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災上市公司呼吁:開辟融資“綠色通道”
    2008-05-22    作者:彭友    來源:上海證券報

    [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使得不少四川上市公司在人員、資産、經營等方面損失慘重,也使得公司在後續發展中面臨不少困難。多家四川上市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希望監管部門、銀行等為受災公司開辟融資的“綠色通道”,幫助公司渡過難關。

  記者獲悉,汶川地震發生後,四川證監局即通過多種渠道發文,要求轄區內公司盡快查清、申報受災狀況。同時,上市公司還可以向其提出恢復生産、發展的建議。
  “希望監管部門能夠為受災企業開設綠色融資通道。”金路集團董秘彭朗對記者説。
  據了解,監管部門對于上市公司再融資有多種硬性指標要求,但這次地震災害卻打亂了一些公司的發展規劃,導致其達不到有關指標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再融資也就成為一道難以跨越的“坎”。
  川投能源董秘謝洪先也表達了類似的意思。2007年,川投能源定向增發收購了大股東持有的田灣河項目。謝洪先説,監管部門審批再融資時,需要參考前次募集資金的使用效果。但這次地震,無疑會使田灣河項目的工程進度、效益都受到影響。“希望監管部門能夠特事特辦,將受災企業再融資的條件放寬。”謝洪先説。
  另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則表示,希望監管部門為受災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債“放行”。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發行短融債同樣有“硬指標”,對企業的償債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而遭遇震災的公司,短期內的業績可能不會有多大起色,受災企業可能面臨雙重困境。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上市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此前,一些企業在上市或股改之時承諾,將在規定時限內進行現金分紅。但這次地震,使得公司現金流非常緊張,這種情況下進行現金分紅,無異于對本來疲憊不堪的上市公司進行“抽血”;但如果不按照此前的承諾進行現金分紅,則又是一種明顯的違規行為。
  “監管部門能否考慮允許已作出承諾的受災公司今年不進行現金分紅,而在此後的時間裏對投資者進行相應補償。”上述高管建議説。
  此外,也有上市公司人士表示,在目前銀根日益收緊、貸款日益困難的情況下,希望銀行能撥出專門貸款,支援受災公司渡過難關。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