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重建催生5000萬噸鋼材需求
    2008-06-03    作者:董文勝    來源:中國證券報

    [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隨著抗震救災工作重心的轉移,圍繞災區近1500萬人的重建工作成為輿論焦點。鋼鐵行業分析師們認為,如此大規模的災後重建,意味著在5-10年內將産生5000萬噸的鋼材需求。由于受國家價格政策幹預,災區鋼材價格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年均增加500-1000萬噸需求

  “災後重建對鋼材的需求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不過,這個需求會在接下來的5-10年內慢慢釋放。”
  “我的鋼鐵網”資深分析師徐向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災後重建也是一次城鎮化的過程。按照每年我國每人平均鋼材消費量330公斤計算,災區重建每年用鋼材至少500萬噸,10年完成重建過程的話,至少需要5000萬噸鋼材。
  徐向春表示,1500萬人口,按每人平均30平米住房面積計算,總計4.5億平米。而每平米用鋼材30-40公斤,災區重建僅住房就需要用建築鋼材1350萬噸-1800萬噸。這還不包括道路、橋梁、以及居民生活品質提升所需要用的其他品種鋼材。不過,災後重建所形成的對鋼材的需求不是短時間內能釋放出來的,至少需要5-10年時間。

鋼廠中長期受益

  “災後重建對鋼鐵行業來説,意味著景氣周期的延長。鋼廠在接下來5-10年時間內,都會受益。”
  中信證券鋼鐵分析師周希增認為,鋼材消費有一個運輸半徑問題,通常不大于500公里。因此,此次地震直接受益的鋼鐵公司有重慶鋼鐵、攀鋼鋼釩。另外靠近災區的鋼廠有華菱管線、馬鋼股份、安陽鋼鐵。隨著重建工作的深入展開,國內建築鋼材市場會表現強勁,像八一鋼鐵、唐鋼股份、馬鋼等建材比重大的公司受益明顯。
  記者注意到,盡管受災後重建對鋼材需求的預期在不斷增強,近期,國內建築鋼材市場還是出現了小幅回調,螺線産品價格開始盤整。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螺線産品價格上漲過快,現在回調也是市場的正常反應。畢竟,鋼材市場傳統淡季在6-7月份,市場對鋼材價格能否保持強勢還有些擔心。

災區鋼價不會有太大起伏

  “市場需求旺盛並不意味鋼廠可以獲得暴利。災區價格幹預政策會平抑物價。”
  記者了解到,最近,由于各省市紛紛援建災區所需的活動房屋,像彩涂板、鍍鋅板這一類材料價格出現全線上揚。不過,政策的價格協調機制也開始發生作用。寶鋼這樣的龍頭企業鋼材價格上揚幅度並不大,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價格。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