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如何迎接“融資盛宴”
    2008-06-11    新華社記者:徐岳 鄒蘭 胡梅娟    來源:國際金融報

  6月10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上,超過500家來自國內外的私募股權基金和2000家企業就融資問題展開溝通交流。在私募股權基金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無疑迎來了一場“融資盛宴”。

融資新理念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佔全部企業戶數的99%,佔工業總産值60%左右,實現利稅約40%,由中小企業提供的就業人數為勞動力總數的75%。但在緊縮信貸、多層次資本市場不健全的市場環境下,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不斷加劇,這與其所發揮的作用不相匹配。
  6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這也是我國今年以來第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率將達到17.5%的歷史高位。
  天津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孟昊認為,存款準備金率的提高將及時回收過剩流動性,積極防止通貨膨脹。但市場中資金量的下降將直接影響到銀行的信貸資金,中小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受到的影響最大。
  孟昊説,數據表明,中小企業融資難與目前融資渠道較窄有關。私募股權基金為其帶來了直接融資的機會,可以彌補銀行貸款的不足,這無疑給中小企業帶來了直接融資的新理念。

海外基金關注中國

  此次“融洽會”由天津市政府、全國工商聯和美國企業成長協會(ACG)共同主辦。ACG是長期致力于成長型中小企業融資的行業組織,有1.2萬家會員,其中包括700多家、規模為2億美元至10億美元的私募股權基金,而參加此次“融洽會”的基金超過300家。
  ACG2008“融洽會”推廣委員會委員馮兵介紹説,海外的私募股權基金樂于投資處于成長階段、特別是具備創新性的中小企業,這類企業對資金、管理技能的需求也非常迫切,而這些均是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要素。
  馮兵説,海外私募股權基金之所以大規模來到中國尋找投資機會,緣于中國企業的自身實力和世界經濟的客觀環境:首先,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中國無疑是新的亮點,經濟高速增長使國內企業具備了高投資回報率,這是海外資金投資的直接動力;其次,中國的企業已經融入全球産業鏈,海外公司紛紛在投資過程中開展全球布局,這一理念也直接影響到私募股權基金領域。
  有分析人士指出,制造業目前在美國國內産業的比例已低于20%,私募股權基金需要去尋找高效率、低成本的生産商,中國的企業正符合這一需求。

如何迎接“融資盛宴”

  據主辦方介紹,尋求直接融資服務的中小企業,首先應了解私募股權基金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展現自身實力。
  吉富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張永京説,與商業銀行關注企業的過往業績和資産總量不同,私募股權基金關心中小企業的成長性。比如從事高科技和服務業的中小企業,往往會在周轉金、購買設備等方面遇到資金困難,但他們的爆發力很強,具備較高的投資回報率。
  接受採訪的私募股權基金大多表示,溝通中首先需要中小企業提供一份過去3年或5年的財務報表,用于説明財務狀況。同時提交一份概述,介紹公司的基本情況、股權分布、利潤、未來營運目標、市場渠道大致情況、交易的方式。
  主辦方建議,多數私募股權基金目的在于培育企業成長壯大,然後通過資本市場的退出實現收益,一般不會參與企業管理,只是在董事會設立一票否決制。因此對管理團隊和發展方向的考察相對偏重。
  此外,一份好的商業計劃書最能吸引私募股權基金的關注,企業最好是在專業機構的指導下完成;由于每只基金的投資數額不同,甚至一個投資機構會提出多個投資額度的方案,企業應提前做好準備。

制度建設確保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近兩年來,國內的私募股權市場迅速崛起,但相比成熟市場而言,仍處于剛剛起步階段。
  目前國內尚沒有具體針對私募股權基金的法律法規。以我國第一只人民幣産業投資基金——渤海産業基金為例,其就是在我國尚未出臺《産業投資基金管理辦法》的情況下,由國務院特批在天津濱海新區進行試點。孟昊建議,可對私募股權基金行業出臺統一的指導性規范,以促進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
  退出是私募股權基金實現收益的關鍵環節,過去的私募基金往往選擇在海外退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不完善,這要求我國盡快建立起完善的場外交易市場。
  南開大學財務管理係主任李莉説,國內私募股權基金場外交易市場的完善將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暢通獲取項目的通道;二是暢通退出的通道。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在現有的法規和金融監管政策下,還不允許金融機構、保險機構自主地去投資市場化的私募股權基金。國家發改委對大型的産業基金或股權基金實行的是審批制,對于中小股權基金實行的是備案的方式。業內人士表示,希望未來有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在內的更多資金參與到這一市場中來,為私募股權基金市場提供充裕的資金,幫助國內的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新聞關鍵詞

“資本對接”、“快速約會”

  私募股權基金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對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投資者按照其出資份額分享投資收益,承擔投資風險。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上市、並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但是目前也有少部分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已上市公司的股權,另外在投資方式上亦採取債權型投資方式。
  私募股權基金包括的主要類型一般有:創業投資基金(投資于種子期和成長期的企業)、直接投資基金(投資于擴展期的企業)、並購投資基金(參與管理層收購)、過橋基金(投資于過渡期或上市前的企業)等。
  據介紹,“融洽會”借鑒了美國企業成長協會的會議模式,通過“資本對接”與“快速約會”的資本對接方式,為參會企業搭建資金融通的橋梁。
  “資本對接”是國際流行的融資洽談方式:有投融資意向的企業,及私募股權基金在大會安排的環境中面對面接觸,使投、融資雙方都能有多元選擇的機會,這是提高投融資機會和效率的有效平臺。
  “快速約會”是指大會為每個參展的投資機構(基金、創投、投資公司)提供一個獨立的“快速約會”區域,每個擬融資企業均可在事先與投資機構方預定好的時間段內,在“快速約會”區域與投資機構進行約45分鐘的封閉會談。雙方交換具體意見,確立合作關係。
  通過“資本對接”活動,參會企業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接觸到最多的投資機構;通過“快速約會”活動,使參會企業在封閉的環境中與預約的投資基金進行深度交流與洽談。
  (據新華社)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