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融券的救市效力
    2008-10-06    作者:國信證券發展研究總部研究員 赫鳳傑    來源:證券時報

  當前推出融資融券業務,最大的利好只是在券商。融資融券業務可以活躍市場交易,增加券商佣金收入,並為券商後續業務創新埋下了伏筆,有利於革新券商的盈利模式。
  融資融券業務只是證券市場的一項基礎設施建設,難以對市場整體走勢産生太大的影響。繼續完善證券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可能才是真正有力的“救市”舉措。
  國務院已經同意證監會於近期內啟動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工作,市場傳言已久的“利好”終於有望推出了。
  由於融資融券業務具有活躍市場交易、促進價格發現、提供避險工具等功能,市場早已將其視為“救命稻草”。但融資融券也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增加系統性風險:首先,擴張信用規模,增加金融風險;其次,助漲助跌,加大市場波動;最後,增加市場上的投機行為。很難預測融資融券業務的推出會對市場産生何種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融資融券業務推出之後,既會有融資買入也有融券賣出,市場不可能出現單邊推高的局面。
  在當前市場情況下,推出融資融券業務,最大的利好只是在券商。年初以來,伴隨證券市場的暴跌,日交易量也一度萎縮到400億元的地量,市場人心渙散。對於我國的券商而言,盈利模式較為單一,融資融券業務的推出至少可以在兩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其一,活躍市場交易,增加券商佣金收入;其二,融資融券業務的推出為後續業務創新埋下了伏筆,有利於革新券商的盈利模式。
  除對券商構成利好之外,融資融券業務只是證券市場的一項基礎設施建設,難以對市場整體走勢産生太大的影響。當前市場最大的問題乃是在於投資者信心不足,而投資者信心取決於諸多原因,但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投資者對經濟增長減緩的擔憂。在經濟增長減緩之際,企業盈利下降乃至出現虧損是正常的事情;同時,由於企業經營的困難,以及銀行信貸收緊,大小非套現的壓力巨大。經濟增長的根本問題沒有解決,融資融券業務的推出或將放大市場波動也未可知。
  從全球其他主要市場來看,融資融券業務對市場的影響並沒有一致的表現,研究得出的結論也相距甚遠。事實上,融資融券在不同階段對市場可能産生不同的影響,通常情形下,融資融券業務提供了多空雙方均可盈利的機會,有利於市場價格的穩定,但在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一致樂觀或悲觀之際,融資融券業務將更多地體現出“助漲助跌”。
  在次貸危機愈演愈烈,許多市場陷入恐慌之際,我們已經看到,世界各國都在統一行動,以期提高救市行動的效力。A股市場這輪暴跌至今,從證監會已經採取的措施來看,“制度救市”似乎佔了上風。在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之際,中國股市已經難以獨善其身,不具有什麼“救市”工具可以使中國股市恢復到上升趨勢。風物長宜放眼量,此刻,繼續完善證券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可能才是真正有力的“救市”舉措。

    (聲明: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稿件
為戰略性資金建倉提供良機 2008-10-06
推出融資融券正逢其時 2008-10-06
融資融券有助於活躍市場交易 2008-10-06
融資融券開閘 券商盈利渠道拓寬 2008-10-06
融資融券試點近期啟動 將明確公司資質條件和標準 200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