這為打破美元霸權格局、改善國際貨幣體係,穩步推進國際貨幣體係多元化創造了條件。
  第四,國際金融體係改革需要美國的積極合作,需要美國新政府的政策改變。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得美國模式的金融霸權資本主義受到多方批評,美元正在失去人們的信任。未來,美元要走下神壇,美國要回歸正常國家與世界的多元化、多極化都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美國和世界都將面臨痛苦的調整,這是美國新領導人必須面對的現實和要做的事。如果奧巴馬政府能順應歷史潮流,尊重世界多極化的現實,與世界各國充分合作,改變美元霸權政策並接受國際金融監管,這不僅是美國人民的福音,也是世界人民的福音。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相關稿件
金融峰會或成建立國際新秩序歷史性一步 2008-11-17
德國《每日鏡報》:20國集團金融峰會七問 2008-11-17
外媒稱金融峰會讓中國取得更大影響力 2008-11-17
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閃爍亮點 2008-11-17
中國在全球金融峰會上,應取何立場? 200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