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對上市公司業績影響有多大
    2008-05-29    作者:陸洲    來源:中國證券報

    [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讀者來信:
  面對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一些上市公司紛紛慷慨解囊,獻出愛心,我們十分欣慰地看到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感在增強。同時,作為上市公司的小股東,我們也很想了解企業捐贈的相關政策、捐贈對公司業績和公司發展的影響等方面的情況,希望有關專家為我們解答一下。

  近期,一些上市公司向四川地震災區人民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按照滬深交易所的要求,相關公司均發布了捐贈公告,詳細介紹了公司自身、公司高管和員工的捐贈情況。就投資者普遍關心的一些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財政部科研所財務會計研究室主任徐玉德。徐玉德介紹,現行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他説,上市公司一般都有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規定董事會可以動用的支出限額;公司在募集資金過程中和年度股東大會上也都規定了年度資金使用計劃,捐款應該不會超過公司自身的承受能力。因此,捐贈行為發生後,盡管在現金流上確實出現了凈流出,公司短期財務狀況或受影響,但不會對公司業績造成重大影響,不會影響公司的長遠發展。

捐贈額可部分稅前扣除

  現行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例如,某中央企業2007年實現利潤近10000億元,那麼,該企業的捐贈扣除限額為10000億元12%=1200億元,即這1200億元不需要納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中繳稅。
  徐玉德指出,以前公益救濟性捐贈在利潤表中的“營業外支出”列支,現在單獨填列,基數從原來的納稅調整前所得額變更為納稅調整後所得額。2008年開始,公益救濟性捐贈的基數變為會計利潤的總額,比例由過去的1.5%(金融保險企業)、3%(一般)、10%(文化藝術)、100%(紅十字會、農村教育、青基會等)統一為12%。
  在這裏,年度利潤總額是指企業依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的年度會計利潤。稅法強調,捐贈要向正規機構進行,並取得捐贈專用收據用于入賬,不用履行其他手續。
  但也有人認為這一抵扣比例仍然偏低。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慈善總會會長范寶俊曾表示,按照以前的稅法,企業向國家特許的22家大型慈善機構捐款是可以享受全額免稅的。而如果按照新的稅法,企業向這些組織捐贈時,就會考慮捐款總額不能超過利潤總額的12%,從而減少了捐贈數額。舉例來説,一個年利潤1000萬元的企業,原來想捐款300萬元,現在它可能就只願意捐120萬元了。
  至于公司高管個人的捐贈,徐玉德認為,由于捐贈的是個人資産,與公司沒有關係,僅適用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扣除,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沒有影響。

不會超出公司承受力

  眾所周知,鑒于上市公司股權的特殊性,它將自己資産的索取權和未來利潤的支配權,以股份的形式出售給了股東。公司經營投資活動所獲得的利潤,除了擴大經營所必需的投資之外,最終將以紅利、回購或清算價值的形式,返還給股東。
  與此同時,面對如地震這樣的特大災難時,上市公司尤其是大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作為中國經濟的脊梁,理應成為危難時刻的中堅力量。事實上,汶川地震發生後不久,上證所就發布了《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每股社會貢獻值”概念,要求各上市公司增強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意識,根據所處行業及自身經營特點,形成符合本公司實際的社會責任戰略規劃及工作機制。
  徐玉德指出,從法律上來講,上市公司高管是沒有權力直接拿公司的錢來捐獻的,它必須尊重所有股東的意志,在股東授權的情況下履行法人的社會責任。從此次公司公告來看,捐款的公司無一例外都召開了董事會,捐款決定也都是由董事會作出的。由于董事會是由股東大會推選並授權處理公司各項事宜的專門機構,所以做出相關的捐款決策是合理的。

  相關稿件
核銷地震呆賬貸款能否讓銀行"吃一塹長一智" 2008-05-28
買房觀念是否因地震而起變化 2008-05-28
借鑒美日經驗完善銀行地震風險管理 2008-05-27
中國人壽:本次地震賠付筆數將為世界之最 2008-05-27
BP中國向地震災區捐款總額已經超1000萬元 200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