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以來越南經歷三次經濟危機
    2008-06-04    作者:高健    來源:中國證券報
  自1976年統一成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以來,包括目前正處于危機邊緣的貨幣危機,越南共經歷3次重大的經濟危機。
  第一次是1985年9月14日越南盾貶值危機,這主要是由越南政府為穩定通脹而主動進行的貨幣改革引起的。貶值後,1美元可兌換的越南盾由原來的200盾增加到3700盾。這次貶值措施在至1986年9月的一年內,引發通脹率持續走高。
  第二次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越南鄰國泰國的貨幣泰銖被嚴重高估後遭拋售是該危機的導火索。由于越南並非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經濟體,該國並未成為危機中人們關注的焦點。但在這場席卷了幾乎整個亞洲的金融風暴中,越南同樣遭受了貨幣嚴重貶值和高通脹的沉重打擊。
  第三次危機緣于越南盾連續貶值。為促使越南盾對美元升值並降低通脹,越南央行自2007年底至今先後三次提高每日越南盾兌外幣交易浮動幅度至2%。同時,越南央行設定了每日參考匯率。然而,越南盾情況卻不見好轉。
  相關稿件
裁員求生 越南金融危機累及中資企業 2008-06-05
新亞洲金融危機發出警告 防重蹈越南貨幣政策錯配覆轍 2008-06-05
越南經濟為何從天堂到地獄 2008-06-05
越南盾遇危機 中國應提高警惕 2008-06-05
越南股市崩盤不會殃及中國A股 200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