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受地震災害影響,作為陜西漢中市經濟支柱企業的漢中八一鋅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八一鋅業)目前仍未恢復到正常日産量水平。地震發生後造成的交通和電力供應中斷成為八一鋅業産能恢復的主要障礙。 外界對陜南鋅冶煉産能中斷情況有多種傳言。在漢中勉縣的八一鋅業作業區,記者幾乎很難看到地震給這家國內主要産鋅企業帶來的直接破壞,工廠作業區依然一片繁忙,閃着銀光的一摞摞鋅錠正被源源不斷地送進廠區倉庫。 八一鋅業總經理劉學武説,有研究報告説震後川陜甘地區鋅冶煉産能中斷總量有50萬噸,但綜合八一鋅業和周邊冶煉廠的情況,産能中斷的總量不會超過40萬噸。 記者還看到,在公司辦公區和作業區,分別張貼着公司管理層和工人對地震災區捐款的名單。 劉學武告訴記者,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當日,距離震中350公里的漢中同樣震感強烈,“在辦公室幾乎晃得站不住”。勉縣主廠區的一個煙囪頂部因地震出現裂縫,寧強分廠車間頂棚倒塌。儘管有應急處理措施,但八一鋅業依然有兩名工人在5月12日地震發生時被濺出的鋅冶煉用高溫液體燙傷;同時有兩名工人因慌亂跳樓逃生而摔傷。 八一鋅業是漢中市産值最大的企業。目前年産能為12萬噸,2007年位列國內同行業産量12位,至明年底還將有10萬噸的鋅冶煉産能投産。“地震發生後,公司全面停産。直至5月14日漢中市解除地震預警,公司才開始逐漸恢復産能,目前日産能恢復到正常水平的70%-80%。”八一鋅業副總經理張曉華説,“停産三天使得公司鋅産量減少900噸左右,直接和間接損失500萬-600萬元。” 張曉華説,地震對公司的冶煉設備並沒有産生太大的損壞,但因地震帶來的交通和電力中斷對公司的生産恢復帶來較大的障礙。交通中斷使得原料和産品輸送受到極大限制。正常情況下,八一鋅業每天需要近700噸左右的鋅精礦供給,主要來自甘肅、青海、陜西、四川等地以及西藏和新疆的一部分。但地震造成的寶成線的中斷和隴南地區公路受損使得原料供應幾乎中斷。 同時,八一鋅業産品銷售嚴重依賴鐵路,鐵路交通的中斷使得公司不得不依靠公路運輸繞道安康向外送貨。八一鋅業每天300噸的鋅産量,“現在卻只能每天往外送2-3個集裝箱。”八一鋅業辦公室主任夏城業説。而且,鋅生産嚴重依賴電力。正常情況下,八一鋅業每天需電120萬度左右,經過震後恢復,目前的供電也只能維持在正常水平的70%-80%。 但劉學武對於企業産能的恢復充滿信心。他認為,隨着電力和交通的逐步恢復,包括八一鋅業在內,多數震區範圍內的鋅冶煉企業會在此後1個月左右時間內將産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