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資融券業務會給市場帶來多少新增資金?多家券商測算認為,試點期間資金供給量有限,但未來這一政策會逐步推動市場交易量放大,成熟市場的融資融券規模大約佔市場總量的15%左右。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認為,在現行融資成本和40%的融資比例條件下,資金供給增量在800億元左右。有分析員&&,根據《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對券商條件的要求,現有20家創新類券商2008半年報凈資産規模2133億元,其貨幣資産(扣除客戶存款)佔凈資産比例平均70%左右,未來一年分別按20%、30%、40%的凈資産比例估算融資規模,並以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7.2%)的融資成本來測算試點期間的股市資金供給[凈資産*融資比例/(1+融資利率)],同時參考歷次調息幅度考慮未來降息周期的利率下調空間。測算結果表明,在現行融資成本和40%融資比例條件下,資金供給增量將在800億元左右,僅佔9月末流通A股市值的1.62%;如果考慮券商自有資金緊張和做多需求偏弱狀況,以20%比例估計,新增資金額將為400億元。也就是説,試點期間的資金供給增量僅相當於一隻大盤股的融資額。 業內人士&&,融資融券業務轉為券商常規業務後,將雙向放大股市資金供求進而提高流動性。當然這有賴於轉融通機制的確立,包括證券金融公司的註冊成立以及轉融通相關制度的制訂。從股市資金的長期供求考慮,這無疑是實質性利好。 一些證券公司融資融券部負責人認為,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助於證券經紀業務交易量的擴大。 國泰君安&&,日本當年信用交易額是常規交易額的15%左右。而據長江證券研究部統計,美國經驗表明融資融券平均規模是證券公司凈資産的2.27倍。從台灣地區的情況來看,1993年以後,融資融券交易每年均佔總成交量的40%以上,1998年8月甚至高達45%以上,顯示出投資人以融資融券交易操作股票的使用率頗高。 東方證券指出,從台灣情況來看,儘管融資交易佔信用交易的絕大部分,但在股市運行的不同趨勢下,二者也會發生變化。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的上漲過程中,融資額迅速放大且增速明顯大於融券規模增速;在2000年至2004年的股市低迷階段,融券餘額則大幅度增長而融資餘額呈現出明顯下降。 長江證券研究部&&,可考慮美國和日本市場融資融券業務初期的情況,並考慮到業務的推廣程度和客戶熟悉度,預計我國未來三年融資融券的規模在股票成交量的0.5%-1%之間,是證券公司凈資産的0.7倍-1倍,因此預計融資融券實際規模(並非融資融券業務規模)約為2430億-4166億元。以4-5倍的資金周轉率計算,證券公司所需動用的資本金在800億元以內。
(聲明: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