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管制”拯救越南?
    2008-06-10    作者:馬繼鵬    來源:國際金融報

    5月份通脹率高達25.2%;股市已下跌59.2%;越南盾隨美元走勢疲軟。面對越來越危急的經濟形勢,越南國家銀行6月6日發布通告加強對外匯市場的控制,嚴禁將外匯賣給個人,買進的外匯須上交國家。
    近日,越南經濟的動蕩讓人們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這個國家。金融領域出現諸多不穩定現象;通貨膨脹嚴重,5月份通脹率高達25.2%;股市已經下跌59.2%;越南盾隨美元走勢疲軟,自3月下旬急跌後,其匯率持續下滑。越南金融業亂象令人心悸——11年前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會卷土重來嗎?

問題仍局限在金融領域

    “越南經濟中最近出現的問題,其實是發展中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階段的共同特徵,預計會演化成又一次東南亞經濟危機的時機還不成熟。”外交學院國際金融中心教授歐明剛説。
    他指出,根據以往對金融危機的總結來看,通脹率過高、外國遊資不正常的活動、股市樓市的狂跌可能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爆發金融危機的“徵兆”。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也對記者表示,爆發金融危機一般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外因,主要表現為資本的頻繁流動、出口大幅下降、外債過多;二是內因,主要表現為銀行資金鏈斷裂引發的經濟動蕩。
    從近來越南經濟的表現來看,倣佛已經具備了上述條件,但歐明剛進一步指出,除此之外,還要看這些問題佔整個經濟的比例有多大,會不會蔓延到整體經濟。
    歐明剛指出,越南現在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類似中國上世紀90年代初期,經濟發展主要以農業為主,而金融業在整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有限,再加上農業本身的封閉性,因此,此次金融領域的問題尚未影響到整體經濟。
    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金融研究所結構金融室副主任劉煜輝也表示,東南亞金融危機後,東盟各國已提高了警惕,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包括簽訂貨幣互換協定、成立共同外匯基金等。所以演化成亞洲金融危機的可能性非常小。

外匯管制或成救命稻草

    按照一般金融危機爆發的邏輯,先是在外國資本的鼓勵下本國貨幣升值和匯率浮動區間放寬,接著就是洪水一般的熱錢流入國內市場,引發資産價格泡沫,稍後就是實體經濟開始出現通貨膨脹,貿易順差開始急速下降乃至迅速轉為逆差,等這些投機熱錢賺得盆滿缽滿時,就迅速撤離,導致該國經濟受到重創。
    歐明剛指出,現在越南的外匯仍是受到政府管制的,緊要關頭政府肯定會有所作為,在一個不是完全市場經濟的國家,政府的作用是巨大的。
    在1993年,越南就頒布了《越南外匯管制條例》,明確規定:政府對外匯和外匯業務實行統一的國家管理;國家銀行行長就外匯和外匯業務的國家管理向政府負責;政府各部、部級單位、政府直屬單位、各省、直轄市人民委員會有責任按其職責、許可權范圍,對外匯和外匯業務實行國家管理。
    越南國家銀行6月6日發布通告,加強對外匯市場的控制,努力保持該國金融市場的穩定。通告規定,外匯自由市場只能買進外匯,而不得將外匯賣給個人,各外匯代理點買進的外匯必須上交國家,違規者將予以嚴懲。

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

    越南經濟動蕩會對中國經濟産生什麼影響?影響有多大?
    歐明剛分析指出,簡單來説,從整個經濟規模來看,越南還算不上一個很大的經濟體,所以經濟動蕩的輻射作用有限。
    “雖然,中國現在是越南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就越南來講,如果中國經濟出現問題,越南經濟肯定會跟著‘感冒’,但現在是越南經濟出問題,對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肯定不會超過地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歐明剛説。
    另外,我國的資本項目並沒有完全放開,外匯也是受到管制的,監管部門有能力控制資本流動。
    但近期我國連續的通脹和人民幣不斷升值也讓很多人擔心,中國會不會重蹈越南的覆轍。
    劉煜輝指出,金融危機的爆發很多都是因為外匯儲備不足造成的,而中國現在外匯規模已經超過G7的總和。但這也使我國陷入“兩難”,假如美元不斷貶值,那就意味著我們的資産在不斷縮水;而相應的人民幣升值又會引來熱錢的不斷流入,這會增加中國經濟的不穩定因素。
    他建議,中國現在最值得吸取的教訓就是調整産業結構,平衡國際收支,盡量減小和不穩定貨幣的關係,這樣輸入性的通貨膨脹才會得到抑制。

  相關稿件
誰帶越南經濟從天堂入地獄 2008-06-10
“外匯管制”拯救越南? 2008-06-10
越南錯配的貨幣政策給我們的警示 2008-06-10
誰讓越南從天堂到地獄 2008-06-06
越南金融危機加大周邊市場匯率風險 2008-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