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生産艱難恢復
    2008-05-29    作者:李新玲    來源:中國青年報

    [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黃沁菊站在自家的院子裏,用一個大耙子翻動著曬在地上的黃背木耳。旁邊是自家用篷布和塑膠布搭起來的簡易帳篷,裏面擺著從快塌了的房子裏搬出來的床、電視、冰箱等東西。
    黃沁菊是四川德陽市什邡洛水鎮洛城村的村民。5月28日,她正等著村裏帶人來買木耳,聽説這是一個大買主,會買一兩千斤,每斤八九塊錢。不過,這不如往年。5月12日的大地震不僅把房子震壞了,還把種木耳的菌棚震壞了,少收了好多木耳。但黃沁菊已經很滿足了。
    據四川省農業部門統計,作為四川省食用菌主産區的什邡市受地震影響非常嚴重。當地種植食用菌的大棚許多都倒塌,損失菌袋達2.8億袋,直接經濟損失達9.5億元。
    21歲的朱靜剛下班回來,因為她工作的德陽利森水泥廠的庫房馬上要塌了,必須檢修。12日的地震讓這個水泥廠受到損失,因為存了許多原料,所以工廠18日就恢復了生産。5月27日,還發了1000元的基本工資。不過,等原料用完了,工廠就會停産一段時間進行整體檢修。
    “希望時間不會太長,在家裏也沒有意思。”朱靜盼望著工廠能夠恢復生産。
    不過,剛剛和別人投資八九十萬元準備開水泥廠的張慶芳就沒有這麼幸運了。5月12日上午,工廠開會準備第二天開業,下午就發生了大地震,因為是租別人的老廠房,廠房都塌了。
    全國五大磷肥生産基地之一金河磷礦在大地震中幾乎全部被摧毀,死亡300多人。在礦上從事銷售的周先生只能回到洛城村的家裏。
    腦袋靈活的人把家裏安頓後,開始經營小生意。在洛水鎮,鎮政府的受災群眾安置點門口的大街上,搭起了好多各種顏色的地震棚,原來在街上開店的商人們,從倒塌或者損壞的房子裏把貨物拿出來,開始新的經營。
    一個賣服裝的婦女,説地震損失了好幾萬塊錢的貨,剩下的東西只能便宜賣掉。原來能賣140元的牛仔褲現在只賣60塊錢,碰到特別困難的鄰居,她還會把衣服送給人家。這位姓文的婦女説:“誰都困難,幫一下吧。”
    30多歲的周祿軍則從昨天開始重新賣肉,他家裏有20多頭豬。現在每天很快就賣掉一頭豬,價格也和地震前一樣,12元或者13元一斤,“政府不讓漲價。現在豬飼料倒也沒漲,但能維持到什麼時候就不知道了。”
    如今,在忙碌救災的大街上,開始出現了新的聲音:“舊冰箱彩電的賣!”以前收大蒜的李富有重新把自己的家用三輪車開上街,在各種地震棚之間穿梭。這次他是收礦泉水瓶,出來一個小時就收了 1000多個。
    “5分錢收一個,這種瓶子原來我們這很少,現在每家都發了好幾箱,平時喝水就喝這種水。瓶子得回收啊!”
    本報什邡5月28日電

  相關稿件
四川災區群眾恢復生産可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2008-05-29
巴拿馬政府購買大米穩定米價促進稻谷生産 2008-05-28
分析指出:石化行業生産運作存在三大問題 2008-05-27
得邦電子與飛利浦合資生産節能燈 2008-05-27
地震災區恢復生産莫忘“安全第一” 200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