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缺口巨大 災區立窯緩退三年
    2008-06-12    作者:李若馨    來源:中國證券報

    [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災後三個月到一年半這段時間的水泥需求的巨大缺口,是我現在最擔心的。”剛剛從四川災區調研歸來的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莊春來不無憂慮地告訴記者,由於恢復産能不能滿足重建需求,新建産能又不能及時投産,致使災後重建啟動後四川水泥市場供需矛盾尖銳。
  因此,水泥協會建議,為了緩和供需矛盾,填補一定的需求缺口,四川災區立窯企業的淘汰退出應暫緩三年。

3000萬噸短期需求

  據了解,此次地震影響的新型幹法水泥的影響不大,預計災後3個月內就可以恢復生産。而周圍地區的立窯企業卻遭到較嚴重的破壞。其中,綿陽市損失立窯生産能力700萬噸,德陽市損失100萬噸,震中汶川縣損失至少70萬噸,估計在這次地震中四川省損失立窯水泥生産能力有1000萬噸。
  “我們去調研的時候,已經有一些民營小立窯恢復生産了。”莊春來&&,雖然部分生産能力可以在短時間內陸續恢復,但相比即將啟動的大規模重建帶來的巨大需求,單純依靠恢復産能是遠遠不夠的。
  據水泥協會方面預計,災後重建對水泥的需求將在8月中下旬啟動,而在2008年8月至2009年底的重建第一階段中,水泥需求量將至少在3000萬噸以上。記者了解到,2008年底只有800萬噸的新建産能可以投産,2009年上半年還有300-400萬噸的産能陸續釋放。莊春來指出,即便有新産能可以逐漸投産放量,災區重建仍需大量依靠外省水泥供給。

限價擋不住四川水泥漲勢

  此前,四川有消息稱,從6月12日起,對四川省生産的建築用水泥的出廠價、銷售價實行最高限價,價格水平為5月11日各企業的實際執行價格。如企業所需的原材料價格有較大的普遍上漲,企業必須如實向所在地物價部門報告,最後由省物價局採取確定加價率的措施。同時,對省外進入的建築用水泥價格實行差價率控制,差價水平由銷售區所在市(州)物價局確定並審批。
  然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限價並不能擋住水泥價格的漲勢。安徽海螺水泥股份執行董事郭景彬就曾&&,四川目前的水泥價格已經到了600元/噸,超過震前水平。
  “如果説外省水泥進川已成定局,那麼四川當地的水泥價格將由三個方面構成——供給當地水泥價格、運費倉儲費用和企業的合理利潤。”莊春來指出,目前能夠入川的水泥主要來自於陜西、湖北、甘肅幾省,這幾個省區5月份的水泥價格都已經到了300元左右,其中陜西300元/噸、湖北279元/噸、甘肅346元/噸。再加上500公里以外鐵路、公路長途運輸要耗費300-400元/噸運費及倉儲,四川水泥價格走高幾乎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業內人士分析,即便政府對四川省水泥價格做出了嚴格的限制,周邊各省企業也下發支持災區重建的鐵任務,但由於現有産能有限,四川一地的限價有可能掀起周邊地區的價格聯動效應,陜西、甘肅、湖北等地的水泥價格亦有可能受此影響上漲。

建議災區立窯暫緩退出

  四川水泥市場在震前就是國內利潤最豐厚的一個地區,這主要得益於當地淘汰落後步伐的快速。2007年,僅成都就關閉了44條立窯生産線,900萬噸落後産能出局,根據規劃,今後3年內四川省仍將保持較高速度的淘汰落後進度。
  一邊是巨大的需求缺口難以滿足,一邊是四川省淘汰落後的步伐不減,雙向壓力加劇了災後重建水泥的供需矛盾。
  “為解恢復生産和災後重建水泥供應燃眉之急,我們建議給予災區落後生産能力退出延緩三年的政策,同時生産許可證換證工作三年後進行。”調研結束後,莊春來迅速向工業部抗震救災指揮部做了匯報,並代表水泥協會提出了9條政策建議,其中之一正是延緩災區立窯生産線的退出。
  水泥協會的報告中算了這樣一筆賬——長途運輸耗費大量石油、交通運輸資源。公路運輸1噸水泥每運輸100公里,根據車輛噸位不同要消耗3-4升柴油,500公里要消耗15-20升柴油,外調1000萬噸要消耗1.5-2億升柴油,需要4000個專列(按一個專列運輸2500噸推算),或33萬輛運輸車輛(按每輛載運30噸推算),這將佔用大量交通資源。
  協會方面建議,保留仍然能夠生産的災區立窯企業直至新産能跟上供應後再做淘汰。
  另外,中國水泥協會還提出了諸如開闢審批綠色通道促新建水泥生産線快速投産;給予受災企業財政資金補貼支持;給予災區企業稅收政策支持、金融政策支持;給予進入災區水泥救災物資待遇,免徵過路過橋費;建議提高商品混凝土使用比例等8項建議。

各路資金蜂擁而來

  記者在水泥協會提出的8項建議中還看到這樣一條——建議地方政府在審批新建項目時,要注重合理規劃、合理布局,核準項目向有優勢的大企業傾斜,提高水泥生産集中度。避免災後重建完成後産能過剩,造成水泥行業惡性競爭,市場秩序紊亂。
  “我去調研前,還沒動身,就有好幾家企業給我打電話表達了去災區建新線的意向,在短期需求缺口之後,協會不希望看到爆髮式的投資造成投資過熱。”莊春來告訴記者,目前四川擁有完備審批手續、能在1-2個月開工的項目就有2000萬噸的産能,其中地處災區的産能有大約1000萬噸,僅綿陽一地就有4條日産5000噸的生産線等待上馬。海螺、華新等大企業也都在此前拋出了龐大的四川新建、擴建計劃,建材業兩大央企也表現出對四川市場的濃厚興趣。
  然而,旺盛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前景吸引來的不僅是這些有産業基礎的水泥龍頭,一些金融資本也伺機入川,搶佔資源。據了解,上海的一家投資公司在災區的一條新型幹法線即將開工建設。
  對於金融資本獨立投資水泥實業,行業協會的態度顯然是謹慎的。莊春來認為,金融資本既沒有技術基礎,又沒有從業經驗,到四川無非是為了圈資源倒手獲利。這將直接影響到日後行業的整合成本,可能為四川水泥市場的整體發展設置新障礙。

  相關稿件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地震災區恢復生産工作 2008-06-12
保障災區重建物資供應 抑制價格不合理上漲 2008-06-12
地震災區:滿意之外有新願 帳篷悶熱盼板房 2008-06-11
地震災區銀行業網點開業率達到99% 2008-06-10
神華寧煤將向四川災區免費調撥12萬噸電煤 200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