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融券與投資
    2008-10-14    潘偉君    來源:上海證券報
  融資融券制度即將推出,自然吸引了無數的眼球,更有不少投資者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不過在憧憬收益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風險也在被同時放大。
  融資交易在十多年前的市場上流行過,不過制度並不完善,所以後來被停止了。從本質上來説融資交易就是向券商借錢買股票。這樣投資者就可以在認為股價要上漲的前提下買進更多的股票,以期獲取更多的收益,有點“空手套白狼”的味道。當然我們很不願意提到風險,然而在收益有可能被放大的情況下風險確實也在被同時等比例放大,只要股價下跌。我們很不願意承認我們很少能夠準確預測股價的短期波動。換句話説,如果自己沒有這金剛鑽,那麼瓷器活就盡量少碰。
  融券交易在我們的市場上是一個新生事物,但在海外的成熟市場已經比較常見。它的特點就是向股票擁有方(我們現在暫定為券商)借入股票賣出,等股價下跌後再買回來還給出借方,其中當然還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這樣當我們對於某個股票看空時即使手中沒有股票也可以通過借入股票進行賣出,然後等股價下跌再買回來,其中的差價除去成本後就是我們的利潤。通過這一交易機制我們突然發現找到要下跌的股票也可以賺錢。不過這樣做風險同樣不小,如果把借來的股票賣出以後股價不跌反漲,那麼就必須在高位買回來,因為借的股票是有期限的。也就是説,除了借貸成本和交易成本外我們可能還要承受股價上漲所帶來的虧損。
  股價的短期漲跌是很難預測的,所以投資是一項長期行為,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更為重要。只要上市公司的業績不斷得到提升,那麼即使股價短期下跌也不會改變長期上漲的趨勢。我們的獲利是建立在對於上市公司及其所處行業的把握上,這遠比預測股價的短期走勢更有保證。而一旦進行了融資融券交易,那麼我們其實是把自己的利益完全放置於一個完全由不可測因素所主宰的短期市場波動中,顯然這不是投資。
  當然,對於一些職業的短線投資者來説融資融券確實提供了更多的投機工具,一些機構也會在“鎖定風險”或“鎖定收益”的想法下採用這類工具。不過對於普通的投資來説,股票投資可能只是一個讓自己的閒散資金長期增值的渠道,所以我們經常被告知“不可借錢做股票”。中國經濟正處於良好的發展時期,今年大盤的大幅度快速下跌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在真正全流通以後市場會趨於穩定,並為我們提供長期投資的良好環境。
  相關稿件
融資融券將加大短期股市風險 2008-10-08
融資融券救市或成泡影 A股面臨投機風險 2008-10-08
融資融券 憂大於喜 2008-10-08
投資者試水融資融券全解析 2008-10-08
融資融券難樹市場信心 利好下仍需警惕風險 200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