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信貸:銀行為何“既想又怕”
    2008-06-14    作者:鄒靚    來源:上海證券報

  商業銀行自年初開始控制新增信貸規模,加上央行數調存款準備金率收縮流動性,數以萬計小企業正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小企業信貸危機已從東南沿海蔓延至華東華北。
  江蘇銀監局今年4月的一份小企業融資情況調查(下稱“小企業融資調查”)顯示,僅有75.83%的小企業認為其資金需求基本得到滿足,而2007年第一季度此數據為92.53%。該局對今年一季度江蘇省內的小企業貸款滿足率的評價也定調“較低”。一國有銀行江蘇分行小企業信貸部門負責人表示,小企業市場在爭奪信貸資源的過程中已出現明顯的“優勝劣汰”,貨幣政策從緊的陣痛後是良性的産業升級還是惡性的實體經濟受挫,僅存一線之差。

小企業信貸不規則波動

  與很多國家的情況相似,中國的小企業融資是個“老大難”問題。為此,銀監會、人民銀行多次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商業銀行信貸資源向小企業傾斜。
  然而,政策引導並不能代替市場選擇。貨幣政策對銀行流動性的每一次收緊,都連帶著小企業信貸空間的收窄。
  來自江蘇銀監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07年四季度開始的7個月裏,小企業貸款的環比增長率呈現波浪式前進。峰值為2007年11月的20.61%,波谷為2007年12月的-1.49%。江蘇銀監局分析認為,一方面銀監會大力推進小企業貸款,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努力提高小企業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從緊貨幣政策實施以來小企業貸款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江蘇南通銀監分局研究人士這樣説,“銀行對小企業信貸面臨兩難,是‘既想支援又怕支援’”。
  在江蘇銀監局今年4月完成的一份小企業融資情況調查中,還發現了以下三個問題:小企業負債中貸款佔比下降,小企業對貸款的依賴性不變;小企業貸款利率趨高,加重企業財務負擔;小企業貸款滿足程度下降,民間融資活躍。

資金短缺抑制企業擴張

  江蘇泰州靖江永固轎配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轎車配件生産的小型企業。據悉,靖江永固轎配公司在經營的高峰時期曾達到25%的利潤率,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
  公司負責人説,今年年初時的貸款基準利率水準已經是7.47%,多數銀行給小企業的貸款利率都要在這個基礎上上浮超過20%。“本打算2008年擴大生産,但是去年11月開始鋼材價格大幅上漲,員工工資上漲超過30%,但是下遊轎車整車廠的訂貨價格只上漲了5%,光一季度經營現金流就少了180萬元,擴張計劃只能被迫擱置。”他説。
  像靖江永固轎配公司這樣的企業不在少數,這還是情況較好的企業。泰州銀監分局人士談到,泰州地區有很多做配件的行業。“生産紡織配件的企業是少數可以進行成本下移的行業,多數配件生産行業都無法進行成本轉移。”

小企業信貸資源“兩極分化”

  農行江蘇分行小企業信貸部負責人説,“市場特徵決定了,資金充裕的銀行一定是先選擇大企業作為目標客戶,其次是發展零售業務,最後才會輪到小企業。現在關注小企業的銀行大多數並不是單純考慮了市場需求,而是加入了政策引導的因素。”
  採訪中,興業銀行南京分行中小企業中心人士同樣認為,商業銀行信貸資源向大客戶、大項目集中的取向沒有大的改變,壓小保大是行業普遍現象。
  事實上,優質的小企業正成為繼大企業轉向直接融資渠道後商業銀行爭相進入的市場,而資質較差的小企業則處在逐級淘汰的過程中。

銀企呼吁融資渠道創新

  “小企業融資調查”後期,江蘇銀監局集合各分局意見,對當前宏觀調控情況下的小企業融資給出政策建議。
  該局認為,為防止緊縮政策加劇小企業融資難,中央銀行可以對以小企業貸款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實行差別準備金率、取消信貸規模控制,調動小銀行發放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同時建議地方政府盡快建立小企業融資風險補償機制,由財政安排一定資金用于對小企業貸款增幅較大的銀行機構進行風險補償,解決銀行市場化經營與小企業政策性扶持之間的矛盾。
  小企業信貸最根本的問題在于小企業先天不足,有效擔保及抵押匱乏。因此呼吁商業銀行支援小企業信貸、推行六項機制,缺乏實質性的東西。”農業銀行江蘇分行人士指出。除此之外,包括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內的多位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小企業融資難的解決,只能依靠金融結構和金融制度的創新。
  具體來説可以有幾點借鑒,比如商業銀行在內部管理上可以通過調整考核體制引導信貸向小企業傾斜;金融係統內,可以嘗試更多如小額貸款公司的制度設計;在銀行之外允許更多中小存款類機構存在,對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實施財長補貼等等。

  相關稿件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分行不得調劑使用小企業信貸規模 2008-07-23
圈地中小企業信貸 北京銀行“整合性”思維隱現 2008-07-23
小企業信貸規模“不受限”:坎途如何成大道 2008-07-23
上海小企業信貸同比增長兩成 2008-07-23
劉明康:銀行要單獨安排小企業信貸規模 200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