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背景下 中小企業壓力中求生存
    2008-06-19    作者:苗燕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價格上漲,再加上出口退稅率的下調和貸款利率去年的連續上調,使得本來就不具備強大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生存狀態十分艱難,而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升值,使得這些企業更添煩惱。
  繼升破6.9關口之後,昨日人民幣匯率繼續攀升,單日漲幅96個基點。按昨日中間價6.8823計,人民幣今年以來的累計升值幅度首次超過6%,達到6.14%。
  記者近日在採訪中了解到,江蘇省今年1季度新增了2016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但同時,1066家停止了出口業務。此外,江蘇某市的24家服裝企業中,基于前述壓力,目前已經有4家關停。
  盡管不能否認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中小企業帶來了衝擊,但猶如硬幣的兩面,升值也同時為企業帶來了改革和創新的動力。用一些企業的話説,誰能適應環境,率先應對升值,誰就能成為這場賽跑中的贏家。
  而當地的金融機構,在信貸從緊的政策下,更願意把錢投給積極應對困難的企業。一位國有商業銀行基層分行的行長對記者表示:“我們當然願意把資金貸給應對風險能力強的企業,否則都貸給沒有承受能力的企業,這些貸款就很難收回來了。”
  而企業在重壓之下,憑借強大的求生欲,獲得驚人飛躍的例子不在少數。“匯改初期,我們很多人都認為,匯率升值超過5%,企業就難以承受了。但事實上,人民幣從匯改到現在,累計升值超過了15%,很多企業反而比三年前活得更好。”一位地方外經貿局的負責人表示。
  記者日前走訪了位于江蘇連雲港市一家名為漢高華威的中外合資企業。該公司主要生産積體電路封裝材料,公司員工900余人,資産總額高達5.7億元。該公司的産品有近1/4出口,因此,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漢高華威副總經理陶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人民幣匯率剛改革的時候,我們非常迷茫,不知道怎麼辦,後來我們經過分析討論,認為人民幣升值是國際趨勢,是我們改變不了的,能夠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了之後,我們就更加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我們從幾個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我覺得從匯改3年以來的效果來看,我們嘗試的效果是令人滿意的。我們連續三年,保持了收入20%以上的增長,今年出口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50%。”
  漢高華威應對人民幣升值的秘訣在于,合理使用銀行提供的金融産品,盡可能減少匯率升值造成的損失。包括減少賬戶中的美元持有量、避開月底結匯、選擇結構性外幣存款方案等。此外,為應對原材料價格及勞動力價格的上漲,公司加強了成本管理,每年的成本都較上一年下降10%。這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的資金。此外,公司還積極研發新産品,為公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在這些措施的配合下,不但沒有被打垮,漢高華威還連續三年保持了出口增速25%以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