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因出席者而意義重大”
如何把承諾變成現實將接受“歷史評價”
    2008-11-17    本報記者:王雲 張莫 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舉世矚目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15日在華盛頓閉幕。雖然會議僅短短一天時間,但社會各界人士高度評價了峰會取得的積極成果,並且認為這或許意味著國際金融和貿易秩序將掀開新的一頁。

  發表宣言 達成行動計劃

  這次峰會的主要議題包括:評估國際社會在應對當前金融危機方面取得的進展、討論金融危機産生的原因、共商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的舉措、探討加強國際金融領域監管規范以及推進國際金融體係改革等問題。
  峰會發表的宣言強調,在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面臨嚴重挑戰之際,與會國家決心加強合作,努力恢復全球增長,實現世界金融體係的必要改革。宣言指出,市場原則、開放的貿易和投資體係、得到有效監管的金融市場是確保經濟發展、就業和減貧的基本因素。
  與此同時,與會領導人還就應對當前世界面臨的金融和經濟問題的措施達成一項行動計劃,計劃涉及提高金融市場透明度和完善問責制、加強監管、促進金融市場完整性、強化國際合作以及改革國際金融機構等五個領域,並為這五個領域的改革分別設定了短期和中期目標。
  為盡快恢復市場信心,遏制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與會各方同意立即採取6項措施:繼續努力,進一步採取穩定金融體係所需要的措施;認識貨幣政策支援的重要性,具體政策視各國國內條件而定;採取財政措施,以刺激各國國內需求;在當前金融危機困境中幫助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獲得資金,強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應對危機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世界銀行和其他多邊開發銀行全力支援發展中國家;確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其他多邊開發銀行擁有充足資源,以繼續發揮在化解危機過程中的作用。

  拉開國際金融體係改革序幕

  改革當前的國際金融體係,使之適應新的要求,是與會各方的共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表示,金融危機表明,目前的金融體係不能適應全球化金融市場要求。
  但在如何改革,尤其是具體到如何加強金融監管問題上,一些國家間還有嚴重分歧。法國總統薩科齊主張,所有金融領域、包括跨國資本流動,都應納入監管之下。美國總統布希則強調,監管不能造成對市場的過度幹預,在當前面臨挑戰的情況下,各國應該抵制保護主義、集團主義和失敗主義的傾向。
  盡管存在分歧,但各方還是本著協作精神做了妥協。關于跨境資本流動,會後發表的宣言只是寬泛指出,各國監管機構應加強“協調和合作”。在市場幹預問題上,宣言則強調,必須堅持自由市場原則,因為這對經濟增長和繁榮至關重要。
  作為應急措施,G20領導人同意成立一個“監管者學會”,集中全球金融監管專業人士,共同審視全球性金融巨頭的行為,及時發現不良金融活動的苗頭。此外,G20承諾規范信用違約掉期(CDS)等復雜的金融衍生品。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指出,這次G20峰會拉開了國際金融體係改革序幕,未來幾年,將是新國際金融體係的形成時期。事實上,外界普遍把這次峰會與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相提並論,認為這次峰會將開創新的國際金融體係。

  G8讓位G20?

  “僅僅亮相就意味深遠……”在金融峰會的一篇述評中,美聯社記者湯姆勞姆如此寫道。
  一直以來,以經濟議題為主的峰會總有固定的玩家,一開始是西方7個主要工業國組成的G7,後來拉入俄羅斯發展成G8。G20始創于1999年,當時定位為推動國際金融體制改革、促進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對話的一種非正式論壇。G20論壇的參與者多為各國財長、央行行長,以非正式部長級會議形式運作。此次G20峰會上,新興經濟體首次與發達國家平起平坐,在決定國際經濟事務上取得平等發言權。
  有分析人士認為,G20未來可能成為處理全球經濟問題的“日常”舞臺。巴西總統盧拉在出席峰會時表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由主要工業化國家組成的G8已沒有存在的意義,應當由二十國集團承擔制定國際金融規范的責任。
  歐元區15國近日已正式宣布進入衰退。德新社據此認為,這意味著亞洲、中東和拉美國家可能成為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的支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説,本次峰會因出席者而意義重大,“一個更有活力、更有包容性的世界經濟新秩序正在形成”。

  評價積極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15日在華盛頓會見巴西總統盧拉時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取得了成功。會議發表的宣言是一份全面、積極、均衡的文件,既提出了進一步遏制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的措施,又提出了改革國際金融體係的主張。希望這次峰會成為一個好的開端,也希望這次峰會能增強世界各國人民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
  東道主美國總統布希在峰會閉幕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次峰會取得了成功,與會領導人就促進經濟增長政策達成了共識,峰會為此制定了強有力的行動計劃。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以及法國總統薩科齊都對峰會取得的成果表示歡迎。卡恩稱,此次峰會達成的行動計劃是國際社會為解決金融危機、提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對危機能力邁出的重要一步,此次峰會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與會各方就行動計劃達成了協議,並且所有與會者都承諾將積極和充分地執行這項計劃。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在峰會結束後也發表聲明説,本次峰會為解決金融危機奠定了基礎。

  成果需要後續落實

  如何將此次會議上的承諾變成現實,人們正拭目以待。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所説,“歷史將對此做出評價。”
  巴羅佐強調了制定具體實施措施的重要性,他説,將峰會達成的共識付諸行動才能對穩定世界經濟發揮作用。佐利克也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落實會議的成果,“人們期待領導人採取全球性的、相互協作的和快速的反應,必須採取更具有決定性的措施。”布希在峰會閉幕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一次會議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這次峰會只是一係列會議的起點,應對金融危機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有分析人士指出,G20峰會後雙邊的、多邊的就更實質內容的一些會談或者談判研討,可能會一個接著一個。
  根據峰會發表的宣言,二十國集團將于2009年4月30日之前再次舉行會議,審議其今天確定的有關原則和決定的落實情況。一些分析認為,屆時,美國當選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已經就任,這將助推會議取得突破。另據悉,在此之前,各國財政部長將舉行會議,審視會計制度、信貸評級機構標準等。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