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峰會:"救火"還是"防火"?
    2008-10-27    黨建軍    來源:廣州日報

    美國白宮發言人22日宣布,20國集團峰會將於下月15日在美國舉行,與會者將討論金融危機問題。除西方七國集團成員外,20國集團還包括歐盟、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等。集團全部成員的經濟總量加起來佔世界經濟總量的85%。

    在金融風波波及全球並有演變為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人們有理由期待這次峰會能為當前的危機開出令人放心的藥方。然而,出於三重因素的考慮,我們不應對這次峰會抱有過高期待。
    首先,與會者對峰會的主題存有重大分歧。歐洲領導人一直主張,目前金融危機的源頭在美國,他們呼籲推倒現行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全新的世界經濟秩序。1944年建立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國在世界經濟秩序中的主導地位。如今,歐洲要求推倒這個體系,實際上就是要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重建世界經濟秩序的權力格局。
    然而,對於此次峰會,美國的主要目標在於應對眼下的危機。可以説,對於此次峰會,美國期待的是“救火”,即平息眼下的危機;而歐洲期待的則是“防火”,即從長遠角度構建防止金融風暴的“防火墻”,為此提出了重建世界經濟秩序。這種目標上的大不相同,可能將使峰會從一開始就充滿爭吵聲。
    毫無疑問,當前最緊迫的是“救火”問題,但就世界經濟的長遠發展而言,“防火”問題則更為根本。或許,我們可以期待的是,在“救火”問題上,峰會可以採取某些行動;而在“防火”問題上,美國則被迫作出某些讓步。
    不過,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4日舉行,到15日峰會舉行時,白宮新主人將已産生,而他是否參會尚未可知。雖然布什的總統任期到明年1月才會正式結束,但在此之前的三個多月內,通常是美國的權力交接期,在此期間,布什是否有足夠權限作出重大決定,值得懷疑。何況美國的下任總統有可能是一位和布什經濟理念不同的民主黨人。即便布什作出什麼決定,其繼任者是否接受也還存有疑問。這是第二重因素。
    第三,峰會的成果還取決於金融危機的發展程度。截至目前,各國都已紛紛&&多項措施應對金融風暴,但這些措施的效果卻仍有待觀察。如果在峰會召開時金融危機並未減緩,那麼,各國領導人將面臨更大的“救火”壓力,峰會更有可能就“救火”問題達成某些共識;如果金融風暴在峰會召開時有相當程度的減緩,峰會則可能轉而更加關注“防火問題”。
    在當前的金融危機中,西方對於中國的角色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認為中國是“拯救者”,可以幫助世界擺脫這場危機;另一種則認為中國“無力出手”協助他國抵禦風暴。中國政府提出,中國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不出現大的起落,本身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中國主張共同應對金融危機,但同時堅持各國有權利根據各自國情發揮自己的作用。這樣的政策同樣適用於此次峰會。我們絕不應為外部種種或捧或彈的聲音所動搖,而要始終堅守中國的國家利益,包括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