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不會“震”高長期物價 加息預期趨弱
    2008-05-15    作者:張喆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此次地震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總體不大,不會超過年初雪災的影響,短期內物價壓力或有所抬升,但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如同年初雪災後的大討論,汶川地震之後,市場不禁再度發問,“從緊”貨幣政策會否因此進入觀望期,甚至松動?

短期或推高隨之將回穩

    強烈地震引發市場對于經濟增長放緩、産品供應短缺、生産能力中斷等等各方面的憂慮。
    目前地震的破壞程度以及經濟受損狀況還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不過,各大機構出具的分析報告幾乎達成一項共識,即此次地震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總體不大,不會超過年初雪災的影響,短期內物價壓力或有所抬升,但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摩根大通在一份分析中稱,此次地震對宏觀經濟造成的影響遠不及年初發生的雪災,相對于華南地區夏季頻發的洪災,此次地震産生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摩根大通提供的數據顯示,四川GDP(國內生産總值)的20%源自農業,遠高于國內11%的平均水準,因此市場擔憂地震會進一步加大我國食品價格的上漲壓力。
    此外,四川的農業及大米産量分別佔全國的6.1%及7.3%,四川也是中國最大的生豬養殖基地,佔全國生豬産量的11.6%,而豬肉和糧食也是前期推高物價的兩大主要因素。不過,摩根大通也表示,災區位于四川省北部,處于相對貧困的山區,並不是重要的農業産區。
    “盡管此次地震可能導致受災地區的物價出現短期波動,然而一旦地震的影響消退,經濟活動將恢復正常,部分食品價格也將隨之回穩。”
    與上述看法有相似之處,興業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魯政委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就目前情況來看,地震對宏觀經濟最直接的影響是價格。
    “四川是一個生豬生産大省,這是一個問題。一方面地震破壞了當地的生豬生産,另一方面也會破壞當地的生豬外運,短期內可能會對豬肉供應和價格都有影響。”他説。

加息預期趨弱

    就在地震發生當日下午17時 ,央行即宣布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此舉表明,央行不會因為地震改變從緊的貨幣政策。不過魯政委表示,他“堅定”地認為近期不會加息。
    其給出的理由在于,地震固然可能推高物價,但其屬于臨時性衝擊;在面對地震可能造成交易中斷、流動性恐慌的情況下,央行應當審視度勢,避免高舉高打;為災後重建提供便利,而加息顯然短期內會加重企業成本負擔。
    “像這種地震雪災(的影響),不是需求方面的問題,而是供給方面的問題。”中國社科院金融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研究室主任彭興韻告訴本報記者。
    “通過貨幣政策解決供給方面的問題是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的,財政政策應該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主要還要加大(財政)補貼。”

回眸“災難”時期的貨幣政策

    “‘非典’在2003年4月份對整個國家有很大的衝擊,因此在非典階段就不得不把事先設計好的有關適當收緊貨幣供應量政策調整為冷靜觀察。” 2005年3月21日,釣魚臺國賓館,央行行長周小川在“2005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演講中,回顧了“非典”時期的貨幣政策操作。
    很容易聯想到的是,7.8級的大地震後,從緊的貨幣政策是否也會進入一個“冷靜觀察期”?
    此次地震的宏觀經濟環境,與“非典”時期既有相似之處,亦有不同之處。
    社科院金融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研究室主任彭興韻對《第一財經日報》回憶,在國際經濟環境上,當前的情況與“非典”時期有相似之處。“非典”爆發前後,恰逢“911”事件後美國進入降息時期,聯邦基金利率從6%一路降低到了1%;現在,美聯儲也是處于一個低利率時期,去年至今,聯邦基金利率從5.25%降至當前的2%。
    “但是地震和‘非典’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地震影響的范圍還是比較局部的,而‘非典’對旅遊、商業的影響則是全國性的。”彭興韻説。
    他回憶稱,在2002、2003年期間,我國宏觀經濟還處于從“低谷”向“景氣”復蘇的起步階段,那時的物價上漲相對來講還是比較低,人們都認為中國還沒有擺脫通貨緊縮的困擾。
    在2003年第二季度,貸款增長達到1.5萬億元,不過,在非典快要結束的時候,央行才開始重新啟動宏觀調控。
    “如果不是SARS(非典),早就加息了。”興業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魯政委告訴本報記者。
    周小川的上述講話顯示,當時主要措施集中在控制貨幣供應量方面,但是在啟動的時候還要顧及到一些企業,當時都非常希望把非典對經濟增長損失彌補回來,不希望立即出現貨幣收緊過度,但是央行還是出臺了若幹政策,2003年9月份開始提高一個百分點存款準備金率。
    “央行確實是準備採取一些緊縮性的措施,宣布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還出臺了針對房地産信貸的121號文,因為那是當時信貸增長非常快。”彭興韻説。
    這些政策的效果是,2003年第四季度開始出現一些經濟回穩的跡象,但是2004年第一季度又出現了一個強烈的反彈。這時候央行運用的工具主要依靠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其次就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再有就是利率政策。
    魯政委提醒説,“非典”時期,我國經濟處于一個觸底反彈的時期,當時通貨膨脹也處于一個反彈的階段,而眼下的經濟增長則處于見頂回落的時期。“這是一個最重要的背景。”

  相關稿件
長虹總部因地震停産 公司稱能完成今年經營目標 2008-05-15
吳敬璉:目前不能管制物價 地震對經濟影響有限 2008-05-15
你能收買工程監理 但你收買不了地震 2008-05-15
平安人壽重慶分公司完成汶川地震賠付第一單 2008-05-15
分析師認為汶川大地震或震掉年內加息的可能 2008-05-14