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復市漸現生機
    2008-06-02    作者:龔雯    來源:人民日報

    [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流動售貨車開進受災村

  5月27日,2輛流動售貨車開進四川省都江堰市蒲陽鎮涼水井村,車上主要是群眾急需的商品,包括殺蟲劑、洗衣粉、水杯、蚊香、衛生紙、碗、桶等,經營者為四川老鄰居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村民唐義祥説:“地震前,買東西方便得很。地震後,超市塌了,沒法子買東西了。”他很快從流動售貨車買了一堆急缺物品。2輛車在村裏大受歡迎,賣得最俏的是殺蟲劑和蚊香。
  這一天,50輛“長安”小麵包車分別出現在都江堰、什邡、綿竹、江油等重災區,它們滿載貨品,奔跑著,忙碌著,為受災群眾提供服務。這是商務部在災區投入的首批流動售貨車,撥給15家“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承辦企業,對口幫扶15個重災縣。計劃投入500輛,平價銷售,保障一些災情嚴重的邊遠鄉鎮商品配送與供應。
  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司長常曉村説,流動售貨車是第一步,第二步將在鄉村和災區集中安置點建起3000個臨時售貨大棚和5000個商業網點板房,第三步是結合災後重建,科學籌劃商業網點規劃和建設布局。

恢復災區商業網點不能等

  隨著抗震救災全面推進,作為恢復重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盡快恢復災區商業流通、盡量滿足受災群眾日常生活需要迫在眉睫,但面臨的困難前所未有。
  據不完全統計,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商務係統傷亡數約萬人,全省商貿流通企業和服務企業因災不同程度受損66661家,直接經濟損失逾318億元,商品交易市場、批發市場以及外貿、零售、餐飲、賓館業嚴重毀損。
  經過努力,四川有1萬多家受災商貿流通企業恢復經營,一批“帳篷超市”、“帳篷商店”也成功搭建。在綿竹,600多家未受損和輕微受損的商業網點已恢復營業,一些餐飲企業重新開張。

下鄉進村是難點也是重點

  總體看,災區商業服務業恢復營業還處于零散和局部狀態,商品配送能力和儲存場地嚴重不足。常曉村説,在確保災區供應不斷檔、不脫銷的同時,爭取到6月初,縣以上絕大多數商業網點都恢復起來。
  鄉、村恢復市場經營是難點也是重點,得花大力氣,據了解,僅此次對口幫扶的15個重災縣,就有491個鄉鎮、3183個村。除了組織大型零售骨幹企業走村串鄉,政府還將給予補貼。另外,經營中保質保量,流動售貨車不得擅自改變用途。商務部和建設部已決定聯手推促復市,按每1000套過渡安置房配套設一個50—60平方米的商業網點,6月中旬前在每個帳篷臨時安置區開設1—3個約20平方米的網點。

  相關稿件
核銷地震呆賬貸款能否讓銀行"吃一塹長一智" 2008-05-28
買房觀念是否因地震而起變化 2008-05-28
借鑒美日經驗完善銀行地震風險管理 2008-05-27
中國人壽:本次地震賠付筆數將為世界之最 2008-05-27
BP中國向地震災區捐款總額已經超1000萬元 200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