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災區重建 貨幣政策作用多大
    2008-05-21    作者:李畫    來源:國際金融報
  昨日(5月20日),按照央行規定,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上調0.5個百分點,但對受災嚴重的四川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暫不實施此項規定。對某幾個城市的一類金融機構暫緩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對四川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暫不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是對一個突發事件的緊急處理”,北京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呂隨啟認為,央行執行該政策的象徵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貨幣政策是針對全國的一種宏觀政策,增加或減少貨幣的投放對災區重建沒有太大影響。在呂隨啟看來,集中資金支援災區建設,主要還需依靠國家和地方財政的支出,以及全國捐款和以商業化運作方式得到的救助資金。
  此前,有消息稱,央行可能會發行國債為災區重建籌集資金,記者向多位有關人士咨詢均未得到證實。和呂隨啟持相同觀點、中央財經大學銀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巨額的財政收入足以承擔大部分災區重建任務,沒有必要發行新國債。
  同時,郭田勇還認為,如果財政吃緊,可以直接動用一部分外匯儲備購買進口高技術含量産品和設備,以支援災區重建。
  重慶大學貿易與行政學院院長、農村金融研究員冉光和認為,存款準備金率暫不上調在短期內對災區沒有太大影響。冉光和説:“暫不上調部分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針對災後重建工作,而目前災區最需要的是救災。”
  據了解,為加大對四川地區的信貸投入,提高抗震救災自救能力,除暫不上調受災嚴重的四川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外,央行還督促川內各中心支行,將金融機構(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再貼現、頭寸再貸款需求及時電話請示分行,特事特辦,不受限額限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