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衛星:危難時刻顯身手
    2008-05-26    作者:李方    來源:市場報

    [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5.12汶川大地震”瞬間奪走了數萬人的生命,強震也令震區大部分通信光纜、通信基站被破壞,常規的行動電話和固定電話全部中斷。此時,準確及時地了解震區情況可謂十萬火急,汶川縣委書記用救災先頭部隊攜帶的海事衛星設備往外打通了第一個電話,及時向外界報告了災情。
  “海事衛星”通訊設備可謂危難時刻顯身手。在接下來的抗震救災中,中國交通通信中心、幾大電信運營商緊急調運了大量的海事衛星設備到災區,海事衛星電話對保持災區通信通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此前海事衛星設備的應用並不普及,許多讀者都希望了解海事衛星設備的相關情況。

海事通信衛星支援語音通話和數據傳輸

  最早用于海難救援的海事衛星通信係統,主要由同步通信衛星、移動終端、海岸地球站以及協調控制站等部分構成。海事衛星係統在海事上的應用為直撥電話、電傳、傳真、電子郵件、數據連接、船隊管理和緊急狀態示位標。海事衛星係統還為海事遇險救助和陸地較大自然災害,提供免費應急通信服務。海事衛星有多種不同的移動衛星通信係統,通過一係列終端向用戶提供不同的服務。現在所有的陸用終端包括手持終端,類似于現在的手機、車載終端和攜帶型終端,在這次汶川大地震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就屬于陸用終端。
  交通部中國交通通信中心副主任殷林介紹,由于海事衛星電話不需要地面通信設備,其終端設備,能把有關信號發到空中,由空中的海事衛星係統接收後,再通過海事衛星係統把信號傳輸到目的地。因此,在各種突發事件中海事衛星通信係統能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事衛星利用了有限的34MHz頻寬頻率資源,為全世界提供了將近15萬只通信終端的服務業務。海事衛星的數據通信協議是經過了多方面的論證,考證設計而成,在上世紀90年代初投入使用。經過將近15年的使用考驗,證明它是一個穩定、可靠的衛星通信係統。
  海事衛星通信係統可以提供低速率(4.8k)語音和數據服務,也提供高速率(64/128k)數據服務,並且可以和公共電話網相聯通。海事衛星通信係統還可以提供真正的運動中通信,一個車載的終端可以在110公里/小時速度下通過衛星傳輸視頻圖像、數據、話音。通過多個終端捆綁,通信數據率可高達512kbps。據了解,深入地震災區的新華社記者也是通過海事衛星通信係統的數據傳輸功能,在第一時間發回了照片及文字稿件。

海事衛星寬頻係統將實現飛行中通話

  經常乘坐飛機的人都知道,在空中飛行時是不能通話和上網的,因為在飛機起飛前一定要關閉手機等無線移動通訊工具。而最快在明年,基于海事衛星通訊的空中寬頻業務將徹底改變這一現狀。據國際移動衛星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安德魯表示,國際移動衛星公司繼率先在陸地上推出寬頻業務後,目前正積極向海上、航空領域發展,明年三季度將在飛機上、海上實現信息化。
  據安德魯介紹,國際移動衛星公司將在海上實現寬頻服務後,計劃2007年第三季度在市場投入商用,利用海上寬頻業務實現海上信息化。此外,他們力爭明年第三季度推出空中寬頻業務。屆時,乘客們在飛機上便可享受上網及通話服務。
  以前,海事衛星電話又大又沉。“我們將于明年提供手持機話音服務,每部手機售價在450美元左右。”安德魯説,海事衛星的手機將變得越來越小巧。這一變化緣于2006年國際移動衛星公司與Aces(亞星)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收購了亞星。國際移動衛星公司入主亞星後,將改造亞星的網絡體係,並將其融合進In-marsat網絡體係,滿足用戶對移動衛星手持機在品質和價格上的訴求。
  作為海事衛星在中國的唯一運營商,中國交通通信中心主任楊洪義表示,目前正在考慮向中國民航、海事單位提供有關寬頻業務,屆時,乘客在飛機上、船舶上都能以492K的速度上網及通話。

海事衛星通訊係統發展方興未艾

  海事衛星通訊係統的最大特點是它的移動性,以及無需地面基站,直接實現通話及數據傳輸的便利性。但由于海事衛星使用的L頻段為俗稱的黃金頻段,所以它的通信費用昂貴,並不適用于普通人群。
  前些年,在世界范圍內致力于將衛星電話作商用、民用推廣的依星公司就遭遇了用戶數量不足以及通話成本昂貴等問題。相信隨著數據傳輸、上網等多種功能的開發與使用,在用戶數量達到一定基數後,衛星電話的使用費用可一下降到一個合理水準,GSM行動電話也是經歷了一個從“奢侈品”到大眾消費品的漫長過程。
  在日前開幕的2008世界通信大會上,就這次地震災難之後衛星電話應怎樣發展的問題,北京郵電大學闞凱力教授表示,把衛星通信電話全部普及在目前來説還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它“非常不經濟”,“以後國家可以考慮在偏遠的山區和多災地區增加一定數量的衛星通信電話”。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工程師楊然也認為,“政府公共安全部門,像公安、軍隊、消防可以考慮多配置些,以便在災難發生後可以盡快恢復通信。”

  相關稿件
銀監會要求銀行核銷借款人因地震無力償還債務 2008-05-26
地震災區恢復生産莫忘“安全第一” 2008-05-26
地震重創四川旅遊業 2008-05-26
地震災區急需過渡安置房 2008-05-26
四川92%上市公司受地震影響較小 200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