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峰會中國提四建議 共同遏制能源糧食投機
    2008-11-17    作者:徐春柳 鮑穎    來源:新京報

    國際金融體係改革,應該堅持全面性、均衡性、漸進性、實效性的原則。
    ——胡錦濤

明年4月30日前 G20領導人再聚

  昨天,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峰會閉幕。外交部秦剛應詢時説,中方希望,各國能繼續加強協調,尋求共識,切實加強金融監管。
  據介紹,二十國集團將于明年4月30日之前,再次舉行會議,審議這次峰會確定的有關原則及決定落實情況。
  據新華社華盛頓電 15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國家建築博物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舉行。當地時間8時許,國家主席胡錦濤抵達會場。9時20分,會議開始。胡錦濤在會上發表了題為《通力合作 共度時艱》的講話。

能源糧食投機應共同遏制

  胡錦濤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已從局部發展到全球。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是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盡快恢復市場信心。
  胡錦濤指出,保持經濟增長是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基礎。各國應該通過必要的財政、貨幣手段,積極促進經濟增長,避免發生全球性經濟衰退;應該共同採取措施穩定國際能源、糧食市場,遏制投機行為。

金融體係改革應分階段實施

  胡錦濤強調,造成這場金融危機的原因,既有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不當的原因,也有金融監管缺失的原因。
  胡錦濤強調,國際社會應該總結這場危機的教訓,在所有利益攸關方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對國際金融體係進行必要的改革。國際金融體係改革,應該堅持全面性、均衡性、漸進性、實效性的原則。全面性,就是要總體設計。均衡性,就是要統籌兼顧,平衡體現各方利益。漸進性,就是要循序漸進,在保持國際金融市場穩定的前提下,先易後難,分階段實施。實效性,就是要講求效果。

發展中國家發言權要增加

  胡錦濤表示,重點實施以下改革舉措。一是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完善國際監管體係。二是推動國際金融組織改革,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三是鼓勵區域金融合作,充分發揮地區資金救助機制作用。四是改善國際貨幣體係,穩步推進國際貨幣體係多元化。
  胡錦濤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中國政府將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中國願支援國際金融組織根據國際金融市場變化增加融資能力,願積極參與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貿易融資計劃。

  相關稿件
金融峰會或成建立國際新秩序歷史性一步 2008-11-17
德國《每日鏡報》:20國集團金融峰會七問 2008-11-17
外媒稱金融峰會讓中國取得更大影響力 2008-11-17
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閃爍亮點 2008-11-17
香港文匯報:中國參與金融峰會的角色和作用 200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