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震災影響:行業受損不一 全局影響有限
    2008-06-05    本報記者:方燁 李佳鵬 實習生:劉穎雯    來源:經濟參考報

  四川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天。隨著各項工作的不斷深入,一份份損失清單也逐漸變得清晰,據不完全統計,僅四川一省就超過1萬多家工業企業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數百億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穆虹曾表示,此次地震造成的損失將成倍于今年的雪災。盡管最終統計結果尚未公布,但專家認為,此次震災對各個行業影響並不相同,從全國來看,並不會改變今年中國經濟的走勢。

對農業影響長遠

  “強烈地震會對生態環境産生多方面的破壞和影響,對農業的影響不容小視。”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初步估計,受損的農田將在1000萬畝以上。”
  四川是我國的農業生産大省,四川省的糧食面積佔到全國的6.1%,糧食産量佔到全國的6%。其中,夏糧面積佔到全國的6.9%,夏糧産量佔到全國的5%。雖然汶川處于高山峽谷區,農業並不十分重要,但是地震涉及的綿陽、德陽、廣元、雅安、成都等區域的農業受到巨大影響。據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日前介紹,已有50多萬畝農作物受災,大量在田夏收作物無法收獲。
  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可以耕作的土地了。劉慶説:“大量農田被淹、被毀,導致農田面積急劇減少。另外,新覆蓋上的衝積客土,其肥力和耕作性能很低,土地生産力可能大大降低。”
  劉慶還特別指出:“這次地震的重災區是成都平原以及周邊省市的重要蔬菜供應基地。由于受災區域海拔較高,蔬菜上市比平原地區晚,用于補充淡季的蔬菜供應。因此預計這次地震將對冬季的蔬菜供應産生較大影響。”
  國金證券行業研究員謝剛則著重強調了地震對水利工程損壞對四川當地農業的影響。他説,2006年四川稻谷産量居全國第五位,但同高峰時的1996年相比,總産量下降了38.78%,佔全國稻谷總産量的比重也從11.19%下降到7.32%,關鍵原因之一便是全省受災面積、尤其是幹旱面積的居高不下。“我們預計本次地震或將給四川片區農田水利設施工程帶來一定破壞,儲水與蓄水能力、水體調配能力都會受到削弱,2008年糧食生産受到澇災,尤其受旱災的影響,産量有可能明顯下降。”
  不過影響更多的是在四川當地,而不是全國。據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分析師施劍剛分析,此次50多萬畝的受災農作物面積僅佔2007年全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0.49%,以2007年四川省的糧食種植面積佔到全國的6.1%計算,受災面積對全國的影響比例為0.03%,影響比較有限。
  至于對生豬生産方面的影響,施劍剛認為,四川雖然是我國第一大生豬生産大省,但是生豬生産基地大部分集中在川南,成都、南充、資陽、達州、宜賓、涼山、綿陽和瀘州等8個主産地區豬肉産量佔全省比重為51%。盡管綿陽和成都在此次受災范圍,短期而言,由于交通運輸不暢等因素,四川省內的豬肉價格也可能出現波動,但是對國內長期的肉價走勢影響有限。

