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虛擬財産的相關話題由來已久,而對於“網絡虛擬財産”監管的相關法規,尚未&&。國家稅務總局剛剛發布的《虛擬貨幣交易須徵收20%所得稅》,在網絡上引起爭論聲一片。 據艾瑞市場研究分析師趙旭楓透露,國內經不完全統計的虛擬物品年交易量已達上百億元,若按20%稅率推算,理論上將産生20億元以上的稅收收入;另外一項調查顯示,目前中國互聯網游戲用戶約有4000萬,網絡游戲玩家數量的巨大使得此項稅收制度的關注度極高。在125291位參與投票的網友中,贊成對虛擬貨幣交易徵稅的網友達23.5%;認為20%的固定稅率過高的網友佔82.9%。應該先立法還是先收稅?稅收如何實現監管到位?其中,“配套&&保護虛擬財産的法規”,成了網友最大的呼聲。
出師不利 各界眾説紛紜
“虛擬的財産國家會給予保護嗎?既然要收稅,國家就要對網絡中的虛擬人物給予法律上的保護。”“如果要徵稅,那麼就請國家給我們對虛擬的個人財産有個保障吧!”在國家地稅總局公布《虛擬貨幣交易須徵收20%所得稅》這一消息後,即刻在網游界引起強烈的反響。 該項稅收指出,國內個人通過網絡收購玩家的虛擬貨幣,加價後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照“財産轉讓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固定為20%,地稅部門還將&&核定個人銷售虛擬貨幣財産原值的相關辦法。 對此,不少網友發出了反對聲音。在某知名網站上發起的投票中顯示,買賣虛擬貨幣徵個人所得稅的支持率僅24%,有70%以上的網友持反對態度。記者在評論中看到,有的網友呼籲應該先建立保護虛擬財産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行業監管;有的則提議用虛擬貨幣納稅;有的則是對網絡虛擬貨幣交易徵個稅的操作性提出質疑;還有的網友提出,運營商是虛擬貨幣的主要出售者,還有一些倒賣的商家,應該向他們徵稅,而不是個人。
落實不易 惟恐南轅北轍
“這只能限制一些正規的網絡交易,會造成私下的交易更加氾濫。”有業內人士介紹説,“根據玩家的需要,現在也滋生出了一批兌換的網站和進行倒賣的商家。一般可以分為私人買賣和專門打金工作室,另外再大規模點的就是像淘寶這樣的交易網站”。他還説:“交易方式很簡單,比如我有一筆游戲中的虛擬貨幣,想賣就去發布這個消息,你看到後覺得需要可能有意要買,就通過QQ、電話等&&。談好了就交易,有的是到網吧,一手交錢一手交東西。” 不少金融和法律界的分析者也紛紛提到,網絡虛擬交易的體制還很不健全。現在在網上進行虛擬交易大多數都是個人,在沒有實行網絡實名制的情況下,監管私下交易仍有很大難度,根本無從查證。&&相關政策最多是區分是否正規的隱性條件。也就是説&&的政策只能限制正規渠道的交易,而地下交易反而會更加氾濫。
新規步履艱難 商家穩坐釣魚&
自2002年騰訊公司推出Q幣這種虛擬貨幣以來,短短幾年時間,網易POPO幣、新浪UC幣、魔獸世界等各種游戲幣等虛擬貨幣紛紛亮相,往往都可以和法定貨幣有一定的兌換比率。起初差不多1金幣等於1元人民幣,現在基本上100人民幣等於幾千金幣。 記者從聯眾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處了解到,“此規定不會對游戲企業本身産生任何影響”。他説,“規定的是買賣虛擬貨幣,
而官方是不會直接賣虛擬貨幣的。而且現在網游大都是免費的,全是靠游戲賣虛擬道具來掙錢,雖然這也是通過充值點卡,但並不是直接拿人民幣來買,之間有個轉換的過程,並不在這範疇之內。所以説&&這種規定沒什麼用”。 他還説,“就跟幾年前説要&&網絡實名制,為什麼沒推廣起來,因為這當中牽扯到特別多的東西。網絡實名制的推廣中有很多細節,這些細節不解決,實行起來就不現實。諸如此類,還有好多原因,最終也沒真正實行起來”。 該負責人還提到,“雖然&&相關政策是為了讓中國網絡環境向正規化發展,初期推廣實行的時候肯定會對那些正規的交易渠道影響最大。就好像賣光盤,不管你稅務局收什麼稅,也只會影響正版光盤,盜版該多少錢還多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