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看到電信競爭的天空
    2008-05-26    作者:方家平    來源:瀟湘晨報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發布了《三部委關於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通告》,鼓勵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併,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併入中國電信,中國鐵通併入中國移 動。(5月25日《新京報》)

  以“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為宗旨,我國電信行業先後進行過三次電信體制改革,此次改革是第四次。應該説,不斷深化的電信體制改革,給長期壟斷下的電信業植入了競爭觀念。公眾從電信體制改革中分享到了電信資費下降、服務質量提升、通信更加便利等諸多改革實惠。
  電信行業需要改革,但改革如果僅囿于現有企業的排列組合,其消除壟斷、建立競爭格局的目標是很難實現的。打破了一家的壟斷,另一家的壟斷又在形成。在“移動替代固網”的效應下,中國移 動去年利潤就達870多億元,數倍于中國電信的266億,其他幾家電信公司更難望其項背。當然,這正是此次電信再次重組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考慮到重組方案的均衡性問題,此次電信重組就特別注意兼顧三家企業的規模實力相當。這固然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促進競爭,但這種競爭仍然不是自發和有效的。因為困擾我國電信業深層次的問題——電信運營企業都是國有大型企業,産權過於單一——並未有效解決。
  一場基於國有壟斷電信運營商的利益而進行的辛苦、忙碌的改革,註定給公眾帶來的只是抱怨和不應該承擔的高支出。要避免這個結果,我國電信業的改革必須徹底擯棄部門利益,大膽引入外資或民營資本等非公有資本,將這些電信企業變成真正的競爭主體。
  長期以來,電信行業對於民營資本和外資的進入之門總是處於關閉狀態。儘管國家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電信等壟斷行業和領域,但是受制于部門利益,民營資本和外資要進入國內的電信基礎運營領域仍然是“無法完成的任務”。民營資本在多次被主管部門叫停之後已全面退出了基礎電信運營領域。我們承認作為事關國家安全的電信基礎運營領域,必須審慎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但一個可行的辦法是,在國有資本掌控一兩家電信基礎運營商的前提下,完全可以組建一家甚至幾家由非公有資本為主導的電信運營企業。
  沉迷于國有資本一股獨大的電信改革,必然會受制于相對僵化的體制和千絲萬縷的內部關係。即使是大規模的重組,也只能是修修補補或者極為有限的制度改良。惟有在電信基礎運營領域,打開非公有資本這扇門,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電信競爭格局。我們期待這一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