對工業影響不一

  地震對震區所有分布的工業都不可避免的産生影響,但是具體到各個行業,損害卻並不相同。
  化工産品行業是受損較為嚴重的行業之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涂料工程研究中心在其網站“中國涂料線上”上發表的報告顯示,盡管四川在中國制造業中所佔的比例不大,但是短期、小范圍內,對化工領域仍可能産生影響,尤其是磷化工業。
  四川是我國第四大磷礦儲量地和磷礦石産地,金河、清平和天池3個磷礦的産量佔全省總産量的95%以上。其中金河——清平地區就在什邡市和綿竹市附近,距離震中汶川100公里之內。從目前的情況看,這3個磷礦在此次地震中無一幸免。其他許多磷礦也因為擔心有余震、停電或者運輸不便而停工停産,這將導致磷供應量下降,對磷礦、黃磷産業鏈的價格形成有刺激作用。
  另外,該報告稱,四川金路34萬噸PVC和25萬噸氯鹼裝置已全線停車,何時恢復生産尚未確定;四川某大型乙醇生産企業煙囪在地震中倒塌,其裝置目前處于停産狀態,其他大部分生産企業也要經過仔細檢查之後才能確定地震對設備造成的影響,以及是否會影響繼續生産;四川兩大油脂化工生産商四川天宇與四川西普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特別是四川西普位于震中附近的綿陽,目前水電供應已經中斷,工廠也已關停,生産重啟時間尚不能確定。
  地震對災區當地的食品飲料業影響也難免,尤其是豬肉加工業。不過據專家分析,一方面四川地區此前由于受到藍耳病的影響,生豬出欄量已經大幅下降,去年已經開始成為生豬的輸入省,另一方面四川生豬生産基地主要並不分布在震區,因此心理影響可能會大過實際影響。另外,四川是國內白酒大省,但目前是白酒銷售的淡季,影響也有限。
  與此同時,對于人們普遍擔心的有色金屬行業,業內人士認為影響也有限。據長江證券分析師葛軍介紹,川渝地區全國有色金屬中,産量佔比比較大的主要是鉛、鋅和鋁材,其中,鉛精礦全國佔比為10.5%,鋅精礦全國佔比為7%,鋁材全國佔比為8.6%。“川渝地區的地震災害將給全國的鋁材生産以及鉛鋅供應産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不過鑒于其産量總體佔比相對較小,因此影響有限。”
  對紡織業影響更小。聯合證券分析師汪蓉認為,此次重災區主要集中在山區,紡織企業極少,服裝企業幾乎沒有,幾家公告的企業也屬于間接受損,因此災害對于紡織服裝行業影響不會很大。而從遠期需求看,由于帳篷、被子、布料、衣物和醫用紗布等是災後救人、安置死難者和幸存者以及災後重建急需的救災物資;而當災區人民生活完全恢復後、重建家園之時,也需要重新採購生活物資,預計屆時對紡織品服裝的消費需求可能會有帶動作用。
  至于地震對全國工業的整體影響,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日前表示,災害對全國工業生産産生的影響比較有限。此外,許憲春還認為,災害會對投資産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受災地區的投資將會呈加速態勢。對比年初的雪災,統計顯示,受災的六個地區比全部城鎮投資增速高出7.8個百分點。

對整體經濟影響不大

  除了農業和工業影響之外,旅遊業的受損情況是眾人最為關心的。旅遊業是四川經濟支柱産業之一,四川是全國第八個旅遊總收入突破千億元的省份,更是全國唯一旅遊收入佔GDP比重超過8%的省份。然而,四川省旅遊局局長張谷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汶川地震至少已造成四川旅遊業損失達624億元,相當于去年四川省全年旅遊總收入的一半。
  盡管影響較大,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並不會改變旅遊行業長期向好的態勢。申銀萬國日前出臺的報告稱:“出遊便達性和安全擔憂等因素使得短期內此次地震不可避免地將對四川省內及其周邊地區的旅遊行業形成較大的衝擊,但從長期和整體來看,影響有限,不會改變行業長期向好的趨勢。”
  另外該報告還表示,短期內地震將對四川省內及其周邊地區的旅遊業産生較大衝擊,但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內其他地區或將因此而有一定程度的受益。
  盡管震災對各個行業都會産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但分析人士認為對全國經濟整體影響有限。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穆虹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次地震特別嚴重,損失特別巨大,尤其是給災區,特別是重災區的存量資産和生産設施造成極大的破壞,對當地生産總值的影響肯定是巨大的。據我們了解,受災主要是川北地區,相信災害對整個四川也會構成相當的影響,但是四川在全國GDP總量中所佔的比重大概是4%左右,重災區佔的比重大概只佔千分之幾,所以這次災害對全國生産總量相信會有一些影響,但是是有限的。”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也持相同觀點。她以美國新奧爾良遭遇的卡特尼娜颶風與此次四川等地遭遇的地震對比,強調地震對局部經濟影響確實會比較大,但是“宏觀經濟的總體影響不大,甚至還有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
  她説,作為美國主要的石油加工地之一,新奧爾良2005年遭受颶風襲擊,災難帶來的經濟損失超過1200億美元,直到今天新奧爾良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此次地震也給我國汶川以及鄰近地區帶來了巨大人員傷亡,基礎設施嚴重破壞,斷電,斷水,房屋倒塌,交通運輸中斷,所有市場活動停止,雖然總體的損失要到救災告一段落以後才能最終統計出來,但是汶川地區的經濟可能多年都不容易恢復。
  然而,“如果沒有其他變數,以中國經濟增長目前的環境和態勢,汶川地震不會改變我們對中國2008年的宏觀經濟平穩增長的預期。”左小蕾説。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